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益偏好:从“讨价还价”到“决策集团”的生成
人类历史,几乎是在不同形式的讨价还价中生成、发展、嬗变,以及脱胎换骨。人类所经历的一切秩序、规则,其形成的背后,本质上是牌桌上的主体的讨价还价。
这种博弈的模式,理性选择是正和博弈,非理性选择,则往往陷入负和博弈,最常见的却是零和博弈。
第一种博弈模式的讨价还价,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选择了“做大蛋糕”。第二种模式的讨价还价,以两败俱伤的模式,彻底消减做蛋糕的要素。
最后一种模式,之所以最常见,是因为它充分迎合了人类自私和多疑的本性。做大蛋糕,总怀疑别人可能拿得更多。损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对自己下刀子,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原有蛋糕的规模下,尽可能地给自己划分更大的份额,一是不用担心在蛋糕增长的同时,别人是不是拿得更多,也不用担心参与分享蛋糕的其它方,是否会因为逼入穷巷而反噬自身。
因为,蛋糕规模可控,底线也就可控。
但是,也往往是这种对“可控”的自信,在帝国时代,反而成为了最高利益者最大的隐患。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聊。


01

“讨价还价”,最终是一种非经济模型。
讨价还价,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谈判,尽管有成本计算,看似是经济领域的模型,而实际上,却是一种权力博弈。
只是,讨价还价中,所产生的成本计算,是权力博弈方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果成本计算大于其所卷入的讨价还价模型所能得到的收益,那么,这种讨价还价模型,可能就会被放弃,或者,成本较大方,选择退出。
当然,退出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判结果。只是,这种退出模式,往往是以收益较大方给出一定的补偿机制,作为条件的。
也就是说,讨价还价的模型,一般在利益格局中,呈现出三种模式:
第一种:正和谈判,就是牌桌上的各方结成同盟,大家一起为了某个更大的目标,进行分工合作,并确立分配比例。
第二种:负和谈判,谁都想拿最大的蛋糕,谁都不退步,然后谈判陷入僵局,成本无限制增加。
第三种:零和谈判,有人基于成本的计算,选择退出,但是条件是谈判最大受益者,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一方面弥补退出方的损失,一方面却成为自身的成本计算。
因此,无论是哪一种讨价还价,实际上都是一场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谁在博弈中获利最多,也就意味着,谁在这个利益系统中占据了话语权。在这个意义上,话语权就是分配权,就是制定规则的权限。
而这种权限的获得中,有两个要素,是无法避免的。一是成本计算,二是谈判主体的规模。


02

谈判主体规模越大,成本越大,但却促使了决策集团的生成。
参与讨价还价的主体规模越大,越难形成一致意见。同时,也由于各个主体的利益偏好不一致,规模越大,利益偏好偏差就越大,因此,也更难形成可以接近达成协议的谈判结果。
这一点,可以参考小股东林立的大型集团,股东越多,管理者的权限却越大,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每个股东的偏好不一,因此,股东越多,越难形成有效的决策。这个时候,作为集团的实际管理者,反而拥有了决策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们的分歧,导致了他们对额外决策者的渴望。他们都愿意相信,额外决策者,不会代表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利益,或者说,他只是一个中立的裁判。
因此,你大概率会看到,股东林立的集团,哪怕这个管理者并不怎么理想,却很难去换掉他。
从这个角度讲,决策集团的生成,一是与规模巨大的谈判成本有关,二是与其谈判主体之间陷入无休止的拉锯,不如寻找第三方决策来得有效率。这个逻辑,在戈登·图洛克和布坎南看来,便是形成决策集团,或者说是独裁的可行性路径。
因为,在仅有几个股东的集团,大概率他们不需要额外的管理者,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容易在利弊之上,做出清晰的分析,并能做到基础的理性。毕竟,对几个人的利益偏好的调和,要比起对几十个人的利益偏好的调和,要简单得太多。
讨价还价的主体越少,越能迅速看到主体间的力量对比,因此,就越有利于高能量主体,形成一种操作手段。
而规模巨大的谈判阵容,唯一能节省成本和达到可能的协议的方式,就是在宏观上对他们进行利益偏好的归纳,然后进行分化。并在分化后的小团体内,形成可能的一致意见。
这种代表式的讨价还价模式,实际上,也仍然是试图在缩小谈判主体的规模


03

只有当讨价还价的主体规模,缩小到一种可协调的机制中,我们所说的“简单多数规则”,才能真正为意见一致起到作用。
因为相比在规模巨大的谈判中,“简单多数规则”反而有着更多不同的解读。而在小规模的谈判中,因为格局鲜明,尽管可能形成寡头决策,但仍然不失为一种清晰的决策。并且,由于其决策集团的形成逻辑,那么,这种决策结果,就具备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人,始终是秩序的产物。秩序,始终是一定生产力条件的产物。因此,跳出来,看秩序,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秩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简介
公平偏好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心理机制:一项基于眼动追踪的最后通牒博弈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
新疆大学等院校学者提出产销者社区分布式光伏与共享储能的容量优化方法
放下完美,才恰恰离完美更近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