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性与非理性:看得见的东西,未必值得相信

古典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假设,叫做“理性经济人”假设。学过经济学的朋友应该并不陌生。

所谓“理性经济人”,指的是我们个人会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采取行动。数学上,经济学家将其表现为一组效用函数。

之后,经济学家又推导出了一些著名的公理,比如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和一致性。

比方说,如果我对牛奶的喜爱甚于咖啡,那么我在效用上就会把它排在咖啡之前,并赋予它更高的效用值。如果和牛奶相比我更喜欢可乐,那么在可乐与咖啡之间,我也必然更喜欢可乐。

1/5 对理性人的质疑

上述道理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它听起来简直像是废话。然而,它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从未怀疑过“理性经济人”的真实性。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人们才开始质疑,我们是否真如自己想象地那么“理性”。尤其当未来不确定的时候。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就指出,我们的头脑有两种思维方式,它们分别是快思维和慢思维。其中,快思维掌管直觉系统,慢思维负责理性思考。卡尼曼认为,在日常决策中,直觉思维一再影响着人们的行动,从而给我们造成各种偏差。

丹尼尔·卡尼曼

美国报纸上曾刊登过一个著名的投硬币实验。假设给你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就能赢得200美元,反面朝上会输掉100美元。问:你该不该赌输赢?

这里涉及到极其简单的数学计算,因为正反面朝上的概率各为50%,那么你这次赌博的数学期望值应该是:200*50%+(-100)*50%=50元。

理性经济人假设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的数学期望值为正,它就值得我们去做。但投硬币实验的结果却是,有超过60%的人不愿意赌博。哪怕赌一赌的收益显而易见,我们也宁可要确定的收入,也不想要那有风险的200美元。这就是著名的“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在赌场上,当我们已经赢了不少钱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见好就收。但是当我们输了很多钱的时候,更多人就会倾向于冒险再赌一把。很多赌徒就是因此输光了家底的。

在职场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在公司里待得久了,尤其是获得了不错的工资,他就会舍不得离开。即便去别的公司有更广阔的前景,更多人还是愿意呆在原公司里。而且时间越长,跳槽的意愿就越低。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不确定性面前会表现出非理性呢?心理学家指出,这和我们大脑的演化有关。在大脑中,主管直觉的是杏仁体,它的形成要早于主管理性的前额叶皮层。所以在行动中,杏仁体总是率先对人的决策产生影响,心理学将此称之为“错配”。

由于错配,我们的理性思维总是比直觉慢半拍,这是千万年进化的结果。在远古社会,这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因为大自然充满了各种危险,直觉思维有助于我们迅速作出反应,逃脱野兽或者敌人的攻击。

2/5 时间的偏好

除了损失厌恶,人们对时间的偏好也呈现出某种非理性色彩。

比方说,如果你问一个人,让他在今天的9500元和明天的10000元之间做选择,那么更多人会选择今天的9500元。总体而言,在前后收入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明年的收入不如今年的收入。相比将来得到的东西,人们更希望现在就把它拿到手。

说到这,你是否想起了《庄子》里那个著名的“朝三暮四”的寓言。

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他告诉猴子,早上给他们三个桃子,下午给四个。猴子们马上就不高兴了。但只要他把分配方案倒过来,早上给四个,下午给三个,猴子们顿时喜笑颜开。实际上,早上给和下午给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食物的总数是相同的。

两千年前的古人,虽然还没有发明“贴现值”这个概念,但他们早就懂得,为满足当下的欲望而牺牲未来,是人的本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表现其实和猴子差不多。

不少人都会透支信用卡,即便他们的收入并不高,也要不停地买买买。

月薪才几千块的小伙子,会不惜贷款买一辆豪车,从此背负沉重的债务。而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多少姑娘在制定了完善的减肥计划之后,没过几天又开始吃垃圾食品。总之,当下总是存在各种诱惑,吸引着我们满足自己。

伟大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将上述原理归因为“人性的不耐”。费雪甚至认为,穷人之所以不如富人那么有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穷人有了钱马上就花掉,他们没有投资意识,即便有了钱,他们也会挥霍一空。

欧文·费雪

3/5 跟风效应

以上的例子局限在人的个体内,然而,人类的非理性行为还体现在集体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在他的书里提起过一段有趣的往事。

有一次,谢林前往一座报告厅给大家做演讲。当他在侧门候场时,发现所有人都坐在12排以后。他原以为这12排是留给特邀嘉宾的。但实际上并没有,直到演讲开始时,观众仍坐在12排以后,包括哪些后续抵达的观众。

托马斯·谢林

当时大厅里总共有800人,所有人都坐在报告厅靠后的位置,以至于谢林觉得,自己仿佛在河对岸向众人演讲。

事后谢林开始反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显然,大家集体坐在后排,并不是因为讨厌他的演讲,否则他们早就中途离场了。主办方也不可能强制规定大家必须坐在12排以后。

所以,一个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第一个人来的时候就坐在12排,而后来的人则以他为基准,纷纷坐在了这位后来者的后面。这就是所谓的“跟风效应”。

“跟风效应”从本质上也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正如谢林在报告厅里看到的,人们之所以坐后排,仅仅是因为别人也坐在后排。而人们之所这么坐,只是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很孤立。

4/5 群体行为的灾难

但有的时候,跟风效应会给集体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有上下班早高峰开车的经历。高峰期间马路严重拥堵,尤其在高架的上下匝道或者地面的十字路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堵车的呢?车辆剧增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多还是跟人们的开车习惯有关。

比如说,当你看到邻近的车流突然变快时,你下意识的反应,是赶紧把车辆行驶到这跟道上。但问题时,所有和你在同一条车道上的司机都有类似的打算,用不了多久,原本不那么拥挤的车道就会重新车满为患。

实际上,很多交通拥堵,都是由司机的随意变道造成的。当大家都想开快点的时候,反而所有人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学生补课也是跟风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补课,由于担心自己孩子学习跟不上,于是也报了周末的补习班。可一旦所有家长都这么做,补课的效果反而不大了。补课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让孩子脱颖而出,现在大家都在补课,只会让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且白白牺牲了家长的钱财和孩子们的休息时间。

往小的说,跟风效应会造成社会效率低下。往大的说,它会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 。

二战期间,一向以理性自居的德国人,却陷入了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以及对犹太人的无端仇恨之中。在纳粹的宣传鼓动之下,他们自认为从事着一项伟大事业,并将德国拖进战争的泥潭。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东方的日本,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惨遭军国主义洗脑,被送上前线充当法西斯的炮灰。事后想想,这些人的行为真是愚蠢至极。但为什么他们当初会这样呢?

盲目的跟风,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当你周围的所有人都陷入疯狂的时候,你想不疯狂都很难。

5/5 理性人假设过时了吗?

我们已经例举了很多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其实,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理性人”的假设正不断地受到挑战。无论是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还是金融分析师,都在质疑“理性人”的合法性。

据说,在今天的高中课堂,老师们正在教学生什么是“损失厌恶”,什么是“跟风效应”。“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

那么,“理性人假说”是否真的过时了呢?

也许,这篇短短的文章无法讨论如此深奥的学术问题。但相信,从长期来看,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让自己变得尽可能理性。

人类的诸多非理性行为至少告诉我们,保持理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绝对的理性往往是反人性的,你得时刻和你的欲望、潜意识以及各种各样的懒惰作斗争。在佛学中,我们把这些弱点称作贪、嗔、痴。

所谓贪,指的是贪婪。是人总想去贪小便宜,总希望及时行乐。总担心到手的东西会失去。

所谓嗔,指的是冲动。当你周围的人都在高喊口号时,你的情绪也会自然而然被他们带动,从而陷入集体性的疯狂。

所谓痴,指的是执迷不悟。我们因为迷恋眼前的东西,而失去了未来。因为害怕当下的损失,而变得畏首畏尾。在生意场上,我见过很多人由于只会算小账,与更大的成功失之交臂。

所以说,做个理性的人并不容易。他需要你付出很多。眼前的成本和收益当然好计算,可是未来的呢?潜在的呢?需要担风险的呢?马云说,大部分人是因为看见所以才相信。而企业家是因为相信,所以才看见。

人人都看得见的东西,通常并不稀奇。只有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才能走到时代的前列。只有后一类人,才有资格成为企业家。

理性,与其说是人类的自然状态,不如说是一种信念。他需要我们长期地学习,不停地反思,不断去寻找人生的最优解。而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也是我们探索自身能力边界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动物精神呈现的思维错误必将导致非理性的行为
3分钟读完系列——《怪诞行为学1
非理性思维与创新
用理性思维克服劣性情绪
理性人士常会想到的10种非理性想法
我们为什么热爱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