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传说——榆树种榆书院与魁星楼

在榆树县档案馆所藏《榆树县志》中,有“种榆书院”和“魁星 楼”的古迹照片。“种榆书院”是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黑林子太平川官绅于凌辰倡议,乡绅捐资修建,原位于榆树县城东南关,今培英小学校址。“魁星楼”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地方士绅于凌云捐资修建,原位于榆树县城东南城壕内侧。从前这两座建筑物高低错落、互相映村,成为榆树崇文重教、培育英才、魁星点斗、文运昌盛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古迹虽然不复存在,但却在民间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传说与故事。


榆树县历史悠久,早在几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清王朝建立以后,于康熙年间汉人由宁古塔迁址榆树拓荒开垦。其后山东、河北等地汉人因饥荒源源来到此地。据传,山东籍人于龙川就是其中之一。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龙川因家境贫寒,携眷逃荒东北,来到东北腹地榆树境内,途中遇老者,问于龙川:“去哪?”于龙川便回答说:“前途茫茫,举目无亲,求老人指点。”这位老者见于龙川貌善语诚,便说:“前边福地虽多,唯有牛上房、车上树的地方最好。”于龙川便牢记心中,再三言谢。别后,于龙川按老者叮嘱,携眷一路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奇迹果然出现在于龙川的眼前,当他走到一村落时,发现路北有户人家的烟囱冒着炊烟,仔细一看,这户人家住的是 “地窨子”,在“地窨子”上面有一头牛,正在吃玉米秸杆。之后又发现路南一户人家门前的树上挂着一破纺车子,于龙川急忙对他妻子说: “找到了!你看。”于龙川又指着路北和路南说:“这不是牛上房、车上树吗。”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果然如老者所言,这个地方叫“太平川”(原来叫柳条川屯,后来于氏家族发迹,因忌讳柳条穿 “鱼(于)”,改为太平川屯)。于龙川就在这个地方安下家来。

“牛上房、车上树”的传说只是个开头,要问后亊如何,还得从于龙川到太平川福地后,教导子弟读书取试,在县城建“种榆书院”、修“魁星楼”,崇文重教、培训英才的故事说起。

于龙川落户黑林子太平川以后,便以开荒种地为主业,此外,还利用农闲搞副业,卖瓦盆。于龙川不识字,但他很开明,教导子弟读书。于龙川晚年时,对长子于凌奎说:“我老矣,顾汝宜治生,生事足,以渎责汝两弟,不然家且绌矣。”于凌奎遵父训,甘愿承担农耕、家亊, 供两个弟弟读书。道光十四年(1834年),于凌奎两个弟弟于凌辰、于凌云同登乡榜,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于凌辰赴京殿试,中二甲进士。在当地树立了倡导读书、育人的典范。特別是于凌奎的后代较为显赫,他有7个儿子。咸丰九年(1859年),于凌奎三子科考中进士,同治元年(1862年)为翰林院编修,在当时对民间乃至地方官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久,吉林将军奕榕奏请在孤榆树屯建学署,地方绅士于凌云于同年即同治十一年(1872年)捐资修建种榆书院,书院为榆树县城最高学府。种榆书院门楼正面悬挂“培英堂”匾额,其背后为:“种榆书院”匾额。门楼两侧书有对联,上联为:“入室自升堂一代阶梯基小学。”下联为:“树人同植木百年梁栋蔚孤树。”书院内设有“培英堂”为学堂,还有厨房和宿舍,为学童入学、就读、食宿创造了条件。从匾额和对联的字意上,体现了倡建者的崇文重教思想,期望孤榆树如树木一样,培植人才。

种榆书院落成后,于同治十三年 (1874年),于凌奎的四子于衡霖科考得 中进士。光绪三年(1877年),官府又将伯都讷的考棚设在孤榆树屯种榆书院,由地方士绅捐资增建号舍10间。书院既是士子读书场所,也是科考场地。 同年,于凌奎次子于观霖考中进士,五子于钟霖亦中进上,授翰林院学士。此外,于凌奎长子于若霖、六子于藻霖、七子于蔚霖均为贡生,候补知县。

自于氏家族倡导子弟读书、重教育人以后,特别是修建种榆书院以后,高级士子课读其中,颇著名气,有“科名鼎盛,为三厅(吉林厅、长春厅、伯都讷厅)之冠”的称誉。在清朝科举时代,榆树就曾考出梁协南、于凌辰、于荫霖、于衡霖、于观霖、于钟霖、王熙镍、王廷槐等8名进士,另有文武举人14人,贡生21人,文生157人,武生15人, 尤以黑林子太平川于府为最,一门“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科第连绵。其中于荫霖最为有名,他官至封疆大吏,为官清廉,勇言施政,更是精通诗文著作。

黑林子太平川于氏家族发迹后,于光绪二十-年(1895年),地方士绅于凌云又捐资修建魁星楼。楼体为六角三层,其中上层内供奉檀香木雕彩绘魁星像,其左手提朱汁墨斗,右手高举朱笔探身屈一足,单腿独立鳌头之上,面向东南太平川,做点状元之式。上层楼柱书有对联:“百尺楼高挂江城边干气象,七星魁指种榆天上艳科名。”中层楼柱对联为:“录三百榜上题名端自东方论甲乙,罗廿八胸中列宿厥惟北斗主文章。”对联为于荫霖所书。对联的含意是魁笔指向种榆书院,榆树出大才子,科举取士虽说是评文章,但还得北斗星选中,表达出修建魁星楼、敬重魁星楼的用意所在。

楼名魁星应为“奎星”,是取文运昌盛之意。在中国古代传说中, 魁星是天上主管功名利禄、文章兴衰之神,民间也有“魁星高照”“魁星点斗”之说。倡议者建魁星楼,意在使家乡榆树文运昌盛,其中也包含状元出在魁星目视的方向太平川,渴望点到于氏子弟的头上。

太平川于氏家族修魁星楼、建种榆书院、教授生徒,开榆树崇文重教之先河,为榆树培育了读书育人风尚,从而推进了榆树教育的发展。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榆树官府在种榆书院创立第一所小学堂榆城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建为榆树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讲习班,开始正规学校教育。庶民子女人学者渐多。至此,榆树的教育逐步由私塾、学垫、书院向官办学校发展,由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

目前这两个建筑已被重建,不仅恢复了历史文化古迹,也成为了当地新的人文景观:

2005年由当地著名企业家陈柏华先生投资在榆树公园内按原貌重建了种榆书院。

2003年,由当地著名企业家陈柏华先生投资在榆树市新公园内重建的魁星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史海钩沉: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榆树市黑林镇太平村里有个清代吉林第一进士家族
吉林文化|叔侄五进士,一匾留青史
榆树市种榆书院咋建起来的?聚成发烧锅功不可没!
黑林镇王家沟王氏家族传奇
榆树
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徽州老宅(绩溪龙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