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拼的是细节!常按这些穴位保健又养生

建议大家经常按压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四个穴位,可以达到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

1、合谷穴

合谷,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之要穴,《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2、内关穴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它所属的这条经络叫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打嗝是因为气逆造成膈肌痉挛引发的。打嗝算不上病,但是嗝起来还是挺难受。想必大家都受过打嗝之苦。这就关系到内关穴的另外一个妙用了,我们知道内关穴有益气安神、治疗心脏病的功效,却往往忽略了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这也是内关穴治打嗝灵验的奥秘所在。

3、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4、三阴交穴

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 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通任督两脉的好处(一)
保健艾灸:妇女保健灸主穴配穴如何选?
人体常用穴位
失眠、多梦、易醒,该怎么办?找准方法,酣睡到天亮不是问题
处暑前后这样推拿 给孩子加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处暑后,“1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这出暑菜连吃7天,补好脾肾,健康入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