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teve Fleetwood|批判实在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A. Brown, S. Fleetwood, & J. M. Roberts (Eds.), Critical realism and Marxism . London: Routledge。P3-8;陈静、薛军伟、强东红等译《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3-10 


批判实在论:一门成熟的科学哲学

从根本上说,批判实在论是一门科学哲学。它涉及的论题非常广,从本体论、认识论、推理模式、因果律本质(nature of causality)、自然法则/趋势(nature of laws /tendencies)、 抽象作用、现象与本质的区分(distinction  between essence and appearance)到理论评判的准则等。

尽管现在有很多论文和专著在科学哲学的论题上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然而却很少有人去详尽地阐述一门成熟的可与马克思主义相容的科学哲学,这也就是我下面涉及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

批判实在论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一门成熟的科学哲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批判实在论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我的意思是将批判实在论引进到马克思主义里来。

规律/趋势(Laws or tendencies)

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依据趋势来构想规律的(Marx conceives of laws in terms of tendencies)。比方说,在探讨利率均衡的趋势时,他建议:这种均等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趋势,就像所有的别的经济规律一样(1988∶175)。这种把趋势当作规律来看待的构想已经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里。然而,这里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对“趋势”这个术语的解释是含糊的,并没有很确切的含义。关于“趋势”,马克思本人几乎没给我们留下什么线索。然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探讨了趋势。在大部分的探讨中,采取的是不同于其他争论点所采取的方式(常常带有启发性)。诚如麦克—布赖德(Mac-Bride)所说的:

假定这些规律(即趋势)只是大概高度而准确地概括了大量的现象,坦率地说,虽然这种过多地讨论马克思在使用“规律”这个术语时所使用的含义的尝试是失败的,但这也是对马克思在所有有关方法论的简短讨论中所遗留下来的空白的一种填补。( 1977: 59, see also 123-6)  

很显然,这种看法会误导人把趋势看作“高度的概括”(high level generalisations)。麦克——布赖德的看法是基本正确的:过去马克思主义者曾尝试给“趋势”这个术语下一个成体系的、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失败了。在鲁本看来,批判实在论试图去分清规律和趋势是没有前途的,他是这样说的:

坦率地说,这种对趋势与经验主义规律性之间论争的烦恼,如果往深层上推,就可以发现其实这样做并未能瓦解“规律”这个词在被使用时的模棱两可。(1979:207) 

趋势与经验主义规律(empirical law)之间的这种论争,绝非仅仅是一个“模棱两可”,是有启发作用的。它阐明了批判实在论是怎样将“趋势”这个概念安置在一个比现在更牢固的基点上。因此,这也就阐明了批判实在论在不对自身作任何修改的情况下是怎样引进到马克思理论中来的。为了阐明这点,我写出以下的争论点。

批判实在论否定了(a)事件的规律性(event regularities)。因此也拒斥了休谟 (Hume)称之为“无论何时有事件X,则有事件Y(whenever event x then event y)”的定律,这就好比许多未必可能存在的社会现实特征一样。

此外,批判实在论还否定了(b)把因果关系当作事件的规律性来看的(休谟的)观点(the (Humean) notion of causality as event regularity)。

正因为如此,批判实在论能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i)去寻求事件自身的内因,而不是去寻求与之(据说)相结合的事件(seek the cause of an event in some thing other than the event with which it is (allegedly) conjoined)。

此外,批判实在论也能够不受束缚自由地(ii)把事件的因果关系当作事件的支配力来使用(to employ a notion of causation as powers of forces.)。

Attention thus turns away from the flux of perceived and actual events towards the mechanisms, social structures, powers and relations that causally govern these events.

因此,本体论在此被分层。批判实在论认为经验主义所研究的领域实则是一个存在的、深奥的(actual and the 'deep')领域。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是开放的(openness),所以效果、后果或者说是结果不能很好地被预测到,but the mechanisms, social structures, powers and relations that causally govern the flux of events can, however, be uncovered and explained.

正如科学的最终目标一样,假如对这些都弄清楚了,就能很好地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因为这样的解释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评判理论的准则。现在你该明白了为什么我把理论叫做“因果的/解释”(causal/explanatory)了吧。要阐明一种现象就得考虑它的因果史[参见利普顿(Lipton), 1993:33]。

值得注意的是,this account is not couched in terms of the event(s) that just happens to precede the phenomenon to be explained, but in terms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social structures, powers and relations that causally govern the  phenomenon.在下面的章节里,我将运用批判实在论的这些范畴去详尽阐述这个复杂的“趋势”概念。

结构、力、机制、关系与趋势

一个复杂的实体具有一种只能使它成为这种事物,而不成为别的事物的本质结构(A complex entity possesses an intrinsic structure)(或者是各种结构的结合物),正是这种结构使得物体之所以成为本身,而不成为其他事物。这种结构也使得这种实体具有只能以某种方式作用的倾向、性能、潜力、能力(dispositions, capacities, potentials,abilites)。简而言之,这种结构使得物体拥有了只能这样子,而不能是那样子的力(powers)。这种力是可以被占有(possessed)、运行(exercised )或现实化的(actualised)。

a.凭借这种本质结构,力被这个实体拥有了,而这种力一直持续着,不管它是否被运转,抑或被现实化。也就是说,力是超现实地(transfactually)作用的。

b.被运行的力是一种被激发的(triggered)力。它在一个开放的体系里产生作用。然而,由于它还受到别的运转着的力的制约,因此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是先验的力,即任何特定的力的结果是什么。这种被运行的力是超现实地作用的。

c .被现实化的力是一种在开放的体系里起作用的被运行的力。然而,这种力并不因其他力的影响而产生偏离,也不会被抵消。虽然这种力是超现实地作用的,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常常产生作用。

好了,为了让我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力的这些特征,下面将以自行车为例来说明力的这些特征。

a. 一旦由车轮、车架、坐鞍、手把等这些结构组成自行车,这时,自行车也就拥有了使交通变得更加便利的力。这种力一直保持着,哪怕你将它锁进车棚里。

b. 如果将车拉出车棚并骑上去,那么这时人就可以运行这种力。也就是说,是人激发了这种力。然而,由于人喝了过多的酒,再加上迎面的强风和陡坡,结果骑车者有可能不能从 A 地到达 B 地。在这种情况下,被运行的力就会因别的被运行的力的干扰而发生偏离,甚至会被抵消。

c. 当然人可以去现实化这种(被运行的)力,从 A地成功地到达 B地。条件是不受诸如酒精、大风、陡坡等这些外力的干扰。

在了解了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后,让我们去探讨与之相关联的机制问题。依据劳森(Lawson,1977∶21)所说:

大致地说,所谓的机制其实也就是指一个有结构的事物的作用或运转方式....机制是作为物体里的因果关系的力而存在的。而有结构的物体.....则拥有这种力。每当力被激发或释放时,它的运作就像生产机制一样,决定着万事万物的实际面貌(A mechanism is basically the way of acting or working of a structured thing .. . Mechanisms then exist as the causal powers of things. Structured things ...possess causal powers which, when triggeredor released, act as generative mechanisms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phenomena of the world)。

要想了解批判实在论是怎样看待机制(和最终的趋势),关键不在于对被拥有的力或被现实化了的力的理解上,而是在于理解这种力的运行上。被拥有的力(相对而言)不引起兴趣,是因为它不产生任何作用。同样,被现实化了的力(相对地)不引起兴趣,是因为被现实化了的力仅仅是处于没有受到外力干扰的特定环境里。

然而,事实上力的运行总是可以激发的,它是超现实地作用的。随着力的明朗化,力必将导致趋势的产生。通常地,力的激发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力的产生要求力这种实体进入到由相关的事物构成的庞大的关系网中。自行车也一样,总是处在由车库的墙、道路、天空、草坪、风、丘陵、地心引力、(喝醉了的或是清醒的)骑车者等构成的关系网中。假如自行车恰好处于适当的关系网中(如一个沉着的骑车者),那么自行车的力就会被激发,从而成为一种运行着的力。

看来,“机制”这个术语似乎在表明我们要去运用结构、力、关系的整体。一旦本质结构形成这种拥有力的实体,而这种实体又恰好处在适当的各种关系中,这时力就会被激发,从而运转起来了。结果,趋势也就跟着产生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当我们说机制含有一种趋势 X时,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当我们说整体蕴含一种趋势 X时,是说结构、力、关系这一整体含有一种趋势X。让我们去使用鲁顿(Reuten,1977∶157)的术语,当我们说趋势是“属于”或者说'“附属于”整体时,其实就是在说趋势是由结构、力、关系等组成的整体的趋势,是整体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机制或者是力的趋势。

现在,当我们说整体有一种趋势 X时,并不表明趋势 X就定会出现。通常地说,在一个开放的体系里,这个整体并不是孤立的。除了这个整体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整体也在里面。而这些整体也各有各的趋势,最终所有的这些整体的趋势都在某个特定的时空里会聚起来。结果,正是由于趋势会聚在一起的这一现象,使得我们无法预测先验的事物。还是以自行车为例:自行车拥有的使交通变得更加便利的趋势依赖于在同一时空的其他的趋势的存在或者缺失,比方说,血管里的酒精的趋势、陡坡的趋势、因强风从而减少冲力的趋势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趋势是超现实地作用的原因。

打个比方,趋势类似于推动力。只要提起推动力,我们就会联想到驱动、推进、推动、猛推、强制等这些术语。与之很类似的是,“趋势”这个术语与那些因作用力而引起的效果、后果或结果无关。换句话说,趋势与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或模式无关。“趋势”这个术语指的是力的本身。

当前,我经常遇见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这些马克思主义者使用最频繁的词是“趋势”,而不是“规律”。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并未借助批判实在论。当论述继续深入下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使用“趋势”这个概念时很显然是遵循(休谟的)定律的某种不严格的操作方法。在批判实在论看来,这种解释是对趋势的一种误解,是有争议性的。事实上,他们这种对趋势的解释与休谟所做的一样并不具有严密性。为了更好地解释这种误解的来由,下面列出五个常见的对“趋势”的(错误)解释。

· 趋势可以被理解为统计学上的趋势,比如利润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跌落。我们就把这种趋势表述为∶“无论何时有事件X,则有事件Y(henever event x (i.e. passage of time) , then event y)。”

· 趋势可以被理解成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子集里出现高的相关频率,比如,当资本的有机组成增加时,利润率就很可能会下跌。我们可以这样表述为∶“无论何时有事件X,在某种特定的可能的条件下则有事件Y(whenever event x, then event y under some well defined probability condition)”。

· 趋势可以被理解成是反事实的主张,它认为趋势是在某种特定的封闭的情况下产生的。打个比方,当资本的有机组成增加时,若其他情况不变,那么利润率就会下降。我们这样表述它∶'无论何时有事件X,在Z情况下则有事件 Y('whenever event x, then event y under conditions z)”。

· 趋势可以被理解成是某些不变的事件的结合体。而这个事件的发生是遵循着某种不明确的规律性;一种不严格操作的休谟定律。与休谟不同,麦克—布赖德(上面提到过)则认为趋势是高度的概括(1977∶59))。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这种情况∶'无论何时有事件X,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则有事件 Y(whenever event x, then most of the time event y)”。

· 趋势可以被理解成是某种现象的结果或者是效果的表达。资本的生产模式往往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Prodtt)的提高,而这种情况在利润率的下降的趋势已经(鲁顿,1997∶60)得到了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这种现象∶无论何时有事件 X1,(CMP)和事件 X2。(Prodtt)),则有作为'程式化的事实'的事件 Y(whenever events x1 (CMP)  and x 2 (prodtt) then event y (r) as a 'stylised fact’)”。

以上这些对趋势的解释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持这些看法的人(有可能是不小心地)陷进了经验主义的泥淖里了,更确切地说,是陷入了经验主义实在论的思维模式里。这些解释都把趋势当成效果、后果或者结果。术语“趋势”被想象成事物发展变化中的某种可被经验性地证明是同一的、成体系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有可能是以下这些规律性的一种:完美的规律性、不完美的规律性、统计的规律性、'程式化'的规律性。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与批判实在论相反,所有的这些解释都没能指出趋势其实指的也就是力的本身。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经验主义不再被使用。把批判实在论看作是一门与马克思主义相容的科学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把趋势置放在一个更牢固的基点上。以上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可以将批判实在论引进到马克思主义里来而不必对其作任何的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uburn 天文数据
美敦力ADVISA双腔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Flash: Event.PASTE Flash获取剪贴板内容 触发paste事件 how to get paste event
英文学不好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
第二篇: 市场的规律性
长期无规律性便秘怎么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