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状元考1状元面面观
 
全文检索电子版《四部丛刊》,“状元”共有661个匹配。没有发现1处唐人使用“状元”一词的文字出于上述记载之外;“状头”共有45个匹配,其中有1处出自《续幽怪录》卷2《李岳州》条,与《四库》本《太平广记》卷341所载文字有些出入;“榜首”、“榜头”均无匹配;“榜元”仅1个匹配,出《云溪友议》卷上,内容同上述。
全文检索电子版《全唐文》,结果是:
新发现用“状元”1次:卷823黄滔《与杨状头书》:“谨献书状元先辈”,出在唐末。另有两次出卷816白鸿儒写于乾符五年的《莫孝肃公诗集序》,此文颇像宋人口气,疑为伪托,不计。
新发现用“状头”1次:卷823黄滔《与杨状头书》。同卷黄滔《与杨状头赞图启》用过1次,就是上述《黄御史集》卷7那封信,卷768有卢肇《进海潮赋状》,《四库》已收,均不重计。
唐人写公文、书信喜欢用“首冠”一词,《全唐文》中有数十处,但指科第仅3处:卷767沈询《授裴休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判盐铁制》:“早升甲乙,首冠贤良”;卷841裴廷裕《授孙偓判户部制》:“首冠於诸科”;上述黄滔《与杨状头书》:“首冠群彦”。
另外,用“首选”5次,只有1次用于科举,但并非进士科。而使用“甲科”、“上第”的则比比皆是,说明这两个词才适合在严肃场合使用。
手工翻检《全唐诗补编》,也没有唐人使用“状元”及上述几个同义词的新发现。虽然多次出现“状元”一词,但或为编者的语言,或为后人伪托,而原《全唐诗外编》卷13所录郑谷《登第后宿平康里作诗》里有1次,如前述,已被陈尚君先生删除。
翻检《全唐文》、《全唐文补遗》也都没有新发现。
总计,使用“状元”18次,“状头”25次。
虽然这些尚不能囊括全部唐人文籍,但这些数据也可以近似说明“状元”一词在唐代民间其实还不如“状头”一词叫得响、用得多。使用“状元”一词作品最早的是柳珪《送莫仲节状元归省》,可惜他只是戏称或误用。其余都出自唐末(对此,笔者另有《“状元”一词早期使用情形探考》一文讨论)。 唐人作品中使用“状元”一词的频率并不高,只是由于《唐语林》、《唐摭言》、《广卓异记》等记述唐人科举时大量使用“状元”一词,加之后世文人的反复转载,才造成唐人已经普遍使用“状元”一词的错觉。
上述唐人作品中,使用“状头”一词,且能够找到准确时间的,以卢储《催妆》诗最早(对此,笔者亦另有《唐人作品使用“状头”一词情形探考》一文讨论),卢储夺魁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当年即娶了大散文家李翱之女,《催妆》为迎娶时所作。这又说明,“状头”一词见诸文字比“状元”约早30来年。
宋?宋敏求所编《唐大诏令集》中“状元”、“榜元”、“状头”、“榜头”、“状首”、“榜首”等词都一个也找不到,说明唐代官方在诏令、文告中并不使用这些词。五代承唐制,所以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唐会要》、《五代会要》等重要唐、五代史料中都根本找不到“状元”一词。
众所周知,中央政府对于科举资料是自晚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开始注意搜集并保存的,但是,後晋刘昫所撰的《旧唐书》却还是没有《选举志》,有关科举的事项只有两段话附在《职官志》里,其中一段如下:
有唐已来,出身入仕者着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次以流外入流……诸秀才出身: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从九品上。明经出身: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从九品上。进士、明法出身: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若通二经已外,每一经加一等。(卷42,《职官》1)
可见那时政府并不注重进士的具体名次,正式文件只大致分为两等:甲第、乙第。
唐代状元在新、旧《唐书》中均有传记的只有16人:王维、孔纬、孔敏行、李固言、李程、陆扆、柳璟、柳公权、张又新、常衮、郑颢、徐晦、崔元翰、崔昭纬、崔液、贾餗。仅在《旧唐书》里有传记的2人:张正甫、裴俅(附裴休传后);仅在《新唐书》里有传记的5人:王源中、韦瓘、苏检、孙偓、杨凝。3者去其重共23人。这些人的传记无一例外的是,介绍出身时都没指出过是状元,或进士第一名,多数都只说“及进士第”、“进士擢第”、“擢进士第”或“擢进士”、“举进士”、“第进士”等。《旧唐书》仅《李固言传》说:李固言“登进士甲科”。而《新唐书》则有“擢进士甲科”(《李固言传》)、“及进士高第”(卷175《张又新传》)“举进士、博学宏辞、贤良方正皆异等”(卷203《崔元翰传》)、“举进士高第”(卷179《贾餗传》)等记载。 中期“状元”一词被官方认可并采用但未作界定

《太平广记》使用“状元”一词35次,其中注明出自唐人笔记的仅3次,其余均出于五代,其中出王定保《唐摭言》31次,出王仁裕《玉堂闲话》1次。这说明“状元”一词在五代已经用得较普遍了。王定保为唐末进士,在南汉官至宰相;王仁裕在五代时也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官僚,先后仕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尚书、太子少保,可谓五朝元老。他们都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状元”一词,说明此词已经得到社会上层的普遍认可。这为日后的官方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龚鼎臣《东原录》载:“吕蒙正自仆射乞出,得判河中府。太宗曰:‘卿状元及第,朕用卿作宰相,今日可谓荣归乡里。’”又载:“仁宗许将来直就御试,徐曰:‘令夺状元也。’宋公序时亦预进呈,退谓同列曰:‘将来好状元。’或问:‘何以知之?’曰:‘金口宣谕如此,故知此状元定矣。’宋丞相旧名郊,第一人及第。或以名谮之,即更名庠。时叶道卿犹外补,寓书戏问曰:‘某当年状元名郊,今名庠何许人也?’”龚鼎臣(1010~1086年),字辅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曾任起居舍人之职。可以成天跟皇帝及重臣打交道,这些记载应该是可靠的,
又,宋?王得臣《麈史》卷一载:“上曰:‘然!借如郑獬作状元,满庭称善。”;卷二载:“神文重于选士。皇祐五年廷试,既考定,前一日取首卷焚香祝之曰:‘愿得忠孝状元。’洎唱名,乃郑獬也。故郑谢启曰:‘何以副上心忠孝之求?’”《四库提要》称《麈史》“凡朝廷掌故、耆旧遗闻,耳目所及,咸登编录。其间参稽经典,辨别异同,亦深资考证,非他家说部惟载琐事者比……于当时制度及考究古迹特为精核。”可见这些记载也是可信的。
以上引文似乎可以表明,自宋太宗时期起,“状元”一词已经成了君臣之间的常用语。
《广卓异记》卷19谈唐代科举频繁使用“状元”一词,一再指出“右按《登科记》”,《新唐书》无《登科记》其书,而《宋史》则载有“徐锴《登科记》十五卷,乐史《登科记》三十卷,《登科记》一卷,《登科记》二卷(起建隆至宣和四年)……”可见《广卓异记》中的“状元”一词并非唐人所用。
官修史书中最早使用状元一词的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1019-1086)的《资治通鉴》。他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从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开始直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一共花了19年才完成,两年后,司马光逝世。605年进士科创立,至此479年。
其卷253最早使用状元一词(仅此一次)。在广明二年(881年)二月的记事中插叙唐僖宗:
善击毬,尝谓优人石野猪曰:“朕若应击毬进士举,须为状元。”对曰:“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上笑而已。
僖宗李儇兄弟8人,他是老五,受封晋王。公元873年,懿宗病死,他被宦官刘行深、韩文约立为皇帝,当时只有12岁。一个孩子能干什么?政事都由宦官和朝臣处理。少年继位的唐僖宗多少有点痴呆,一味贪玩,不安心在宫中,常到兄弟们的王府中戏耍,爱斗鹅,使得鹅价上涨到50万钱一只。
僖宗说话这年20来岁,他使用状元一词只是开个玩笑,并非谈论科举之事,但是他所说的“状元”就是指的进士第一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有近似的一段话:
僖宗皇帝好蹴毬、斗鸡为乐,自以能于步打,谓俳优石野猪曰:“朕若作步打进士,亦合得一状元。”野猪对曰:“或遇尧、舜、禹、汤作礼部侍郎,陛下不免且落第。”帝笑而已。
《北梦琐言》所载多被《太平广记》采用,《资治通鉴》或即改编此段记载。
《资治通鉴》卷294也出现过“状头”一词,也仅此一次。
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
这是说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主刘鋹的。这个人出奇的荒淫残暴,只要是能谈得上话、打算用的人,不管什么人都要先阉割了再用,包括“状头”。这里“进士状头”也显然就是进士第一名了。前述可以进一步说明,唐朝政府根本不重视具体名次,大不了只偶尔强调一下某人名次居前。政府不看重具体名次,写史书所依据的相关原始记载当然就不会特意强调具体名次。
五代状元在新、旧《五代史》中均有传记的只有王朴和扈载。
王朴……汉乾祐中擢进士第”(《旧五代史》卷128)、
扈载,少好学善属文,赋、颂、碑、暂尤其所长,广顺初随计于礼部,文价为一时之最,是岁升高等。(同上,卷131)
扈载……广顺初举进士高第。(《新五代史》卷31)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同上)
另有后汉状元王溥的传记在《宋史》里,后唐状元王彻的简况则附在《宋史?王祐传》中:
王祐……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宋史》卷269)
王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同上,卷249)
可见,直到宋初,都跟唐代一样,政府仍不关注进士的具体名次。
“状元”一词的创造,说明民间对于进士名次的关注要比政府早得多。这个词创造出来之后,很长时间内也只在民间随便用,并不是政府的诏令用语。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都没在意具体名次,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只将新进士简单分为甲、乙两等。民间怎么称呼,那是民间的事。对于“状元”一词,中唐的韩愈、柳宗元这些文章高手都比较谨慎,从来没有用过,后来的李翱、杜牧等人也没用过。
《唐大诏令集》中倒是发现其卷49《裴休平章事制》和卷52《孫偓判户部制》各用“首冠”一词1次,《全唐文》中都有。《四库全书》中“首冠”的匹配共552个,这个词有多种含义,属唐人著作(见于《唐文粹》及《文苑英华》)指称科第名次的共7处。另有《玉泉子》使用3次;《因话录》(唐?赵璘撰)卷3、《毘陵集》(唐?獨孤及撰)卷20各1次;《太平广记》卷182将《玉泉子》的3次都转引了,不过其中1注“出《芝田录》”,当是《芝田录》记录在先。
《全唐文补遗》第六集载《唐故范阳卢氏(轺)荥阳郑夫人墓志铭》中提到郑夫人的长兄郑颢“廿六首冠上第”。《四部丛刊》则不见有“首冠”的匹配。
从具体使用情况看,单用“首冠”或“首冠上第”是指进士第一,有时指别的第一,则后面带上科目,如“首冠贤良”、“首冠贤能”等。“首冠”一词可以进入诏令和墓志,而“状元”一词则不行,《全唐文补遗》中涉及科举,经常使用“甲科”、“上第”、“高第”等词,也不用“状元”一词,更说明在唐代“状元”一词还是个不能在严肃场合使用的民间词。
现在有些人只要找到文字依据,有古人称过某人是“状元”的,就真的当作状元来纪念,这是颇不严肃的。还有人根据唐、五代时期民间称某人为“状元”,就按照明清时期的惯例信口开河地演义成某皇帝“钦点”某人为“状元”,这就更不严肃了。
状元系列著作:唐
喜欢分享
从理论上讲,指称进士第一名,“状元”、“榜元”、“状头”、“榜头”、“状首”、“榜首”是同义词,民间可以随便用。唐代民间口头怎样使用当时没人注意,现在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四库全书》(含《全唐诗》)、《四部丛刊》所收唐代文籍单行本、《太平广记》等类书等所引唐人笔记小说,以及《全唐文》、《全唐文补遗》、《全唐诗补编》等,得到一个近似印象。检索发现各词使用频率有很大差别。检索《四库》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状首”,单行本与《说郛》本《前定录》(唐?钟辂撰)相应处都用1次,但《太平广记》卷154引录这段文字时相应处“状首”改成“状元”了,《太平广记》引文有错。
二、“榜首”,单行文籍未用过,《太平广记》卷155引《蒲录纪传》(或即《补录记传》之讹,当为唐人著作,作者无考)用1次,卷278引《续定命录》(唐?温奢撰)用1次。共2次。
三、“榜头”,单行文籍未用过,《太平广记》卷277引《定命录》(唐?吕道生撰)用1次;贾岛《长江集》卷六(又见于《全唐詩》卷573)《贈友人》末句“名近榜头排”、《万首唐人绝句》卷38赵嘏《赠张濆榜头被驳落》(又见于《全唐诗》卷550)各用过1次。共3次。
四、“榜元”,《玉泉子》(唐?无名氏撰)、《云溪友议》(唐?范摅撰)各用1次;《太平广记》2次,1出《玉泉子》,1出《云溪友议》,均跟单行本相重。去其重,共2次。
五、“状元”,《奇闻录》(唐末无名氏撰)1次(见《说郛》卷117下);《天玉经》(杨筠松撰,唐末人)卷1?内传上2次、卷3?内传下2次;《说郛》所收《北里志》(唐?孙棨撰,大中以后人)6次(《唐语林》引《北里志》用3次,全同《说郛》本,不重计);《卢氏杂说》(唐?卢言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181);《芝田录》(唐?丁用晦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182,《玉泉子》单行本也有同样一段话,《玉泉子》要晚于《芝田录》,故计《芝田录》);李涪(唐末人)《刊误》卷上《座主当门生拜礼》用“状元”一词1次,《全唐诗》卷566柳珪《送莫仲节状元归省》、卷667卢嗣业《致孙状元诉醵罚钱》(作于878年)、卷690张曙《下第戏状元崔昭纬》(作于882年)各用“状元”1次,这些诗题是否作者原拟,难以考究,姑且计上。共17次。
另外《云仙杂记》卷1引《三峰集》用过1次,《四库全书总目》卷140认为此书为宋人伪托,不能算唐人作品,不计;《太平广记》卷154引《前定录》《陆宾虞》条用“状元”1次,但单行本及《说郛》本《前定录》有相同一段,相应处“状元”均为“状首”,《太平广记》引文有误,不计。
六、“状头”, 《逸史》(大中时人作)3次(见《太平广记》卷180),《芝田录》1次(见《太平广记》卷182),《玉泉子》1次(另有3次文同上述《逸史》、1次文同上述《芝田录》,均不重计),《桂林风土记》(唐?莫休符撰)1次,《前定录》1次(见单行本、《说郛》本、《太平广记》卷154),《野史》(唐?沙仲穆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155、《玉芝堂谈荟》卷5;《唐阙史》卷下有相同记载,当转录自《野史》,不重计),《酉阳杂俎续集》(唐?段成式撰)1次(见单行本、《太平广记》卷155、《蜀中广记》卷73),《乾(月巽)子》(唐?温庭筠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179),《传奇》(唐?裴铏撰)1次(见《类说》卷32),《卢氏杂说》2次(见《类说》卷49及《天中记》卷38);《抒情诗》(唐?卢瑰编)3次(见《太平广记》卷181);《续玄怪录》(唐?李复言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341);《续定命录》3次(《预定状头》条见《山堂肆考》卷165;《韦词》条见《太平广记》卷278);《感定录》(唐?钟辂撰)1次(见《太平广记》卷155);《黄御史集》(唐?黄滔撰)卷7(书信)有一篇题为《杨状头(赞图)》1次;卢肇《进海潮赋状》(见《唐文粹》卷5及《海塘录》卷19)1次;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见《全唐诗》卷707)1次。《全唐詩》卷369卢储《催妆》1次,已含在上述《抒情诗》中,不重计。共24次。
从这些查询结果可以看出,唐人更喜欢用“状头”一词,而“状元”一词反而用得少些。偶尔也用“榜首”、“榜头”、“榜元”、“状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状元”一词起源
唐代“连中三元”者
古籍E书第53页
唐代河南于氏家族文学缉考
状元,会元,解元,进士,贡生,举人,秀才,一次性教你分清楚!
【全唐文】一千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