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历史、地理因素入手,探析魏晋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为何内迁入汉

在我国古代由于战乱等各种因素从而导致民族迁移的事例有很多,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内陆人的东渡日本,再如宋朝时期大规模的北民南移等。而这次我要探究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

西北少数民族一直生活在大草原上,世代都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踏马逐水草而生,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又缘何大规模内迁入汉呢?我想对于古代人口的迁移,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战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因素,还有一点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等这也是人们常常容易忽略的一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民族融合的一大重要篇章。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借助自身优势,他们本就天生身强体壮、人高马大,再加上常年在草原上四处奔波,他们不断加强军事的发展,再加上有良驹。他们的实力不断壮大,比较典型的民族就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这些少数民族。

其实早在汉魏以来,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开始慢慢迁至内陆。西北地区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都比不过中原大陆,他们远迁中原后就深有感受,再加上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他们更加渴望能够将地理位置优越其他各类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的中国内陆变为自己的领地,因此,他们早早就准备着要入主中原了。

刚好在西晋末年时期,他们的机会来了。当时期西晋宗室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各派互相残杀是常事。而西晋王朝的政权统治势力就这样慢慢衰弱下去。西北少数民族抓住机遇,发起战争,一举南下,并开始在中原地区建立起统治政权。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规模迁徙、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非常值得后人关注。

一、东汉至魏晋西北少数民族大规模迁徙的大趋势

其实,少数民族的迁徙,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后期的发展迁入内陆的规模一直在壮大。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少数民族一直蠢蠢欲动,并以实际行动逐渐向中原地区迁徙。西北少数民族一直是中原内陆统治阶级所忌惮的,他们的势力一再增强,且曾一度威胁到当时其中原王朝的统治。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略,尤其是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他们养的生畜也时有被冻死,而他们也无法出行去觅食。中原内陆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以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奋不顾身的迁往中原内陆。

到了西晋初年时期,可以说那时候从西北迁至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据《晋书·太祖文帝纪》记载,晋初少数民族归附的最高数目是“八百七十余万口”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的口张大的都能塞下个鸡蛋了,因为我感觉这个数据好像有点太过夸张了。少数民族一般人口就不多,也不知道全部少数民族加起来够不够这么多人。但没办法,上面就是这样记载,我也无从得证。但有一点可以坚信,那就是少数民族的势力确实不容忽视,迁入中原的人口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的历史、地理因素

前文也提及过,最终导致少数民族迫切迁入中原的因素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外,还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基本地理知识基础的都知道中原内陆与西北大草原地区最鲜明的划分就是农耕区和畜牧区。

我们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他们以放牧养牛羊为主。说实话,他们也是十分渴望能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但奈何地理条件等因素不允许,西北以大陆季风气候为主,常年干旱、寒冷,更有冻土,耕种条件十分恶劣。

都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因此,耕种条件不足的西北地区,有广袤无垠的草原,水草肥美,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但相比而言,中原地区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富庶的城邑、肥沃的土地都比他们的好百倍千倍,这些对他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他们渴望占领这片土地的欲望日益膨胀,且有势不可挡的趋势。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西北地区的环境日益恶劣,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这更使他们迫切想要寻找一个好去处。从东汉末年开始,我国的气候条件就有变,气温可谓是朝着逐渐变冷的趋势步步紧逼。

而身处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更是艰苦了。气候的变化,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是植被的覆盖范围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他们饲养的牛羊等动物将面临食物不足,而他们也会饿肚子。一个连他们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地方,他们何以会留念,为此,他们一鼓作气,迁至内陆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三、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的历史影响

一次民族的迁移,总会给被迁入之地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内迁也不列外。多民族融汇取其长补其短慢慢的也就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发展。游牧民族世代以游牧为主,他们在饲养、牲畜产品加工、兽医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厉害的经验积累,技术精湛那是不用说的。

在他们的这方面的知识技术普及下,中原地区的牲畜饲养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有就是钢铁冶炼这方面,不得不说,少数民族在在方面的贡献是极大的。灌钢法想必大家都听过,中国早期的炼钢技术一直是非常突出且有名的,更为世界钢铁冶炼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那时候就是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我国的灌钢法更是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聪明的匈奴族和鲜卑族更是利用炼钢技术创造了宿铁刀和百炼钢刀。这些可谓是达到了当时期世界的领先水平,少数民族的智慧可是不容小觑的,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为当时中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

多民族的融合,在许多时候都是利大于弊的。民族的融合带来的也是文化的融合,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民族文化融合也深深包含在其中。民族融合不仅有利于将各民族的创造力、创新力得以充分发挥,还能在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再度激发各民族的创造力、创新力,从而掀起经济文化的浪潮,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鹏立.魏晋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的 历史地理因素及影响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 23 卷第 3 期 2016.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人口流动与迁移专题复习
饮食文化:由分餐到合食,看魏晋至隋唐时期用餐方式的转变
一彪悍民族是汉族分支,在中国称霸几百年,现只剩两万人
我国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