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天士力的“后FDA时代”

漫谈天士力的“后FDA时代”

(2010-08-09 19:09:39)

PS:这两天谈天士力多些,原因应该是很简单的,当前的状况值得谈。不过似乎又开始有朋友认为这是在暗示某种操作。我就奇了怪了,在这些人眼里,难道除了价格没啥好思考的东西了?好吧,脑袋长在每个人自己脖子上,我控制不了也懒得对牛弹琴。

 

现在说天士力过了FDA一关当然为时尚早,但就各方面显示出来的证据合理推测,这一结果在未来3年左右成为现实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士力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其实是很有趣也很有嚼头的。首先可以确定,FDA2期是天士力发展中的一个分水岭。这不同于公司经营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中药现代化”的路能不能走通,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的根本(我曾说过如果FDA2期不通过,我会卖出。因为这要么说明它的路走不通,要么说明它距离成功所需的能力还相差太远)。本次试验结果,是以FDA的全球公信力为其发展方向的可行性进行的一次背书。认识到这点,才不会陷入所谓“哪年能捞回投入的成本啊”这类低层次的思维中,也才有对未来进一步展望的基础和意义。

 

天士力是一个战略先行的公司,回过头去看其历史发展上的每一步都有深意。那么就其战略布局和态势而言目前有几点是值得思考的:

 

1,战略平台逐渐清晰化。长期的发展战略一条腿站在中药现代化,一条腿站在生物医药。为什么恰恰是这两个差别如此巨大的领域?我们不妨想想,前者是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且已经拓展了广阔的蓝海的领域;后者是当前中国与国际几乎同时起步,差距相对较小(相对于化学药那种极其强烈的反差),也已经初步建立了切入的制高点。这意味着一个比“产品梯队”更长远的“板块梯队”已经逐渐成形,仅仅从这点来看天士力的这种跨度2市已经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这种占位并非噱头,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和确切牢靠的优势。

 

2,记得过去闫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医药行业大发展的时机还未到”,与之对应的就是最重磅的且完全有机会早早做到20亿的复方诞生滴丸一直缓慢增长从来没有过什么大动作。但2010年公司大规模增发扩产,在产业链的全程大幅度强化,特别是复方丹参滴丸扩产一倍。这似乎是对“医药行业发展时机”的一个重要研判,如果将这次大规模增发、FDA2期通过,与所谓的医改带来医药黄金10年联系起来,其时间点上的“巧合”,真的是巧合吗?



3,从前文的09年记者采访中可知,2014年可能是天士力闫总全面隐退幕后的时间窗口(正好60岁)。天士力在未来4-5年很可能将面临新老管理层的交替。按照闫的说法,第一代创业者搭好戏台子,以便第二代职业管理层好好唱戏。从上述的一些列战略举措来看,天士力确实正在按部就班的为组织的新陈代谢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在其它医药企业天天陷入“一年报审N个新药”和“市场营销快速放量”的汪洋大海的时候,天士力却一丝不苟的做着上述这些“对今年的EPS毫无意义”的“无用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深耕)”。但有趣的就是,几年一回头看,原本的汪洋大海似乎越来越拥挤不堪甚至刀光血影,而天士力的船却似乎越来越在驶入一个前所未闻的蓝海区域。


我的问题是,再过几年回头呢?如果我们相信中国医药企业竞争的大戏不是接近尾声而是序幕才刚刚拉开的话,那么对于一个目标远大的企业而言,更需要“现在”做的是什么?我觉得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4,对于复方丹参滴丸未来在海外市场的远期前景,有些研究员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他们我很钦佩的送上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鼠目寸光。抛开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能力不谈(10多年好几亿的投入就是为了建个象征意义的牌坊?),从实际情况来看:

 

首先,欧美市场与中国市场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处方权的影响因素中保险公司占据很重要的权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什么最重要?价格实惠量又足。对于医生(当然不是中国,对于中国医生什么最重要我们都知道)而言什么最重要?疗效确切又安全。


2个最重要的诉求,在复方丹参滴丸上取得了一致-----在FDA2期所表现出的“试验效果超出预期,近乎于零的副作用,只相当于化学药同疗程不到1/3的治疗价格,被FDA称之为进10年来如此出色试验结果非常罕见并授予SPA措施”,而同类竞争性药品极其稀少(从产品的竞争程度看,全球抗心绞痛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主要有三大类: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19世纪50年代上市)β-受体阻滞剂(80年代上市), 钙通道阻滞剂(80年代上市),几种有限的药品只能满足基本需求,且都有副作用方面的局限,导致20年来都未有批准新的该类治疗药物上市,)、其瞄准的市场空间又非常大(据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000万心绞痛患者,发病率居首的北京2003年心绞痛合并有并发症的病死率占人口死亡总数的13%,且呈上升趋势;美国至少有720万心绞痛患者, 且每年递增35万人,因为此病每年死亡50余万人,占人口死亡总数的1/3-1/2, 占心脏病死亡总数的50-75%.2009年全球抗心绞痛药市场规模107亿美元(处方药,终端价格计算--而当前复方丹参滴丸的销售额不过2亿美元不到)的背景下,对这样的生意的商业前景还没有个起码的认识的话,我觉得让其回家卖红薯可能都有点儿高抬了。






 

其次,市场比较强调欧美人的文化接受方面的主观排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似乎忽略了,中美医药市场更重要的差别在于市场环境。为何中国医药集中度如此之低?过低的质量门槛和腐败的新药审批、灰色经济泛滥的处方费都对于优质产品造成了强力的打压,而这些问题恰恰在欧美市场要影响小的多得多,更易于优秀产品的生存(良币驱逐劣币)。偏见是可以通过企业的主观努力而改变的(比如这次FDA),但政策呢?市场环境呢?是哪个企业可以靠一己之力而轻易改变的吗?



再说,国内市场难道就没有对中药的偏见了?况且,从本次复方丹参滴丸FDA临床试验整个过程中,美方所体现出的务实、灵活,似乎比我们趾高气昂居高临下的青天大老爷们更加突出的多。

 

总之,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未来5年的天士力,我想是:绝无仅有、厚积薄发、看点繁多、含苞待放。我用闫希军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作为结尾。闫希军:对于现在的股价,说实话我很不满意,我只有努力去做。只有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投资者一旦看到,前景就一片光明了。在以后,我们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我很有信心。大的转折应该是发生在两到三年以后,不仅是复方丹参滴丸,还有溶栓药物、疫苗等,对天士力将有大的影响。我们的价值现在还没真正体现出来。我们现在已进入市值管理考核阶段。

 

PS:天士力真是个有嚼头的企业。对他的不断认识和分析,就如同看着最精彩的MBA教程一样过瘾。区别在于,教程是死的“过去完成时”,这个企业确是活生生的“现在进行时”。一边学习感悟着商业竞争领域的知识,一边安心稳定的赚钱,投资中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呵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方丹参滴丸将开启中药国际化新篇章
天士力二次创业大格局:从中药国际化到三大药协同发展
复方丹参滴丸圆满完成美国FDA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主题报告会顺利召开
复方丹参滴丸美国III期临床花了多少钱?
国信证券:天士力(600535)推荐评级
厉害了,天士力!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药快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