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与西方的第一场战争

        1661年3月(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4月登岛、扎营、筑栅、劝降。5月将领黄安率增援6000余到达。7月击溃荷兰援兵。经过数月的围困,1662年(康熙元年)1月发起总攻,发炮2500弹,毙敌1600余,2月1日荷兰侵台长官揆一签字投降,由此结束荷兰人侵占台湾38年的历史。

 明清交替之际,中国已拥有这样一支步、炮、工、探、信、令、锱重兵种齐备,组织严密、分工协作、进退有序、号令明晰、能攻善战的军队,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标志。

 荷兰是当时欧洲最强的殖民势力之一,而台湾是他们在亚洲最大的根据地,所以这次战争从全球历史的角度来看很值得研究,它叩响着近代社会的大门,触及到全球力量对比。



 

这场战争对于今天来说也具有教育意义,因为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是缘于对西方人来说是神秘的军事传统。荷兰人的武器、战术和后勤保障闻名欧洲,但与中国人相比,荷兰人发现自己望尘莫及。因此,今天中国的军事领导人仍然深受这种传统军事思想的浸润,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西方人总是低估中国的军事,认为中国是一个历来和善的国家,经常被好战的邻居侵犯。大多数西方人甚至认为,中国人虽然发明了火药,但从来不使用在武器上,而只是用来制作鞭炮。事实上,第一批枪炮、火箭和地雷就是中国人制造出来的。在台湾,荷兰人发现自己受到中国火力的压制。荷兰的火炮和手枪闻名全欧洲,荷兰的军火工业是初级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中国对付他们的枪炮却异常有效,中国的炮兵打得又远又准,以至于一位荷兰指挥宫懊恼地写道:“他们让我们自己的人丢尽了脸。”

荷兰以现代军事演习的发明者闻名欧洲。荷兰人的训练方法曾在欧洲广为传播。但是,就在欧洲人发明了新的训练方法时,中国人也在进行一场自己的军事革命,或许应该说“复兴”原有的军事思想,中国战国时代的军队就有难以令人置信的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

然而在中荷战争中,中国人更大的优势在于军事指挥上。军事指挥的灵活、果断、致命则是来自战略、战术思想。中国的军事指挥官善于从两千年的军事思想中汲取营养。

《孙子兵法》,从德国到美国的企业高管们也都读这本书。但多数西方人不知道在孙子之后又出现了多少战略家、战术家和后勤问题专家,他们极大发展了《孙子兵法》。

现在,中国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向现代化,可能正是意识到这种迅速扭转的力量对比,西方专家才敦促华盛顿遏制中国,而且看上去奥巴马总统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转。他的共和党竞争对手也在鼓吹更大规模地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然而,很少会有关于代价更低廉更有效的建议:更多地学习传统的中国兵法和军事思想。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历史影响如此深刻,中国军队的领导人深深懂得本国军事思想的重要,中国军事思想有一条原则:知己知彼,因此他们不仅煞有介事而且诚心诚意地研究西方的克劳塞维茨、马汉和彼得雷乌斯。就像当年郑成功和他的将领们,研究西方一样。

如果西方人不研究中国的军事传统,那么西方将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中荷战争作为欧洲与中国的首次战争,是一个开始学习的好例子。

其实,西方人只靠读中国的兵书,能弄懂中国的军事思想,那是天方夜潭,就是连续两三代人去读也未必能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如果用《孙子兵法》去为霸权主义克敌制胜,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战争,为何感觉只有中国讲究谋略,而外国大多数正面硬刚?
涨知识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
孙子兵法36计(完整版)详解
《孙子兵法》
世界三大兵书分别指哪三部书 它们为何被后人所推崇
世界著名兵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