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为何二世而亡?忽略分封和盲目集权是最重要原因

秦国为何会二世而亡?普遍的观点都认为:这是因为秦国统治残暴,激起了国人的反抗,还留下了“暴秦”的称呼。

这种说法,其实只是一种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宣传,实际原因远不止于此。

陈胜振臂一呼,六国故地的反秦力量迅速扩张,整个天下从此大乱。但秦国故地却一直保持着稳定,至少我们无法从史料上找到任何秦国故地叛乱的记载。如果说秦帝国二世而亡是因为统治残暴,可为何秦国故地的人感受不到这种残暴呢?

陈胜振臂一呼的效果,之所以能如此神奇,只是因为秦国对于六国故地的统治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当秦国国力处于衰弱期的时候,六国很快就可以复辟。

秦国对六国故地的统治基础较为薄弱,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秦国与六国故地的关系,实际上还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秦国虽然以武力灭亡了六国,但六国故地的民众,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不会轻易接受这个事实。

二、秦国的中央集权步伐迈得太快,所以并没有将秦国皇室成员分封于六国故地,从而使得秦国在六国故地的影响力被削弱了。

秦灭六国后,曾经有过一次争论,主题就是应该建立怎样的的国家制度。

一种观点以王绾和淳于越为代表,他们认为:秦国在兼并六国之后,国土面积已超过300万平方公里。而统一日期太短,六国还有不少余孽存在,一个中央政府无法直接进行有效管理。所以应该实行分封制,将皇族成员分封至六国故地,为统一打好基础。而且,如果皇族成员没有实权,一旦出现乱臣贼子,皇家的地位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另一种观点以李斯为代表,他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你们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这是腐儒的表现。分封诸王是历史的倒退。从春秋战国的历史看,分封制是混乱和动荡的根源。现在秦帝国好不容易统一天下,建立起一元的政治格局,没有理由自行分割它。

李斯的观点是法家思想的一部分,李斯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从权力角度看,这种观点最符合李斯的利益。如果不分封诸王,李斯的地位就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上;如果分封诸王,李斯虽然贵为丞相,但依然无法与坐镇一方的诸王相提并论。

到底是分封制正确还是郡县制正确,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后世在说到这次争论时,几乎都是支持李斯的。他们都认为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分封制是历史的倒退。

可这个问题哪有这么简单呢?如果我们不是把历史抽象成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应该知道:秦、汉、三国和两晋南北朝七八百年的时间里,关于分封和中央集权的争论一直存在,谁也不敢简单地说哪种制度更好。分封诸王的确会起内讧,典型的代表就是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但不分封诸王,皇帝就会渐渐沦为傀儡,典型的代表就是司马代魏。

就事论事说秦国,淳于越真的是腐儒吗?当然不是!因为淳于越的担心在后世完全应验了。

秦始皇留下的权力格局,缺乏有效的相互牵制。所以秦始皇刚死,帝国上层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仅仅三年时间,蒙氏一系被屠杀,皇族被屠杀,李斯一系被屠杀,始皇帝时的元老重臣全都消失了,最后赵高一系也被屠杀。当子婴经过重重杀戮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六国故地早已脱离了秦国的控制,反秦大军也早已深入秦国故地。所以,子婴只做了46天秦国国王(从皇帝退位为秦王),就率众投降,秦国灭亡。

秦始皇死后,秦国开始了第一轮政治斗争:内廷(赵高一系)和朝臣(李斯一系)力量联合,拥立一位弱势的皇子(胡亥)。把强势皇子(扶苏)杀掉,更清洗了强势皇子的嫡系力量(蒙氏一系)。

秦国的第二轮政治斗争,是内廷和朝臣力量联合,大肆清洗皇族势力。秦国的皇族势力在这轮斗争中被屠杀殆尽,胡亥孤掌难鸣,只能沦为傀儡。

秦国的第三轮政治斗争,是内廷和朝臣力量水火不溶,最后内廷重创朝臣力量。赵高对丞相李斯施以毁灭性打击,李斯一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秦国的第四轮政治斗争,是内廷为了驯服帝国,玩出指鹿为马的政治把戏。任何敢于表示不同意见的官员,又一次遭到了内廷的清洗。

如果说秦国内乱是因为秦始皇忽略分封而盲目集权导致,那么内乱的结果更导致了六国故地失控。这种内乱虽然使得帝国权力逐渐集中,却也使得帝国权力越来越孤立。

最初的秦国,由强势皇子(扶苏)、皇族势力和前朝重臣(赵高一系和李斯一系)共同控制。后来,权力全部集中于前朝重臣,再后来,权力全部集中于内廷。

从表面上看,赵高的权力越来越大。实际上,随着赵高权力的无限上升,意味着帝国中央政府已逐渐丧失了号召力,军队纷纷脱离秦国,赵高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住。

有鉴于秦国二世而亡的教训,刘邦统一天下后,再也不敢全力推行中央集权,开始大肆分封异姓诸侯王。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又开始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

因为刘邦死后有七国之乱,所以很多后世读者都在嘲笑刘邦开历史倒车,但他们笑得显然有点无厘头。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刘邦不分封同姓诸侯王,那在刘邦死后,吕后要屠杀刘氏皇族,刘氏皇族岂非只能像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子女一样,乖乖地任人宰割?

吕后在武则天之前成为一代女皇,并不是因为吕后野心不够,而是因为四周全是如狼似虎的刘姓诸侯王。吕后想当一代女皇,其结果只能是刘姓诸侯王纷纷起兵勤王,天下再次大乱。

在吕后病逝,众位功臣清除吕氏余孽之后。如果没有强大的刘姓诸侯王为后盾,如果周勃和陈平铁了心要做第二个李斯和赵高,汉文帝靠什么制约他们呢?届时,汉文帝的地位恐怕与胡亥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能任由刘邦时代的元老重臣随意摆布。

反过来说,如果秦朝也将皇族分封至六国故地,胡亥继位时,有着强大的同姓诸侯王为后盾,李斯和赵高哪里还敢肆无忌惮地扩张权力呢?如果李斯和赵高做得太过分,胡亥当场就可以和他们翻脸。随之而来的就是同姓诸侯王打着勤王的大旗杀进咸阳,杀掉李斯和赵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胡亥拥有汉文帝的背景,李斯和赵高的表现未必就比周勃和陈平差。

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还会认为淳于越是腐儒吗?估计不会。而刘邦夺取天下之后,立刻开始大肆分封诸王,自然也不会认为淳于越是腐儒。如果刘邦死后,汉帝国中央政府也面临着秦国这样乱七八糟的局面,六国故地都由非皇族的人控制着,那汉帝国恐怕也会二世而亡。

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但秦国在六国并未归心的前提下,盲目进行中央集权,却是值得引起所有人注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帝国的崩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何不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还定三秦,西汉帝国的奠基之战 刘邦VS项羽、章邯翻盘记
谁王关中
泪痕春雨漫评两汉历史(二十四)天下瞬间就退回了战国时代
(原创)读《秦朝原来是这样》会放大你的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