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日兴叹

李劼 | 春日兴叹

原创 李劼 齐谐者 2020-12-27
收录于话题#李劼65个

   点击上面的
 
昨日驱车在小区里缓缓作行。晚樱盛开,衬着一片片的葱绿,分外亮眼。正值踏青时节,路上却寂寂寥寥。两个活动中心都已关闭,停车场上空空荡荡。记得前一阵子散步时,还曾碰见邻人,彼此笑着挥手致意。如今家家门户紧闭,处处疏影残照。风,一如既往地呼啸着,打车窗外一阵阵刮过。但依然有人遛狗,有人散步,并且不戴口罩。
 

不知当年珍珠港遇袭之后,是否如此静穆?记得911那会,纽约街头四处可见点点烛光,花束汹涌。这时刻的美国人,相当沉默。比照之下,惟有风在不停地疾奔,仿佛在提示人们,地球磁极正在急速转换。早有预言在先,今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头。
 
社区的柳树屋,不再灯火通明。没人打牌,没人打球,鸦雀无声。不要说瑜珈课程,即便连理发店都关门大吉了。社区门口,也不再车水马龙。悠闲得好像整个世界都放假了。一种无以言说的宁静,很无奈地被风刮过来刮过去。风不在意,宁静本身也不在意。在意的事情,谁都不会挂在嘴上的。
 


去年有旧识自上海来访。那人竟然对挂在门口的星条旗很不习惯,嘟哝了好几句。一笑了之。美国公民的门前不挂星条旗挂什么?当然了,那人不是上海人。大凡上海人都会对此会心一笑。那与其说是国旗,不如说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标识。有一部电影,讲说一位美国女子从伊朗家庭里出逃。历经艰险,最后终于逃到了美国大使馆。影片的结尾是女子抬头望见,星条旗在飘扬!
 
不要以为美国人全都醉生梦死。大多数美国人都活得非常低调,但自信满满。那是人的自信,不是吃饱饭打着饱嗝的满足。猪圈现象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即便街头流浪汉,都自尊得像个专家学者。人,其实不是躁动不安的,而是安安静静的。尽管美国人很喜欢聊天,他们称作small talk。不知如何译成中文。大概就是聊天的意思。他们很随意地打着桌球,有时会有彩头,旁边的人也会跟着下注。但没人当回事。他们只是很开心地说着各种好玩的事情。其中有退休的普林斯顿教授,有退伍的空军飞行员。穿著随便,脸色和蔼,一个个平心静气。
 


社区不远处有个空军基地。时常会传来轰隆隆的炮声,房屋都被震得像在晃动似的。社区的老太太们网聊基地时,有人抱怨,马上又有人兴高采烈地宽慰,那是我们的孩子们在演习呢。不必在意。还补充说,很为这些孩子们感到骄傲,让人很有安全感。美国军人在平民面前非常谦卑。记得有一次坐在从夏威夷去猫鱼岛的小飞机上,停机之后,够不着行李,前面一位大兵见状立即直起身子代为取下,笑容可掬地递将过来。方才感受到,什么叫做人民军队。这个军队绝对不会向平民施暴,但会为了国家而浴血奋战。
 
人生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这三十年,最让人享受的就是默默无闻。书在台湾出版,文字在网上面世。没人知道在一个僻静之处,默默无闻的耕耘。面世之后的所有文字都像是出生后的孩子,自行成长去了。有时偶读几十年前所写,仿佛出自另一个什么人的手笔。树是向上长的,但人呢?卡巴拉的生命之树,据说是从天上朝下生长的。天地之间,生命的振动频率,或许没有上下,只有一圈圈的磁场波动。
 
默默无闻的另一种说法是,如如不动。不凑热闹,不合群,不入群。经常不得不拒绝各种邀请,各种场面。当年在纽约东村厮混,也是这般心态,最终退出。酒吧里的烟雾腾腾,让人不知所措。回家后要整整一个星期忍受尼古丁的臭味。英文写作课上,讲课的那位专栏作家非常热情地邀请参加派对,婉拒了。生性独孤。教英语写作的那位女作家,非常喜欢我的英文作业,每每赞不绝口地列作范文向全班朗读。手指蜡黄,烟瘾不小。想像她抽烟的模样,应该是《汉娜·阿伦特》影片里的女主角那种的。我写些什么,她全都明白。但假如我直言对艾伦·金斯堡、杰克·凯路亚克、约瑟夫·海勒、诺曼·梅勒的看法,不知道她会如何反应。这些哥们可都是纽约的骄傲。
 


曼哈顿东村,藏龙卧虎之地。但这些个人物们,却极其随便,平民化到了几近流浪汉的地步。有位富家公子,为了习画,特意在东村租了个小房间寓居。来自北京的画家,去了那个小房间后吓坏了:原来纽约的艺术家是这个样子的!一张火车硬铺般的小床,一个暗乎乎的卫生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更不用说一进门,劈面相遇的是锈迹斑斑的现代派雕塑。住在那里的那个美国孩子一脸天真,笑容灿烂。北京来的画家彻底懵了。
 
一想到那些个庄严肃穆的公知,就很想请他们伸展开手脚,趴下来,脸贴着草地,闻闻大地的气息。架子端得简直像天朝官员一样,仿佛小心翼翼地捧着鼓鼓囊囊的皇恩。以前只知权力很累人,财富很累人,没曾想这名声也很累人。赚取了就死死地捧着不放,生怕被别人抢了去。在美国,好像没有这样的傻逼。学府里的白左再怎么个左法,为人是正常的,很放松的,没那么紧张。
 
这样的公知,一不小心就会出卖灵魂。因为太过紧张。中国的读书人,学子也罢,士子也罢,都不太懂得名声的虚妄。西方的人文思想大家,几乎都越活越明白,越活越超脱。中国的识字人正好相反,一有名头,人样就没了,官样就显现了。你们不是号称是跟官府过不去的一伙人么?怎么最后都有了官样了呢?可能也正是如此这般的原因,让德里达到中国访问过后,一头雾水。不管德里达学识如何,但知识分子的底线还是在那里的。他肯定不曾料想,中国那些装逼学者的言谈举止竟然跟官员一模一样:矜持,稳重,不随便乱说话,不轻易下结论,端着权威的架子,眼神却极其闪烁,不知在观望个什么。所谓公知,也是这副模样。成为隐形的官员,似乎是公知和左逼的共同归宿。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写了这么一段:总算弄明白了,公知和新左原来是一张纸的两个面。这三十年是这么倒腾过来的。难怪让一个出局,把另一个弄成烈士。如今所剩时日不多,你们一路玩好。

在那个群体里,动辄便是前辈声四起。前辈?车过那个高尔夫球场之际,脑子里突然闪现,施蛰存,钱谷融,徐中玉。他们一个个竞相活到百岁左右,高高兴兴地离世。钱师最俗的举止,也不过是九十八岁那年,赶去北京踩了踩红地毯。据说,他和徐中玉在上海的那个得奖会上,开心得像两个大孩子。我这些前辈,个个都是性情中人,从不端官员架子。假如我说他们像大众明星,他们保证哈哈大笑。记得在那次北京的什么会上,我形容自己的那次批评谢晋,就像是起了童心摸了摸谢晋的大光头。结果被人误传成李劼说摸了谢冕的大光头,还直接传到谢冕那里。我见了谢冕刚欲解释,人家不等我说完就笑哈哈地打断道,没关系的,没关系的,就算你说摸了谢冕的大光头也没关系的。那次会后回到学校没多久,就收到了谢冕来信,小心翼翼地问我,愿不愿意去北大读博?并且是先入了教师编制,一面教书一面读博。小心翼翼的原因,是他要我先征得钱师同意,表示他无意挖人。当然,结果是钱师连连摇头,坚决不让。但又一再说谢冕为人很好,很正派。这就是当年的名人作派。
 
带着前世般的回忆,在社区里随意行车。又响起钱师的话音:你是嵇康,我是阮籍。一次与友人提及,对方笑倒:哪有这么编排的呀。师生辈份都乱了。让人家这么一笑,我不好意思再提替钱师投稿的轶事了。老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珍藏了五十年的手稿,交给我。那是钱师年轻时写的一篇从法国诗人瓦雷里谈起的诗学论文。竟然从来没有发表过!我赶紧交给上海的一家报纸,全文刊发了。钱师当时的意思是,我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就是。不敢妄评。只说了一句,比钱师成名作《文学是人学》更出色。那句话好像随着文章一起发表了。记得谢冕曾请弟子黄子平写序。这师生两个,老师天真得像孩子,学生却沉稳得像老者,尽管模样像马季。结果,黄子平竟然还真的写了。八十年代的这些个趣事,如今应该是绝迹了。
 
习惯了默默无闻,素日里很少与人交往,以致已经完全茫然如何与人应酬。这些日子,满脑子装的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很奇怪胡塞尔怎么会把那么简单的事情,讲得那么复杂。显然是被概念缠绕得苦。后来又被德里达给欺负了一把。大概都是犹太人的缘故。德里达显然不敢碰叔本华,与其说因为叔本华的意志太强大,不如说叔本华认真读过奥义书。叔本华因此有底气跟黑格尔打擂台。德里达玩了一辈子概念,就是无法读懂乔伊斯的芬尼根。因为要是他读懂了,那么就会发现,他玩的那些概念游戏,乔伊斯全都玩过了,并且玩透了。
 
两个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两列方向迥异的列车。在分道之际,瞥了眼那列火车上的景象。那景象让我回忆了一下前世般的往昔。然后就一闪而逝了。把车倒入车库的时候,门前那棵樱花笑得很可爱。于是,又在樱花树下徘徊了一会。夕阳过后的天空,开始暗淡起来。草地软软的,很温馨。比起亚特兰提斯时代的巨石建筑,眼前的小木屋虽然从简一些,但也很踏实。
 


喜爱眼前这一切。春光明媚是一景,秋风萧瑟又一景;缕缕晨曦是赏心悦目的,蒙蒙细雨是多愁善感的。从当年的校园到今日的社区仿佛一步之遥,走了如许年。随着那曲《姑苏行》,又将天地拉回到农场岁月。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回环的,就像磁极的振动,一圈又一圈地散发出去,又收拢回来。这里有树的年轮,这里有人的往返。一次又一次。此时此刻,恍恍然,一时间有点儿分不清是春日,还是秋色。

 
二0二0年四月二十一日写于美东新州
 


李劼:旅美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美国风景》、《木心论》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的星条旗
美国见闻录之七:到处飘扬的星条旗
美国人的星条旗(6/26)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图)
美国【星条旗永不落】中文字幕
漂亮闪图- 美国星条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