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思考“魏则西事件”




打开朋友圈、微博已经被《魏则西之死》刷屏了,大家都为这个年轻生命的离去而感到惋惜,同时百度商业推广、莆田系、部队医院外包等等中国社会、经济、医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商业良心、医疗道德再次面临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拷问。


然而“魏则西事件”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造成的,而是综合因素造成的,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商人以谋取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要心存依靠良心、道德来约束他们的幻想,而是依靠监管和法律,而对普通大众则需要相关的科普,引导大家做出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医护人员一直在努力的,但不应该仅仅是我们!


我们现在更加忧虑的是互联网移动医疗的问题,一些没有医师执业资质,甚至没有受过正规医疗教育的人,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个工作证,网络医疗公司在没有认真核实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就将他认证为医生,在没有体格检查、问诊的情况下仅凭检查结果,甚至仅凭简单的症状描述就堂而皇之的在网络上进行医疗行为了!


还有一些互联网大佬们更是为了钞票在网络上推广所谓的“专家门诊”、“网上药店”,甚至宣称打破传统医疗模式,以后不需要再进医院看病了!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严谨的科学,医学生本科毕业需要五年,硕士毕业需要三年,博士毕业需要三年,现在还需要规范化培训,期间需要阅读和学习了大量的书籍,跟随教授、老师们进行大量的实践,积累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工作后也要坚持学习新的知识,因为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所以这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绝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而且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问诊、体格检查、检查结果等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就这样还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即使真正的专家教授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准确无误,绝不可能仅凭几张检查单就行的!


我们不反对互联网,反而相信互联网将对今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参与其中,期望它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当互联网思维碰撞传统医疗,门诊中,常遇到患者质疑:医生,你说的和百度不一样啊?!这是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人要先通过百度给自己看病。


那么,网络求医,靠不靠谱?以下著名作家六六的看病经历,讲述网络求医的不靠谱,那么中医如何看待网络医疗呢?任之堂主人余浩医师亦在博客中讲述“为什么不进行网络应诊”,道出了问题的实质,疾病时变化莫测,中医网络咨询,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当应智慧的权衡利弊轻重,珍视生命健康。


六六:小小的看病经历

我的健康谁做主


上周在香港,早晨发现自己尿色深,以为水喝少了,遂多喝水。谁知两天以后,白天尿色呈普洱茶样深褐色,顿时手脚发软,口唇麻痹,几近晕倒。速乘坐第一班飞机回国。

 

大家一定好奇,有国际医保的我为何不在香港治病?

 

几年前我得了胆结石,准备回新加坡手术,被从新加坡来中国进修的医生阻拦。他说:“新加坡医院虽然看起来环境舒适,但医术一定不如大陆医生。你想,新加坡只有500万人口,而中国13亿,仅手熟程度就超越世界平均水平。”

 

自此记住,有病就回国。

 

下了飞机直奔中山医院急诊室。验完尿拿到结果,把自己吓着了,红血球爆表,不是以数字表示,而是“满视野”。医生看完化验单和B超结果,敲敲我的后背,问我是否疼痛,是否尿急尿频,是否服用降压药,是否对某种食品过敏。在得到所有答案皆否之后,医生建议我次日门诊彩超,再做一个脱落细胞测试以排除肿瘤。

 

我回家以后,不太放心,开始百度问医。

 

百度说,血尿有可能是膀胱癌,症状表现在耻骨疼。

 

我顿时觉得自己耻骨疼痛难忍。应该是癌症跑不了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次日再查,一切正常。但血尿依旧肉眼可见。

 

我跟医生说:会不会是膀胱癌?我耻骨疼,百度说是膀胱癌前兆。

 

医生哭笑不得:“你要相信我作为医生的专业判断,你要相信中山的名声。没有任何依据以前,我不能判定你是膀胱癌。”

 

我再建议:“要不要做个膀胱镜?”

 

医生说:“你本来就在不明原因出血中,膀胱镜是创伤性检查,会加重伤口。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建议膀胱镜。我们诊断的原则是从无创到有创,从外查到内查。我下面要给你做个筛查,分析血是从哪一段出来的,以确定必要时是做肾的穿刺还是膀胱镜。”

 

我又说:“要不要查个血?说不定是全身血液病?百度上说,尿血还有可能是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红斑狼疮。你看,我胳膊上有红点哎!”


医生:“我建议你在看我的期间内,不要打开百度谷歌BING。我很好奇,像您这样一位看起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为什么会求医百度?”


可是,像我们这样没有医学常识的人,身边又没有医生朋友,有病不问百度问谁呢?基本上,百度医生现在是中国分诊的第一步。

 

医生安慰我:“你相信我,明年你依旧可以见到我。我会先给你做CT增强,再考虑其他介入方法。”

 

我恳求:“你给我开点止血的药?”

 

医生再拒绝:“不可以。会掩盖病情。”

 

我在中山的普通门诊看病,其间每半分钟就会有其他病患探头进来问话。有一老大爷很有趣,上来就跟医生说:“我已经知道我得什么病了!你给我开这个药!图片我都荡下来了!”

 

医生问:“你都没有检查过,怎知自己的病?”

 

大爷自信地说:“我已经查过百度了。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他们都是这样治的!”

 

医生不得不摇头说:“如果你们在来看我以前不百度,我们医患之间会信任得多,而我也不必花费更多口舌跟你们解释为什么我的诊断与百度不同。看在我每个病人只能平均三分钟诊断的份上,求大家不要拿百度来拷问我了。”

 

在做了增强CT以后,终于发现我肾的隐蔽位置上藏了一颗小结石。一颗忐忑多日的心终于落地。自此,耻骨也不疼了,身上的红点也不是出血点而是痱子了。

 

我一面羞愧于自己对百度医生的迷信,一面在想,如果中国的全科家庭医生全面铺开,每个社区,每个家庭都像国外那样有小诊所覆盖,家庭医生掌握了我们家成员的健康情况,有问题我去咨询专业的医生而非只能咨询百度,这样,让病患和医生都感到恐怖的百度医生,会不会就此消失?

 

任之堂:网络求医绝不可取!
为什么不能进行网络应诊?


小编发现经常有患者留言较长的病情病史信息,并恳求中医师作诊断,希望得到网络应诊,但网络求医绝不可取!可能很多朋友会说,这样的错误我是在医生网诊后才服药的。


是的,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与人的沟通也更容易。在这个庞大的虚拟世界里,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新闻信息、可以购物、可以聊天、可以做许多事情、当然也可以网络求医。


一些患者身体不适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而是寻求网上咨询,到各大医学专业网站发帖咨询,征求各方的意见。这样的咨询方式,可以获得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同时试着别人提供的治疗药方,有时还真能治病,于是慢慢成为一种求医问诊的方式。而许多长期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在四处求医无果的时候,都希望能通过网上,找到妙手回春的医生,给开一个处方治好疾病。


看来,这种方式是安全而便捷的,事实并非如此。


网络求医不能代替现实的看诊,且不说在网络上,作为患者根本无法了解医生的资质,也许在电脑的那边给你提供咨询意见的只是一个中医爱好者。网络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出意见可能是相反的,反而让患者无所适从。更重要的问题是任何人的疾病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网络提供的资料只是患者单方面对病情的描述,这种描述因患者主观感觉不同,而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也有些患者说:


“我不是从网上下载了问诊单,按照问诊单上的内容详细填写了吗?”



可是再详细的问诊单也只能代表“四诊”中的一部份,脉象的感受亦不相同。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可能切脉的结果各不同。问诊单上所提供的脉象那只能算是你的理解,而不是医生诊脉的结果。


中医看病需要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单凭问诊,是无法提供完整的病历资料的。你站在医生面前,他望你一眼,在医生的脑海中就建立了一个框架,这个病人身体状况、发育情况、气色、有无神采……这些东西不是问诊能描述出来。


经验再丰富的医生,在望闻问切四诊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开出丝丝入扣的处方。就算这次碰巧开对了,患者服用三五天症状改善了,处方也需要再行调整,不是一个方子喝到底。




这就好比《刻舟求剑》的故事一样,船是移动的,动态的,刻个痕迹,定个方位,毫无意义。有些重病、慢性病,病程时间长,病机复杂,并非患者所述的头痛、身体痛那么简单。一个看似简单的长期头痛,可能与五脏六腑都互有关联。


一个复杂病情,通过几句简单的陈述,就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那极为不妥。治疗疑难杂症如同下残棋,要想取胜一步也不能错,丝丝入扣才能解开顽固性症结。不然一步走错步步皆错,错上加错只能成为死结。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看病都得有依据。医者心中要有一盘棋,这盘棋就是疾病的病机。疾病当前所处的状态、疾病的发展趋势、疾病的预后。不同体质药材选择、用药剂量、用药疗程都需思虑周全。治疗方案上,是先攻后补还是先补后攻、亦或攻补兼施?是寒者热之、还是热者寒之、还是寒热并用?这一切在医生用药之前,都必须考虑得清清楚楚才能提笔开方。


如果靠猜,靠估计,可能是什么什么,也许是什么什么。这样建立起来的思维,制定的治疗方案,一定漏洞百出毫无意义。就算这回瞎猫碰上死耗子对上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还靠猜吗!?


经常有网友留言:

“医生,我父亲腰痛,我估计是肾虚引起的,您看能不能开个药方?”

“大夫啊!救救我,我长期失眠心情烦躁,可能是最近家里有些事情,病情又加重了,吃了很多医生的药都没有效果,您能不能帮我开个处方?”


看到这些留言,我从内心深处表示同情,非常不忍心看患者痛苦。可患者可以猜测病情,家属可以估计病因,唯有医生不能。如若不然,那是医生对病人的不负责任。对医者而言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如何来诊断呢?


通过网上求医,是无法给病人开出完善的处方。若你确实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医生只能凭经验帮你分析一下病机,也只能告诉你疾病的关键问题可能在哪里。至于如何下药,需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不要相信所谓的奇方妙术,那与《刻舟求剑》无异啊!


一个《刻舟求剑》的故事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都要避免出现这种愚蠢的错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分析:百度看病,网络问诊,为什么不可取?
明代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转载
贾海忠医生必须注重“行医术” 中医中药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西医不能开中成药了?
中医治疗膀胱癌的药方
肿瘤界争议:4类癌症或不该称为“癌”,不要过度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