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丸剂

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制剂,一般供口服用。丸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中药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三类。 一般丸剂就指中药丸剂。

第一节 中药丸剂

一、含义、分类与特点

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等辅料制成的球形固体制剂。根据所用赋形剂与制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 ( 中药 ) 等:

1 .蜜丸 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2 .水蜜丸 水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3 .水丸 水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 ( 或以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 ) 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4 .糊丸 糊丸系指药材细粉以面糊或米糊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5 .浓缩丸 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水和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中药丸剂 ( 根据所用粘合剂不同,又可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 。

6 .微丸 ( 中药 ) 将普通的各类中药丸剂制成直径小于 2 .5mm 的小丸,称为微丸 ( 中药 ) ,与下述的西药微丸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

中药丸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其特点在于:作用持久、缓和,比散剂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可通过包衣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防止氧化、变质、受潮;对毒剧、刺激性药物可因延缓吸收而减少毒性和不良反应。但自从片剂、胶囊剂等日益广泛的使用,丸剂的使用范围渐渐缩小,目前西方国家巳很少使用。而我国的丸剂在市售成药中仍占较大比重,《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载中药丸剂 211 种,可见至今仍广为应用。但中药丸剂一般服用量较大,有待于改进。近年来,随着制丸设备、制丸技术的发展和新辅料的开发,中药丸剂的体积可以大幅度的减小,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为了制成缓释、控释制剂,许多西药被制成微丸的形式,从而给中药丸剂这一古老剂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中药丸剂的辅料

中药丸剂的主体由药材粉末组成的,因此,所加人的辅料赋形剂主要是一些润湿剂、粘合剂、吸收剂或稀释剂,从而有助于丸剂的成型。

1 、润湿剂 药材粉末本身具有粘性,故仅需加润湿剂诱发其粘性,便于制备成丸,常用的润湿剂有水、酒、醋、水蜜、药汁等。

(1) 水:此处的水系指蒸馏水或冷沸水,药物遇水不变质者均可使用。

(2) 酒:常用黄酒 ( 含醇量约 12 %— 15 % ) 和白酒 ( 含醇量约 50 %— 70 % ) ,以水作润湿剂粘性太强时,可用酒代之。酒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具有舒筋活血功效的丸剂常以酒作润湿剂。

(3) 醋:常用药用米醋 ( 含醋酸约 3 %— 5 % ) ,醋能散瘀活血、消肿止痛,故具有散瘀止痛功效的丸剂常以醋作润湿剂。

(4) 水蜜:一般以炼蜜 1 份加水 3 份稀释而成,兼具润湿与粘合作用 ( 制成的丸剂即称为水蜜丸 ) 。

(5) 药汁:系将处方中难于粉碎的药材,用水煎煮取汁,作为润湿剂或粘合剂使用,这样既保留了该药材的有效成分,又不必外加其他的润湿剂或粘合剂。

2 、粘合剂 一些含纤维、油脂较多的药材细粉,需加适当的粘合剂才能成型。常用的粘合剂有:蜂蜜、米糊或面糊、药材清 ( 浸 ) 膏、糖浆等。

(1) 蜂蜜:所用蜂蜜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蜂蜜作粘合剂独具特色,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是蜜丸的重要组成之一。作粘合剂使用时,一般需经炼制,炼制程度视制丸物料的粘性而定,一般分为三种:

①嫩蜜:系指蜂蜜加热至 105 ℃ —115 ℃所得的制品,含水量 18 % -20 %,相对密度 1 . 34 左右,用于粘性较强的药物制丸。

②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 116 ℃ —118 ℃出现翻腾着的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含水量 14 % -16 %,相对密度 1 . 37 左右,用于粘性适中的药物制丸。

③老蜜:系指蜂蜜加热至 119 ℃ —122 ℃,出现较大红棕色气泡的制品,含水量 10 %以下,相对密度 14 左右,用于粘性较差的药物制丸。

(2) 米糊或面糊:系以黄米、糯米、小麦及神曲等的细粉制成的糊,用量为药材细粉的 40 %左右,可用调糊法、煮糊法、冲糊法制备。所制得的丸剂一般较坚硬,胃内崩解较慢,常用于含毒剧药和刺激性药物的制丸。

(3) 药材漫膏:植物性药材用浸出方法制备得到的清 ( 浸 ) 膏,大多具有较强的粘性。因此,可以同时兼作粘合剂使用,与处方中其他药材细粉混合后制丸

(4) 糖浆:常用蔗糖糖浆或液状葡萄糖,既具粘性,又具有还原作用,适用于粘性弱、易氧化药物的制丸。

3 .吸收剂 中药丸剂中,外加其他稀释剂或吸收剂的情况较少,一般是将处方中出粉率高的药材制成细粉,作为浸出物、挥发油的吸收剂,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其他辅料的用量。

另外,为了中药丸剂进入人体后的崩解和释放,常用适量的崩解剂,如 CMC 、 CMC — Na 、 HPMC 等等。

三、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

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塑制法和泛制法。

1 .塑制法 塑制法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辅料(如润湿剂、粘合剂、吸收剂或稀释剂 ) 混合制成具可塑性的丸块、丸条后,再分剂量制成丸剂的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物和辅料 制塑性团块 制丸条 分割及搓圆 干燥 质检 包装

塑制法主要用于中药的蜜丸、糊丸及微丸的制备,大生产肘可依次使用捏合机、螺旋式出条机和双滚筒式轧丸机制丸,也可使用具此三种功能的联合制丸机生产。

2 .泛制法 系指药物细粉与润湿剂或粘合剂,在适宜翻滚的设备内,通过交替撒粉与润湿,使药丸逐层增大的一种制丸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药物和辅料 起膜 成丸 盖面 干燥 选丸 包衣 质检 包装

泛制法主要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的制备。手工泛丸可用丸药匾,现已被机械泛丸所替代,常用设备为小丸连续成丸机及包衣锅。现代的包衣,造粒机就是利用了泛制法的基本原理,使物料混合、起模、成丸、包衣、干燥等过程在同一机器内完成,是为制备西药微丸的较佳设备。

四、中药丸剂的质量要求、包装贮藏及实例

1 .质量要求 《中国药典》 ( 一部 ) 附录中的“制剂通则”项下规定了中药丸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

(1) 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尤应细腻、软硬适中。

(2) 水分:取供试晶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 15 . 0 %;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不得超过 12 . 0 %;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超过 9 . 0 %·;微丸按其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

(3) 重量差异:按丸服用的丸剂照第一法检查,按重量服用的丸剂照第二法检查。需包糖衣的丸剂应在包衣前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符合规定后,方可包糖衣,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4) 溶散时限:这是对丸剂特有的检查项目,但是使用的检查检查仪器和方法与检查片剂崩解时限相同。所不同的是判断标准。所谓“溶散”,是指丸剂在试验(水)中溶化、崩散,碎粒全部通过吊篮筛网,或虽未通过筛网但巳软化没有硬的“芯”可作合格论。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 1h 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h 内溶散;微丸的溶散时限按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大蜜丸不做溶散时限检查。

( 5 )微生

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制剂,一般供口服用。丸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中药丸剂、滴丸剂与微丸三类。 一般丸剂就指中药丸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剂学 第十八章-现代中药制剂
(2)中药各种丸剂的概述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剂学:中药丸剂
药丸是如何制成的?
中成药剂型分类
制剂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