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科学如何研究“边界”?|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摘要:

近年来,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都对“边界”有所讨论。 本文梳理了部分文献,并描述了“边界”这一概念对讨论过程研究中的关系性时所能提供的贡献。作者将关于“边界”的研究分为以下几类进行梳理:社会和集体身份认同; 阶级、种族和不平等; 专业、知识和科学; 社群、国家身份认同和空间边界。作者认为,边界这一概念捕捉到了众多社会制度和社会位置中都会出现的一些过程。本文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路径,即关注社会和象征边界之间的关系、产生边界的文化机制、边界的差异性和混生性、文化成员身份和群体分类。

作者简介:

Michèle Lamont,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系

Virág Molnár,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系

文献来源: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2, 28, 167-95

Michele Lamont & Virag Molnar

导论

虽然关于边界的文献数不胜数,但本文主张这些研究的共同主题是探讨如概念性的区分、解读策略和文化传统等符号资源(symbolic resources在创造、维持、强化或是消除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中所起的作用。为更好地把握这一过程,本文引入象征边界和社会边界这两个概念。象征边界(symbolic boundary)指的是社会行动者为对物体、人、实践甚至时间和空间进行分类而做出的概念性区分(conceptual distinctions);象征边界是个人和群体为有关现实的多个定义而进行斗争并达成一致时使用的工具。群体往往在分类原则的生产、传播和制度化方面进行竞争,因而象征边界能从动态的维度捕捉社会关系。 象征边界也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群体,并产生相似感和群体归属感,是人们获得地位和垄断资源的重要媒介。相比之下,社会边界(social boundary)则是社会差异的客观形式,表现为资源(物质和非物质)和社会机会在获取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其往往体现在稳定的交往行为模式中。象征边界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边界存在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即只有当符号边界得到广泛认同时,它们才有可能具有约束性,从而规范社会互动,转化为社会边界。例如,从观念转化为社会排斥、阶级区分和种族隔离的实践模式。但象征边界的存在与社会边界的存在同样真实:前者存在于主体之间(intersubjective),而后者则以个体被划成群体(groupings)的形式表现。
边界这一概念抓住了社会过程中的关系性(relationality)。下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在社会现象中出现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归纳符号边界与社会边界的关系:社会认同和集体认同; 阶级、种族和性别不平等; 专业、知识和科学; 社区、国家认同和空间边界。

社会认同与集体认同

 社会身份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认为在组内与组外比较中,需要积极评价自己群体的压力导致个体试图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而这种差异化过程旨在在某些维度上维持相对于其他群体的优势。此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认知分类和刻板印象来适应他们的环境。社会学则将边界划定视为嵌入环境的产物而非个体的行为。如Jenkins1996 )认为,集体身份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是由内部定义和外部定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方面,个人必须能够利用群体的标准和在其群体中的共同归属感,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这种内部认同过程必须得到外部的认可,才能出现客观化的集体身份认同。文化社会学家则进一步关注边界是如何被个人所能接触到的文化剧目、传统和叙述所塑造的(Lamont 2000; Swidler 2001)。

阶级、种族和性别不平等

 

阶级不平等

对阶级边界的分析可追溯到Bourdieu和Passeron(1972)关于工人阶级学生的研究:学校根据学生对主流阶级文化的熟悉程度评估学生,从而使工人阶级出身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区隔》(1984)中,Bourdieu提出,象征性分类是阶级特权再生产的关键:占有优势地位的群体通过尊贵—庸俗、审美—实用等一系列概念的对立,使自己的文化合法化,并借此区分下层阶级的文化。因此,在结合惯习和文化倾向之后,文化实践往往能通过定义社会阶级边界来塑造社会地位,具有不可避免的但又是无意识的分类效果。在此基础上,社会学家们关注文化资本如何影响教育和职业成就,艺术流派和高雅文化的制度化过程,以及这些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但另一脉络的研究则关注符号边界的可渗透性(permeability)以及跨国家跨群体语境之下的不同边界。如艺术消费不一定会产生社会边界(Halle 1993),文化杂食或文化包容对于中上阶级来说可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Bryson 1996; Peterson & Kern 1996)。这些研究反驳了品味的价值是通过二元关系来定义的,呼吁对文化资本(象征边界)进行更多维度的理解,从而探讨其如何成为划定社会边界的基础。

同时,许多社会学家现在正致力于分析自我(self)是如何被阶级塑造的,以及自我是如何通过界限和差异产生的。例如,Lareau 2000 发现,黑人和白人中上层级的父母追求自我实现,工人阶级父母则提倡自然成长。然而,这个方向的研究同样需要留意自我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遵从多元关系而非二元关系。

种族不平等

边界的概念在种族不平等研究中则被用于挑战过往关于静态文化的理论,质疑将“白人“作为自然形成的霸权种族类别来研究。 例如,Fredrick Barth1969 反对强调共享文化的观点,支持采用关系的视角,强调社群这一感受,是在感知其他族裔群体的身份后以对立的方式产生的。在这种观点影响下,社会学家关注国家在创造种族时的作用(如Starr 1992)、移民的身份认同策略(如Shanahan & Olzak 1999)以及道德话语在划分群体内部和不同群体之间边界时的作用(Espiritu 2000)。又如,Bobo & Hutchings (1996)将种族主义解释为对群体定位的威胁,指出自利是种族冲突的根源,而这些冲突与获得特权的保护相关。

这些研究用关系的观点分析种族和民族身份建构,考虑了身份认同是自我定义这一过程的结果、象征边界的构建和他人对集体身份的分配。最近关于族裔的研究也采纳了这一视角,如Waters1999)探讨了西印度移民在美国的文化展示策略以及与非裔美国人边界的划定DiTomaso2000)研究了不同族裔的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如何构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经历,Lamont2000)则描绘了不同族裔的道德观如何影响种族边界的划定

性别不平等
生理、社会、意识形态和心理上的结构确立了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塑造和限制了不同性别群体的行为和态度(Gerson & Peiss 1985)。在社会心理层面,Ridgeway 1997 从互动过程和边界建构的角度解释了性别不平等,认为个体在无意识地其他人进行性别分类,在这一感知过程中所激活职业角色会嵌套在先前的自动性别分类中。因此,人们觉得男性工人会比女性工人更有能力。违反性别分类的个体,经常会在工作场所甚至是在家里受到惩罚和污名化,象征性界限也由此转化为社会界限。社会学家还分析了组织和职业中基于性别而产生的社会边界(Reskin & Hartmann 1986),并关注性别天花板(Epstein 1981Kay & Hagan 1999)和为打破天花板而制定的策略。


专业、科学与知识


专业与工作
一种观点认为专业(profession)作为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应由所需的知识来界定。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专业是一种机构组织,由社会边界划定,强调垄断和封闭(Parkin 1974)。职业化工作(professionalization project)的本质是由专业人士采用一定策略,定义和制度化专业边界,以对抗外来者(Sarfatti-Larson 1979)例如,对教育的批判性研究考察了文凭制度,认为文凭是实现职业垄断的一种机制。Collins(1979)发现,获取文凭要达到的要求和工作所需知识并没有很强的联系;因此,Collins认为教育通过在从业者与外部人员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使未来的专业人员社会化。专业的封闭性模型也被纳入通过社会封闭(social closure)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产生不平等的理论之中。

相反,Abbott1988)认为,专业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中的专业人士相互争夺专业知识的合法性,从而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专业体系。Vallas2001)则认为专业的边界还来自专业人士与下属在工作场所产生的斗争。这些研究说明在考察符号边界和社会边界的产生时,需要考虑支配群体和被支配群体的交接之处。

科学、领域与知识
科学家们的边界工作(boundary work)是一种战略性行动 ,即在面对不同竞争对象时分别采用驱逐、扩张和保护自主性三个策略,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划出边界(Gieryn1983)。与专业区分不同,Gieryn 1999 强调解释策略在构建“科学”(science)以追求认知权威。

对边界的分析也突出了专业和学科领域(discipline)发展之间的相似。 Thomas Bender1984 认为 19 世纪美国城市空间组织的变化改变了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专业化话语社区的形成,并使各个领域(professional disciplines)越来越强调排斥和隔离而不是包容和多样性。同时,也有学者将边界概念化为促进知识生产的界面(Bowker & Start, 1999)。 BowkerStart利用对概念边界来研究分类系统是如何被划分出来的。他们同意 Foucault 的观点,即通过设置类别边界来创建分类会增加某些观点的价值,并使其他观点沉默;但他们也提出了“边界对象(boundary object)”这一概念,指出边界也是跨文化交流的界面。边界对象可以是物质性的物体、组织形式或概念上的空间或过程;这些界面对于发展和维持不同社会之间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边界不仅产生分离和排斥,也能促使沟通、交流、连接和包容

社群、国家身份认同与空间边界

社群

关于社群中的边界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向。第一,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部分研究强调贴标签和分类,关注社群内部的象征边界(Erikson 1966Suttles 1968)。 其次,许多社会学家将社群、网络和意义系统联系在一起 例如,Gould (1995)的研究解释了 1848 年法国大革命和 1871 年巴黎公社中阶级在集体动员中的变化,认为居住区的出现使得当地社群在 1871 年成为动员的中心。 第三,越来越多研究关注不涉及面对面接触的间接互动,其中包括由信息技术、技术官僚组织和非人市场形成的关系(Calhoun, 1991)。通过电视、印刷或视觉呈现或传统媒介,这些关系建立起想象中的人际关系网络(Cerulo 1997Swidler 2001)。 尽管在社群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能大相径庭,但个体可以使用共同的词汇和符号,通过分类系统来区分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从而创建一个共享的身份。

国家身份认同、空间边界、国家建构和去领土化

关于民族身份和边界的研究旨在打破长期以来关于地方、民族和文化是同构的这一假设(Gupta & Ferguson 1992)。 学者们关注国家之间可见边界和实际边界borders的位置和空间,以及身份和文化的象征边界(boundaries),这些边界使不同国家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Wilson & Donnan 1998)。国界是公民身份(citizenship)被严格执行的场所,个体因此对国家有了具体的、强烈的和在地式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包含了当地社社群和政体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如Sahlins1989) 认为划定边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法国和西班牙并没有简单地将边界和国家这些概念强加给当地社区,而社区居民也利用国家及其边界来追求地方利益。同时,民族关系建构在边境地区尤为明显。 Borneman 1992)认为,边界促进了“镜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边界的两侧不断地发生差异性的构建

关注边界在建构差异性中作用的研究者们,也同样关注边界在国家建构中的作用(nation building)例如,Glaeser2000)的研究关注了德国在统一之后因象征性边界产生的差异。

另一个研究方向则分析了跨国边界制定策略,即国家如何在彼此对立的情况下定义自己。例如,Lamont Thevenot (2000) 分析了法国和美国一系列的评估标准,发现市场原则、个体团结和审美等各种标准存在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但比例不尽相同,而这些差异往往构成不同国家身份认同(national identity)的基础

其他关于边界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去殖民化、全球化和跨国化进程如何生产去领土化的(deterritorialized)、混生的和克里奥尔化*的(creolized)的国家身份。边界不再是将人们划分不同领域、不同身份和对立群体的场所,而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个体之间协商、混杂和产生新文化的地方Rosaldo, 1989)。

*克里奧(creole)最初用以描述加勒比海地区的混血族裔。他们学习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而在日常运用的过程中,这两种不断互动的语言最终汇合成一种新的语言。后续学者使用“克里奥化”一词描绘文化交流时产生的现象。

总结与讨论

上文回顾了各种象征边界和社会边界之间的互动。作者将象征边界与社会边界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第一,象征性边界通常用于加强、维持、规范化或合理化社会边界,例如文化标记会被用于强化阶级区分,或强化性别不平等中的刻板印象。第二,象征性边界也被用来质疑和重构社会边界。第三,象征边界与社会边界的互动方式可能会存在跨文化差异,相同的社会边界可以与不同的象征边界结合。第四,象征边界可能因为过于强大而取代社会边界。

作者提出,后续的文献整合以及理论研究可以从边界的性质、边界的机制以及文化成员身份入手。边界的特性指边界的渗透性、显著性、耐久性和可见性等;未来研究可以关注边界呈现某些特征的条件,并探讨在哪些情况下边界会产生差异,在哪些情况下会促进融合和混生。若是从边界的机制出发,则可以归纳边界的激活、维持、转换、冲突、连接、跨越和消融的机制。同时,作者提出可以通过文化成员身份(cultural membership来整合现有文献,归纳个体如何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同、相似或相容,个体如何展演(perform)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群体成员在多大程度上认为基于身份的相似性他们需要采取更统一的立场。

编译 |  伍初辉

审核 |  霰雪

终审 |  Krystal

©Sociology理论志

前沿追踪/理论方法/专家评论
ID: SociologicalReview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敏:印尼归侨身份“边界”流变初探
读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毒药猫理论——恐怖与暴力的社会根源》:跨越学科边界的毒药猫
基于文化的分析:族群认同从何而来
暴力和种族身份的社会建构|国政学人
阅读经典[3]/巴斯《族群与边界: 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修订版书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