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2017年的第一个节气遇上第一个节日,最寒冷的日子到来,石河子人如何养生?!


2017年1月5日    农历腊月初八

小寒






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隆冬季节。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日子开始的标志,民间历来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古谚。




小寒三候





今年小寒碰巧是腊八节,俗称“腊八” ,腊八节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做腊八蒜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小寒碰上了腊八,势必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一天饮食宜温热柔软,不仅是口感温热,食物的性质也要温热,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补肾的作用。民谚云:小寒、大寒防风御寒。


最能具备温热柔软的食物当属腊八粥了!“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宝。此外,还有花生(或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头等食材。

小寒养护

1、防寒——要护头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2、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小寒进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体受到寒冷的刺激,需要大量的能量维持正常运转,适当进补在小寒节气很有必要。


由于气候寒冷,脾胃功能减弱,小寒进补宜温补,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轻胃肠负担。切不可大鱼大肉,生冷无忌。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

1、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

2、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益气补血、温中祛寒。


素炒三丝



食材:干冬菇、青椒、胡萝卜、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

1、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

2、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


山药炒鱼片




食材:草鱼250克、鲜山药150克、料酒、葱、姜、盐。


做法

1、鱼肉切片,用生粉拌匀。

2、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

3、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气


旧岁已近暮

新岁将登场

寒冬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来源:晨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寒始,严寒至,养生正当时
当小寒遇上腊八, 再忙也要做好这几件事
节气 | 大寒: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春天的门槛上,更应注意...
??小寒撞上腊八,全家应该这么做!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冬者,万物藏| 立冬节气
UC头条:小寒时节注意预防3种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