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情病因学(3)

享受生活 心安神泰

 

中医老苗说

我和大熊准备用1年左右的时间,一周直播2次的频率,用视频号免费直播的方式,带领中医爱好者系统学习中医入门课程。周二内容为中医基础入门,周三内容为五运六气。欢迎大家扫码关注“大熊的享泰极”视频号。

扫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大熊的享泰极


我们已经学习了:

七情病因学(1)——七情致病的现代认识(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七情病因学(2)——中医学对七情致病作用的认识(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情病因学(3)——

七情的心理学实质


中医学把七情内伤作为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事实上就是承认了情绪和疾病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不仅如此,中医学在论及七情致病时,还把各种致病情绪从性质上作了细致的区分,按其致病性质的不同,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类,并且,把不同的情绪与不同的疾病结果作了一一对应的联系,而实践证明,这种认识确实是符合实际的。那么,七情的心理学实质是什么?七情致病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应该是中医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研究情绪的致病作用,离不开对情绪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等因素的考察,这些因素是研究情绪测量问题必须考虑的,只有对情绪的性质和强度有了精确的把握,才有可能对情绪的致病机制作出科学的、精确的解释。但事实上,目前的心理学研究还无法达到这种程度。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组成,即:愉快度、激动度、紧张度。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激动度和紧张度都表示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激动度表示兴奋的程度,紧张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的突然出现缺乏预料和缺少准备的程度。每个维度上又存在着互相对立的两极,据此,他提出了情绪可以在以下三个维量上被度量,即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平静、紧张和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都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情绪维度理论的提出,使情绪的测量成为可能。
 
 (二)七情的类别和性质
 
1 喜
 
喜,是指喜悦,快乐,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享受,一般多产生于需要满足之时,如《左传》所说“喜生于好,“·…好物乐也”。
 
在情绪心理学中,中医学的“喜”相对应的情绪概念是“快乐”。快乐是目的达到、紧张解除的情绪表现。目标的重要性和紧张解除的突然性,可以影响快乐的强度。如果毫不费力就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胜利者体验到的只是轻微的喜悦,但在转败为胜的瞬间,往往会体验到胜利所带来的狂喜。
 
在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中,对具体的积极情绪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像对具体的消极情绪研究同样的重视。因为,一般认为,积极的情绪只需要去享受,而消极的情绪则需要我们去应对以消除或减轻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到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关注消极情绪的致病作用。
 
但是,中医学对“喜”这类积极的情绪的认识却有独到的见解。一般来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如果大喜过望则伤心,导致喜极而狂为病。中医所说的喜伤心所致的疾病一般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从其具体表现看,是指以情绪高涨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喜,在这里既是病因,同时也是疾病的表现。
 
大喜或狂喜,虽然从情绪的性质来说属于积极的情绪,但从情绪的激动度上看,则属于激动的情绪,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激情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爆发、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人可以出现“意识狭窄”现象,理智分析和控制能力都会减弱,甚至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的表现。同时,从紧张度来看是属于紧张的,也就是说,刺激的出现是突然的,往往超出了人的预期值,以至于无法承受而导致“喜极而狂”。由于激情状态伴随着较高的生理激活水平,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常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可见,中医学对于“喜极”致病的认识是很有道理的,只是没能揭示出真正的发病机制。
 
2 怒
 
怒,指愤怒。一般说来,愤怒常发生于挫折情境中,强烈的愿望受到限制或阻止都能导致愤怒的发生。愤怒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因其常常会伴有攻击、敌视和暴力这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内容,而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研究中,愤怒的情绪也受到较多的关注。从冯特的情绪三维理论来看,愤怒的情绪是不愉快的、激动的和紧张的,因此,强烈的或持久的愤怒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付出健康的代价。
 
在情绪心理学研究中,愤怒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原始的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因此心理学对于愤怒的认识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愤怒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伴随着生理活动的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如,愤怒时,可以表现为双目怒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面红耳赤,所以中医说“怒则气上”,可以说这是对怒的表情作了极其生动的概括。愤怒时,生理上可表现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改变,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浓度增加,因此,强烈持久的愤怒可以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常可见到大怒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碎死的情况,历史上也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致死的传说,所以中医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莞于上,使人薄厥”,可见是很有道理的。
 
3.思、悲、忧
 
思、悲、忧三种情绪,很多类似之处,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没有能够说明三者典型区别的证据。虽然中医学在病因学中把三者作为不同的情绪对待,但从古代的某些论述来看,三者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无论是在体验上,还是所导致的病证的表现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1)思、悲、忧的共同特点
 
首先,从情绪的享乐色调来看,三者均属于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
 
其次,其激动度和紧张度明显低于其它的消极情绪,因为这些情绪的发生并不是由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引起,多数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时,在这些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唤醒水平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都可以表现为行动缓慢,表情呆滞,声音低微等。
 
目前,对于这三种情绪状态下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模式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尚无法对这三种情绪从性质上作出区分。温格  (Wenger,1956 )在他的《生理心理学》一书中,试图通过以自主神经反应模式来区分不同情绪。他认为,在悲伤状态下,交感系统与副交感系统的激活可能都是下降的。另外,通过呼吸描记器的记录结果来看,处于这三种情绪状态时,呼吸频率相对缓慢(高兴一每分钟17次,悲伤一每分钟9次,思考一每分钟20次,恐惧每分钟64次,愤怒每分钟40次)。
 
另外,从中医学对思、忧、悲作用机制的描述来看,三者也有类似之处,如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由于肺主气,脾为生化之源,而思、悲、忧均可损气、耗气而致气虚,因此都可伤及肺和脾。唐代的王冰在《素问·五运行大论》注道:“忧,虑也,思也”,刘完素在《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悲》中,也说“悲,一作忧”。
 
悲,是指和丧失有关的情绪体验,如失去亲人或失去重要资源时,常常会使人体验到悲哀。悲哀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紧张度相对来说要小于其它消极情绪。但过度悲伤的持续存在,对心身健康的损害是严重的,如,可以使人催患抑郁症、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等。但这些认识也仅仅是来自于生活和临床经验,心理学或现代医学都还没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在情绪心理学研究中,一般也把悲和忧作为一类情绪。当引发悲伤的分离或丧失无法挽回时,悲伤就会转化为忧愁或忧郁。因此,关于对悲伤的心理学机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抑郁症的研究上。
 
(2)思、悲、忧的区别
 
思,是七情病因学中争议比较大的一个概念。在中医学基础教材和中医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多解释为“思考”、“思虑”,甚至明确提出思就是认知过程中的思维。目前,这己成为心理学界和中医学界的主导认识。按照这样的理解,七情就不仅仅是一个情绪病因学的问题了。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无论是从情绪的三个维量上来看,还是从中医学对思、悲、忧致病机制的描述来看,三者都有很多共同之处。那么,七情病因中的“思”,究竟是属于认知过程还是属于情绪过程?它的心理学实质到底是什么?
 
关于思的实质,杜文东先生曾有专篇论述。经考证,他认为,中医学七情中的“思”不是思维之思,而是与“喜、怒、忧、悲、恐、惊”一样,同属情绪的范畴。同时,他还把思伤脾的病机和所致病证的具体表现,与抑郁障碍的评定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七情之“思”类似于抑郁情绪的结论。
 
本文认为,把“思”划入情绪的范畴并定性为类似于“抑郁”的情绪,这种认识似乎更接近思的心理学本质。由此看来,在七情病因学中,思、悲、忧三者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既然中医学在七情病因的认识过程中,把三者作为不同的情绪来认识,并提出了不同的致病机制,一定会有它的道理。我们不否认三者的相同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事实。那么,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是本质的差异还是量的区别呢?从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去寻求答案,似乎很困难。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回到经验事实中来思考这个问题。
 
悲,指悲伤、悲哀、悲痛,现代心理学把悲伤列为一种基本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涉及到和丧失感有关的情境都可能引发悲伤的情绪。一般说来,悲伤的成分较其它情绪相对简单,似乎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体验。从情绪体验的角度来看,悲伤是一种与快乐完全相反的情绪体验,因为快乐来自于需要的满足,而悲伤则源于生活中的丧失。
 
忧,指忧愁,忧虑。忧不同于悲,忧的原因,可能是面临着尚未解决的问题而又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但忧的同时可能会伴有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而悲是和丧失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们可以说为了生计而发愁,但不能说为了生计而悲伤。
 
思,首先,我们肯定了“思”为情绪之思。从性质上看,与悲和忧很难区别。古人把思念远出丈夫的妇人称为思妇,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曰:“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阀”。张衡《四愁诗》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这里的“思”,均为牵挂、挂念之意。所以,思,在这里可以引申为所思不得而引起的悲伤。
 
从情绪体验的角度,我们很难把思、悲、忧作细致区分,因此,从情绪体验的性质来讲,三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引发思、悲、忧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悲与丧失有关,引发悲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忧与可能出现的不良结果有关,思则是因思念、牵挂所引起的悲伤。引发思的目标,可能对人有很强烈的吸引力,所思不得但又无法摆脱,所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素问·举痛论》),“思之无已,则系恋不释,神留不散,故气结也”(《类经·情志九气》),因此才会导致心情不畅,闷闷不乐。
 
因此,总的说来,思、忧、悲在性质上属于同一类情绪,但由于引发情绪的原因不同,情绪体验的强度和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导致的疾病也会有所不同,遗憾的是,目前心理学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尚无法对其差异作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
 
4. 恐、惊
 
在情绪心理学中,恐和惊没有区别,被称为恐惧。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己经明确的、特定危险的逃避情绪,因此恐惧常发生在面临威胁时。从情绪的性质来看,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同时,由于引发恐惧的原因往往具有突然性、新异性和剧烈性的特点,因此,其激动度和紧张度在所有的情绪中是最强烈的。恐惧的内心体验主要为感到受到惊吓、产生慌乱情绪、不安全感和危机感。强烈的恐惧,可以对人的认知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思维缓慢、意识范围狭窄、肌肉紧张,行动僵化、刻板,同时,生理活动高度唤醒,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浓度增加。恐惧状态下的生理唤醒模式与愤怒是一致的,在应激研究领域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但愤怒多伴有攻击行为,而恐惧的行为反应则是逃避。
 
恐惧情绪的持续存在,对心身健康将产生巨大的危害。
 
中医学对七情致病的认识,固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对致病情绪的不同性质所作的细致分析和对现象的生动描述,则是现代心理学远远没有达到的。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惊和恐的认识上。
 
在中医学七情病因中,一般也把惊和恐作为同一类情绪,但是,二者的发生机制、致病原理则有很大区别。
 
作为同一类情绪,惊和恐都和危险情境有关,都属于消极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惊、恐状态下的生理唤起和情绪的紧张度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经验事实告诉我们,惊和恐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中医学在分析病因病机时,把二者分开论述是有道理的。
 
第一,惊和恐发生的心理学机制不同。
 
惊是惊骇,一般来说,引发惊的刺激是没有经历过的,出现得非常突然,常发生在没有任何觉察和心理准备的状态下。突然,如猝遇非常之事,突闻异常之声响,目睹异常之物,乍临非常之境,都可使人突然受到惊吓,因此,惊的心理学基础是条件反射作用,由于引发惊的刺激来得非常突然,来不及对其和判断,因此,惊的发生,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
 
恐惧,恐常发生在有心理准备之时,也就是说,引发恐的刺激是经历过的,事先知道自己怕的是什么,如怕狗,怕黑,怕考试,等等。因此,当身临其境或预感到危险情境即将来临时,就会产生恐惧情绪,所以,认知评价是恐发生的心理学基础。
 
对惊和恐的区别,中医学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儒门事亲》认为:“夫惊以其忽然遇之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医学纲目》也说:“恐与惊相似。然惊者,为不自知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乃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不能独自卧,或夜必用灯者是也。”
 
第二,惊和恐的表现不同。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而气乱。引发惊的刺激一般都非常突然和强烈,因此,惊是一种短暂、爆发、强烈的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知功能常会受到影响,可表现为意识狭窄,思维停止,头脑一片空白,或者是思维混乱,行为上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目瞪口呆,呆若木鸡等无效的应对行为。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情景,突遇火灾,或强烈地震,人们常常会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有效的自救办法或逃生机会。我们常常会用诸如手忙脚乱、乱了阵营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惊的状态。中医学则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气乱”。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意识和行为上的混乱。正是因为惊的发生没有认知过程作为基础,所以才会让人毫无准备而表现为“乱”。可见,中医学所说的“惊则气乱”是有心理学根据的。用“气乱”来概括“惊”的表现,虽然精确不足,然而却生动有余。
 
恐则气下:由于恐的发生有认知评价为基础,知道所怕为何,心理上有准备,有经验,知道如何去应对将要面临的威胁,所以虽然内心恐惧,但并不会惊慌失措。一般来说,面临威胁情境时,人会迅速地对情境的威胁程度和个人的应对能力作出评估,如果评估为有能力应付威胁,一般不会产生恐惧情绪,而是采取有效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如果认为自身的能力不足以应付威胁情境,恐惧情绪就会发生,这时,个体会倾向于逃避所恐怖的情境来消除恐惧。恐惧发生时,如果既无力应付又无法逃避,则会出现一系列的心身失常的表现,如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发软,甚至二便失禁的表现,所以中医说恐则气下。
 
对于惊和恐的不同的表现,中医学从七情病机上解释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这种解释虽然不科学,但确实从现象和机制上对惊和恐作出了进一步的区分。而这种区别是真实的,可信的。
   
第三,惊、恐的持续时间和结果不同。
 
惊由突然强烈的刺激所引起,是一种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随着刺激的消失,可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但是,如果刺激消失后,情绪没有随之消失,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有余悸,这时,惊便转化为恐而成为一种情绪障碍,即恐怖症。正如《景岳全书·怔忡惊恐》所说:“惊恐虽同类,而不知恐之伤人有甚于惊。何也?盖惊出于暂,而暂者即可复,恐积于渐,而渐者不可解,甚至心怯而神伤,精却则阴痿,日消月缩,不亡不已”
 
中医学对七情致病的认识、对七情性质的分析总的来说是基于经验事实得出的结论,由于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撑,因此,没能揭示出事实背后的真正的科学原理,这是七情病因学的不足。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状况来看,这方面也存在很多空白,所以,七情学说所概括的经验事实,客观上为心理学进一步揭示不同情绪的性质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因此,七情学说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情病因学(2)
七情病因学(1)
第47 讲 病因:疠气 、七情(一)
第八章 情绪学说
论情志的致病机制
中医心理学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