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屏风文化的雅趣和传承

  

 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当然不像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坚固、密实。所以为了挡风,古人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就是说屏风有挡风、遮蔽、隔间的功用。后来,屏风逐渐由固定的发展为活动的,功能和式样也不断出现了各种变化。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斧钺”。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屏风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屏风作为中国独有的工艺美术品,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传承历史。

汉代的屏风

汉代,屏风的使用比较普遍,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都设有屏风。种类和形式上较前代有所增改,除独扇屏外,还有多扇拼合的曲屏,也称连屏,或叠扇屏。此时,屏风常与床榻结合使用。如山东诸城汉画像石的屏风,中间放置与之配套的床榻和茵褥。有两面用和三面用的,也有多扇而两面用的。两面用是在床榻后面立一扇,再把一扇折成直角,挡住床榻的一头。三面用是在床榻的后面立一扇,左右各有一扇围住两头,也有多扇两面,即后面由两扇或三扇围护,一扇折成直角,另一扇立在床榻一侧。还有在屏风上安兵器架的。如山东安邱画像石上的屏风,后面右侧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剑等兵器。还有一扇的,放在身后,长短与床榻相等。如甘肃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屏风,屏身不高,属小型屏风。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屏风

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屏风的使用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就连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边侧都附设小型屏风。这类屏风通常为三扇,屏框间用钮连接,人坐席上,将屏风打开,左、右和后面各立一扇。在东晋顾恺之《列女传图》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使用屏风的情景。图中屏为三扇,描绘通景山水。这种三扇屏风,无须另安底座,只须打开一扇,便可直立。这时的屏风,除起陈设作用外,更主要的还是起遮蔽挡风作用。南北朝时,这类屏风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宋、辽、金、元时期的屏风

宋代屏风的方案资料甚少,然而形象资料却很多。如宋代绘画《梧荫清暇图》中的屏风,四边较宽,边框内镶里框,以矮佬和横枨隔成数格,格内镶板,浮雕绦线,屏心描绘山水风景。屏下镶裙板,镂雕曲边竖棂,下有墩子木。李公麟《高会学琴图》中的屏风和范仲淹像中的屏风属同一类型。宽边框,全身素面,不作任何装饰,裙板镂出壶门洞,两侧有站牙抵夹,底座与屏框一木连做。从画面看,都是室外使用的场面。推测这类屏风为纸绢裱糊,重量不会太大。

明清两代屏风

屏风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实用为主,装饰次之。到了明代,屏风不仅为实用家具,更是室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明代屏风可分为座屏风和曲屏风两种。座屏风又分多扇组合和独扇插屏。多扇座屏风由多扇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都用单数。每扇用活榫连接,可以随时拆卸。屏风下有长榫销,插在座面的孔中。底座多为“八”字形,正中一扇较高,并且稍宽一些,两边扇稍向里收,这样屏风就立。

现代屏风

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难把它作为家庭的陈设品,以致其范围逐渐缩小,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场所才有它的身影,如剧院、茶馆、说书场等。近年来,海内外人士又开始对中国的古典家具感兴趣,包括屏风在内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美感正逐步被人们重新认识。

屏风发展至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现在它主要以三种屏风的形式展现出来。一种是明清代发展优化过来的座屏,现在称为落地屏风。它主要有庄严、气派的特点。另外一种是明清时代发展过来的多扇屏风,现在称为折叠式屏风。它的古典特色更为突出。第三种是2006年才设计出的屏风,叫琉璃纱屏风,又叫黑纱绣屏风。它由黑纱绣制成,配以金属外框。适合各种酒吧,娱乐场所装饰用。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效果。现代屏风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为家庭装饰增添了一条靓丽风景图。

      屏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旧时一般由民间手工艺人单打独斗个体生产,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受到诸多局限。时至今日,制作屏风的民间手工艺人几乎绝迹,原有的工艺美术企业生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屏风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鲜有人为。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一景,是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品,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百姓依然可以在国内的大小餐馆和宾馆饭店里看到屏风。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们都会记得,由于改革开放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有支付能力经常进出餐馆,一时间,京城餐馆的餐位紧俏,占位、等位随处可见。为了给某些就餐者创造较好的就餐环境,使用屏风隔开特定的餐桌成为当时一景,这也是今天国内餐馆普遍设有雅间的原始雏形。正是由于餐馆里的屏风逐步升级为今天的雅间,屏风开始淡出百姓的生活,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之外。
    屏风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屏风文化历史非常久远,《物原》就有“禹作屏”之说。以此推算,屏风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周礼·掌次》有“设皇邸”的描写,邸是屏风早期的称谓,邸通常设在天子座后,显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历代皇朝莫不如此。
  屏风除了皇权的象征外,实用性和文化、艺术内涵兼备也是其一大特点。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展障风也”。就是说屏风可以兼作挡风、间隔、遮蔽之用。可见,屏风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室内分割和室内装饰的实用性。《史记·孟尝君列传》记有“孟尝君待客座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可见,屏风是当时记录者的工作必须。而极为讲究的屏风制作工艺和屏风上记录的民俗民风、历史故事,使屏风具有了富贵祯祥、镇宅祛邪、平和性情、江山永固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朝代更迭,带动屏风的发展,屏风的使用范围逐渐广泛。汉唐时期,大户人家凡厅堂必设屏风。屏风的作用也由遮蔽、挡风演变为绚丽多彩的室内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屏风文化达至高峰。《天水冰山录》记载,明代奸臣严嵩的抄家物里,竟有大小各式屏风389件。人们今天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处看到的大量屏风藏品,就是明清时期屏风中的精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多处对屏风的描写。如第七十一回写到贾母80大寿时贾母问: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16家有围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还有大红缎子缂丝屏风“满床笏”。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诗词、绘画中有很多屏风留下的痕迹。五代时期顾闳中所绘长卷《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屏风和床榻将画面分隔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5个场景。由此可见屏风和艺术、文化的紧密关系。


    屏风与漆艺
  从古至今,屏风以漆艺制作的居多,这是因为中国漆艺有着比屏风更长远的悠久历史。中国漆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其工艺品种繁多,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色泽千变万化。
  湖北隋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漆木雕座屏,雕刻有蛇、蛙、鹿、雀等动物以及彩漆描绘的花纹图案。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汉代漆器中,就有足座承托的长方形油漆彩绘屏风。山西出土的北魏时期人物故事彩绘屏风更是图文并茂。不同地点出土的屏风文物都有漆彩绘,这异曲同工之妙,印证了屏风自面世以来就与中国传统漆艺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是传统漆艺中的一个重要产品。

 

 

    屏风的种类
  屏风的种类繁多,一般按形制、题材、材质和工艺划分的居多。古书记载的屏风种类就很丰富,汉《西京杂记》有“赵合德所居昭阳殿中设木画屏风”。《唐书》有“房玄龄集古今家诫书于屏风”。唐代诗人杜牧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清乾隆帝作《穿杨说》一文,对“百步穿杨”成语提出质疑,乾隆帝命工匠制作12扇折屏,亲自将全文538字用墨笔书写于屏风之上。
  按形制划分,屏风有插屏(亦称座屏)、折屏(又称曲屏)、挂屏、炕屏、桌屏(亦称砚屏)。
  按题材划分,屏风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也有将书画装裱于屏面之上或在屏面上直接书法绘画的。此外还有高雅别致的博古屏风,以古香古色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题材,多配以插花,别有一番书卷气,寓意“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屏风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等等。不同工艺制作的屏风各有千秋,玉石镶嵌类层次清晰,玲珑剔透;金漆彩绘类色彩艳丽,灿如锦绣;雕填戗金类线条流畅,富丽堂皇;刻灰润彩类刀锋犀利,气韵浑厚。其中的大类漆艺屏风,一般以松木为胎骨,木性稳定,不易开裂走形。有些高档屏风屏面为髹漆雕画,边框为紫檀、花梨等高档木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史使人明智 |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中国家具的漆木时代
十一款家具还原各朝代老祖宗们的生活
传统家具漆木工艺介绍
寻根海昏侯墓出土家具的文化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