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状元考9——宋代状元1宋代列表
 
西历 中历 姓名 生卒年 籍贯 备注
960年 建隆 元年 杨砺 930年 -999年 京兆
961年 建隆二年 张去华 938年 -1006年 开封 襄邑
962年 建隆三年 马适 九江 湖口
963年 建隆四年 苏德祥 青州
964年 乾德 二年 李景阳
965年 乾德三年 刘察
966年 乾德四年 李肃 开封府
967年 乾德五年 刘蒙叟 宁陵
968年 乾德六年 柴成务
969年 开宝 二年 安德裕 940年 -1002年 河南 人 子安守亮 后亦中状元。
970年 开宝三年 张拱
971年 开宝四年 刘寅
972年 开宝五年 安守亮 河南 人 父安德裕 亦曾中状元。
973年 宋准
975年 开宝八年 王嗣宗陈识 同时交卷,后以摔角 分胜负。
977年 太平兴国 二年 吕蒙正 河南 洛阳
978年 大平兴国三年 胡旦 滨州 渤海
980年 太平兴国五年 苏易简 958年 -996年 梓州 铜山
983年 王世则
985年 雍熙 二年 梁灏 963年 -1004年 郓州 须城 人 子梁固 后亦中状元。
988年 端拱 元年 程宿
989年 端拱二年 陈尧叟
992年 孙何 三元及第
998年 孙仅
999年 孙暨
1000年 陈尧咨
1002年 王曾 三元及第
1005年 李迪
1008年 大中祥符 元年 姚晔
1009年 大中祥符 二年 梁固 985年 -1017年 郓州 须城 人 父梁灏 亦曾中状元。
1011年 大中祥符四年 张师德
1012年 大中祥符五年 徐奭 福建 瓯宁
1014年 大中祥符七年 张观
1015年 大中样符八年 蔡齐
1019年 天禧三年 王整
1024年 天圣 二年 宋庠 连中三元 。原取宋庠弟宋祁 为第一,因“长幼有序”而改取宋庠。
1027年 天圣五年 王尧臣 1003年 -1058年 应天府 虞城
1030年 天圣八年 王拱辰 1012年 -1085年 开封 咸平
1034年 景祐元年 张唐卿 1010年 -1037年
1038年 宝元元年 吕溱
1042年 杨寘 三元及第 。原为第四,但因第一的王安石 文章犯颜,第二、第三的王圭韩绛 已有官职而改擢杨寘。
1046年 庆历六年 贾黯 1022年 -1065年
1049年 皇祐 元年 冯京 1021年 -1095年 江夏郡 咸宁连中三元
1053年 皇祐五年 郑獬 1022年 -1072年
1057年 嘉祐 二年 章衡 1025年 -1099年 福建 浦城 人 奸臣章惇 之侄。
1059年 嘉祐四年 刘辉 本名“刘几 ”,因得罪主考官欧阳修 而改名“刘辉”应试。
1061年 王俊民
1063年 嘉祐八年 许将 福建 闽县
1065年 治平 二年 彭汝砺 1042年 -1095年 饶州 鄱阳
1067年 治平四年 许安世 1040年 -1084年 开封 襄邑
1070年 熙宁 三年 叶祖洽 福建 邵武
1073年 熙宁六年 余中
1076年 熙宁九年 徐铎 1051年 -1105年 福建 莆田 人 当年的武状元是同样来自莆田的薛奕,宋神宗因而题诗“一方文武魁天下”。
1079年 元丰 二年 时彦
1082年 元丰 五年 黄裳 1044年 -1130年 福建 延平
1085年 元丰八年 焦蹈 状元及第后6日急病而死。
1088年 元祐 三年 李常宁
1091年 元祐六年 马涓
1094年 绍圣元年 毕渐
1097年 绍圣四年 何昌言
1100年 元符三年 李崟
1103年 崇宁 二年 霍端友
1106年 崇宁五年 蔡薿
1109年 大观 三年 贾安宅 1088-? 湖州 乌程
1112年 政和二年 莫俦
1115年 政和五年 何栗
1118年 重和 元年 王昂
1121年 宣和 三年 何焕
1124年 宣和六年 沈晦
1128年 建炎 二年 李易 ?-1142年 江都南宋 首位状元。
1132年 绍兴 二年 张九成 1092年 -1159年 河南开封
1135年 绍兴 五年 汪应辰 1118年 -1176年 江西玉山
1138年 绍兴八年 黄公度 1109年 -1156年 福建 莆田
1142年 绍兴十二年 陈诚之 福建 闽县
1145年 绍兴十五年 刘章
1148年 绍兴十八年 王佐
1151年 绍兴二十一年 赵逵
1154年 绍兴二十四年 张孝祥
1157年 绍兴二十七年 王十朋
1160年 绍兴三十年 梁克家 福建 泉州
1163年 隆兴元年状元 木待问
1166年 乾道 二年 萧国梁 福建 永福
1169年 乾道五年 郑侨 福建 永福
1172年 乾道八年 黄定 福建 永福
1175年 詹骙
1178年 姚颖
1181年 黄由
1184年 卫泾
1187年 王容
1190年 余复 福建 宁德
1193年 绍熙 四年 陈亮 1143年 -1194年 浙江 永康
1196年 庆元 二年 邹应龙 1172年 -1244年 福建 泰宁
1199年 庆元五年 曾从龙 福建 晋江
1202年 嘉泰 二年 傅行简
1205年 开禧 元年 毛自知
1208年 嘉定元年 郑性之 福建 侯官县
1211年 赵建夫
1214年 袁甫
1217年 吴潜
1220年 刘渭
1223年 蒋重珍
1226年 王会龙
1229年 绍定二年 黄朴 福建 侯官
1231年 绍定四年 林壮行 福建 闽县
1232年 徐元杰
1235年 端平 二年 吴叔告 1193年 -1266年 福建 莆田
1238年 周坦
1241年 徐俨夫
1244年 留梦炎
1247年 张渊微
1250年 方逢辰 右足跛、左目眇
1253年 姚勉
1256年 宝祐 四年 文天祥 1236年 -1283年 吉州 庐陵宋末三杰 之一。元世祖 爱其才欲招降以为相,文天祥峻拒并从容就义。
1259年 开庆 元年 周震炎 原取林公一 ,但周震炎因为权贵丁大全 的亲信而抡元。
1262年 景定 三年 方山京 浙江 慈溪
1265年 咸淳 元年 阮登炳 福建 宁德县人,一作平江府长洲县人
1268年 咸淳 四年 陈文龙 1232年 -1277年 福建 兴化 莆田
1271年 咸淳七年 张镇孙 1238年 -1278年 广东 南海
1274年 王龙泽
毕渐官职不高,在宋代湖北的几位状元中影响最小,《宋史》无传,其它相关资料也颇稀少,目前所见各种研究状元生平的书籍所提供的信息都很有限。现辑录闻见所得,公之同好。

一 核心史籍零星资料

(一)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岳麓出版社,1991) 卷第八十三:

绍圣元年……三月……丁酉,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九百七十五人及第、出身。时考官取进士答策者,多主元祐。及杨畏覆考,乃悉下之,而以主熙、丰者署前列,拔毕渐为第一 。①自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遂变矣。

——第二册第41页

卷第八十六:

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庚子朔

癸卯,命御史检点三省、枢密院,并依元丰旧制。

…………

戊午,通判潭州毕渐言:“应元祐中诸路所立碑刻纪事等,请悉令碎毁。”从之。

——第二册第80页

卷第八十七: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

…………

丙戌,祔二后神主于太庙。朝请郎梁宽言:“绍圣之初,奸臣特进,是时不唯朝士革面迎合,虽田舍书生,亦怀观望捭阖之术。举人毕渐,廷试对策,欲附会时流以规上第,其言语不顾轻重,有伤事体,传播四夷,所损不细。又如方天若对策,以不诛南窜大臣家属为恨,以不没元祐公相家资为惜。天若,闽中匹夫,于元祐大臣有何宿憾!特以蔡卞用事,欲复其平日私仇。天若者,卞之门人也,鹰犬效力,仆妾事人,其言何所不至!伏见将来科诏不远,欲乞下礼部司,每遇廷试,戒应举人立为法,无得狂妄,不答所问。有违此者,罪在考官,然后罢黜此流,所贵少厚风俗。”

——第二册第95页

(二)《宋史》(元·脱脱,揭徯斯,张起岩,等编. ,中华书局,1877.)

卷355·《杨畏传》

宣仁后崩,吕大防欲用畏谏议大夫,范纯仁以畏非端士,不可,大防乃迁畏礼部侍郎。及大防为宣仁后山陵使,畏首背大防,称述熙宁、元丰政事与王安石学术,哲宗信之,遂荐章惇、吕惠卿可大任。廷试进士,李清臣发策有绍述意,考官第主元祐者居上,畏复考,悉下之,拔毕渐以为第一。

——总第11183页

卷390·《家愿传》

家愿,字处厚,眉山人……弱冠游京师,以广文馆进士登第,时绍圣元年也。廷策进士,中书侍郎李清臣拟进策问,力诋元祐之政,愿答策惟以守九年之所已行者为言。时门下侍郎苏辙尝上疏辨策问,举汉武帝事,触上怒待罪,愿未及知也,因见辙,诵所对,惊喜曰:“故人子道同志合,犹若是也。”杨畏覆考,专主熙宁、元丰,取毕渐为第一,愿遂居下第。辙寻出守汝,而国论大变矣。
(一)湖北旧闻录(清·陈诗编纂,皮明庥,李怀军标点, 张德英,皮明庥校勘,武汉出版社,1989)(第六册)卷37·文献四:

毕渐,字之进。潜江人。

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 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赠之,多所奖借,其诗曰: “儿童闻说子山名,将谓先生是故(“故”应为“古”——笔者)人。海上偶经仙洞府,岩前犹见玉精神。南华久彻逍遥梦,兜率重来自在身。携得新诗天上去,不教辜负到全闽。”(《扪虱新语》)。

岘山(《方舆纪要》云:在襄阳县南七里——笔者)题名:毕之进、代归、贺君仪、赵德麟、李仲益、马汝楫、董君序、魏道辅、周共(“共”应为“恭”——笔者)叔同饯,绍圣丁丑二月五日(《湖北金石存佚考》)。

周行巳(“巳”应为“己”——笔者)①《送毕之进状元》作:“毕髯奇男子,未识已心与。献策集英殿,脱略独豪举。二年襄阳幕,归舟岘山渚。同事三日留,时时作险语。隆准帝王孙,萧然好风度。诗书百万卷,胸中莽回互。平生苏惠州,气慨颇自许。人生艰难际,政可观出处。二子经济才,用之则为虎。髯公且为客,王孙且为主。明朝各天涯,歌眉为谁妩。舵师挽舟去,回首空南浦。其笑参军强,参军定强否。”(《浮址集》②)

——总第 1479页

(二)《荆州府志》 (清·倪文蔚等修,清·顾嘉蘅等纂,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六年刻本影印), 1970) 卷七《古迹》(墓附):

毕状元墓,在城北二十里。渐本潜江人,绍圣元年进士第一,为膳部员外郎,出知江陵府,卒官,葬此。

——总第89页

(三)《潜江县志》(清·史志谟续纂,台北成文出版社(据光绪五年刻本影印),1970)

卷十三《选举·上》:

毕渐 状元,祀乡贤。

——总第893页

卷十五《人物志》:

毕渐,宋绍圣初状元,为膳部员外郎,出知荆南府事。以文学致身,刚介自立,时人以其典乡郡,荣之(《一统志》)。元祐八年廷试进士,李清臣发策主复丰熙法,苏辙廷诤几得罪,赖范纯仁免。及进士对策,考官是元祐者最等。礼部侍郎杨畏复试悉下之,拔毕渐第一,遂以是年为“绍圣”元年(《宋史》)。明初祀乡贤。

按:宋乾德初升安远镇为潜江县,属荆湖北路。潜固江陵旧地也。渐守荆州,卒于官,墓亦在江陵界。惟状元坊、毕家楼在县治儒学东南,明万历初毁于火。今尚存其名。



康熙七年,王侯子旦为潜令,痛前贤湮没不彰,于九年编审时,易坊厢里为毕公里,使后人口毕公不休,其与郑公乡、苏公堤并著之义欤?

——总第1017页

卷十九《艺文志》

《赠南华翁林子山》 毕渐

儿童闻说子山名,将谓先生是古人。海上偶经仙洞府,岩前犹见玉精神。南华久彻逍遥梦,兜率重来自在身。携得新诗天上去,不教辜负到全闽。

按:陈子兼《扪虱新语》载: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年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赠此篇。人言毕状元眉目如画,诗词亦自清拔。今《青琐集》中多载当时诸公赠林子山诗,而独无此诗,故记于此,以补《青琐》之阙。公,潜人也。自潜为新邑,旧牒散亡,公之文行遂略不可考,爰搜别帙得此篇,亦邓林之一枝云。

——总第1236-1237页

①周行己(1067-?)字恭叔,人称浮沚先生。17岁入太学,元祐六年(1099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州学教授等职。回乡后在永嘉县城松台山附近创建浮沚书院。 从元丰末年至元祐年间,与周行己一起在太学读书的永嘉人有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蒋元中、沈彩行、戴述、赵霄、张恽共9人,号称“永嘉元丰九先生”。周曾师事程颐,有人称其为永嘉学派的创始人。《宋史》载有《周行己集》19卷;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收录其《浮沚集》8卷,197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曾据此出版。

②应为《浮沚集》。

(一)《能改斋漫录》(宋·吴曾撰,载《笔记小说大观》第8册,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卷十八

状元毕渐,有恶之者,于《登科记碑》上,刊去水旁。其第二名曰赵稔。未几,赵稔有罪伏诛。方悟“毕斩赵稔”之谶。

——载《笔记小说大观》第8册299页

(二)《宋诗纪事》(清·厉鹗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卷34

《扪虱新语》云:毕状元渐使福建日,尝按部过罗原,时南华翁林子山致仕居南华洞,年已八十余,以诗迓之,有“当年春榜首传名,对御如君有几人”之句。毕公和之,多所奖借。

——第二册总882页

(三)《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禾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

毕渐,[宋]潜江人,绍圣中进士第一。为膳部员外郎。出知荆南府事。以文学致身,刚介自立,为时所称。

——1013页
(一)《中华印刷通史·古代篇》(李兴才,张树栋,庞多益等编,[DB/OL] . 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g-history/gb_9/07_3.htm. )第七章第三节《报纸的雕版印刷》:
宋代还发明了 用蜂蜡和松香熔合涂布于木板之上制成的“蜡版”印刷。宋朝何薳的《春渚纪闻》记载了 宋 朝绍圣元年(1094年)科举过程中的一件事:“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 于传报,经蜡版刻印。渐字所模,点水不着墨,传者厉声呼之:‘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 识者皆云不详。而后谂以谋逆被诛,则是毕斩赵谂也。”这件事发生在当时的京城开封。古代人对科举十分重视,在科考结果公布之前,为了传报迅速,早有人将蜡版准备好,一经 宣布,立即在蜡版上刻字、印刷。为了求速则忽视了质量,将状元毕渐中“渐”字三点水漏 印了,结果出现了宣报人大声宣读“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的奇闻,闹得人们都觉得莫明其 妙。事也凑巧,后来这第二人赵谂真的因叛逆而被斩,应了宣报人按蜡版印刷的那句“状元 毕斩赵谂”的错话。这件事被号称韩青老农的何薳先生记载了下来,为后世留下了宋朝曾 用蜡版印刷类似于今日“号外”的小报的历史资料。
(二)《宋史演义》(清·蔡国藩编,[DB/OL]. www.shulu.net/gd/songshi/045.htm . )第四十五回《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哲宗接阅奏章,竟勃然大怒道:“辙敢比先帝为汉武么?”我谓神宗尚不及汉武。言下即欲逐辙。辙下殿待罪,众莫敢救。范纯仁从容进言道:“武帝雄才大略,史家并无贬词,辙引比先帝,不得为谤。陛下甫经亲政,待遇大臣,也不当似奴仆一般,任情呵斥。”正说着,有一人越次入奏道:“先帝法度,都被司马光、苏辙等坏尽。”纯仁视之,乃是新任尚书左丞邓润甫,遂抗声道:“这话是说错了。法本无弊,有弊必改。”哲宗道:“秦皇、汉武,古所并讥。”纯仁便接奏道:“辙所论是指时事言,非指人品言。”哲宗颜色少霁,乃不复发语,当即退朝。辙前时曾附吕大防,与纯仁议多不合,至是方谢纯仁道:“公乃佛地位中人,辙仗公包涵久了。”纯仁道:“公事公言,我知有公,不知有私。”名副其实,是乃谓之纯仁。辙又申谢而退。越日,竟下诏降辙官职,出知汝州。
及进士对策,考官评阅甲乙,上第多主张元祐。嗣经杨畏复勘,悉移置下第,把赞成熙丰的策议,拔置上列。第一名乃是毕渐,竟比王、吕为孔、颜,仿佛王、吕二人的孝子顺孙。自是绍述两字,喧传中外,曾布竟用为翰林学士,张商英进用为右正言。未几,即任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既相,奸人当道,还管什么时局?什么名誉?贬苏轼知英州,寻复安置惠州。罢翰林学士范祖禹,出知陕州。范纯仁当然不安,连章求去,也出知颍昌府。召蔡京为户部尚书,安石婿蔡卞为国史修撰,林希为中书舍人,黄履为御史中丞。先是元丰末年,履曾官中丞,与蔡确、章惇、邢恕相交结。惇与确有所嫌,即遣恕语履。履尽情排击,不遗余力,时人目为四凶,因被刘安世劾奏,降级外调。惇再得志,立即引用,那时报复私怨,日夕罗织,元祐诸君子,都要被他陷入阱中了。去恶务尽,元祐诸贤,不知此义,遂致受殃。
宋代湖北状元毕渐生平资料辑录(五)

综合上述种种记载,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毕渐(1055?-1125年?)字之进,潜江(今湖北潜江县)人。绍圣元年(1094年)在进士考试中夺魁,四年(1097年)在襄阳岘山题名,此前在襄阳当过两年幕僚(离任时两个儿子已成人,并表现出经邦济济之才,毕渐当有40岁左右)。一起饯别题名的有:代归、贺君仪、赵德麟、李仲益、马汝楫、董君序、魏道辅、周恭叔(即周行己)等人,周行己写诗相送。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在潭州通判任上提出碎毁元祐年间碑刻的建议,被采纳(此际64岁的苏轼在儋州贬所)。后来,曾出使福建,与南华翁林子山互有赠答;在朝,任膳部员外郎,最后即以此衔出知荆南府,卒于任。
毕渐隆准、有髯,眉目如画;善谈,能诗,当时有一定名声。
政治上倾向于丰、熙,参加殿试时有意迎合“绍述”派,并因此被列名第一。这种做法事后受到指谪。入仕后仍然坚持绍述派主张,所提碎毁元祐年间碑刻的建议被采纳后,对打击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代表的元祐臣僚起过推波助澜作用。因此,自南宋至整个元代对他评价都不高,至明初方得以祀乡贤,清康熙年间进一步将其里改为“毕公里”。
不止一种记载提到毕渐曾出守荆南府,而均未言有何政绩,说明其作为不突出;《宋史》无传,相关记载也很少,可见影响较小。


科举奇闻
喜欢分享


荆州附近有“毕状元墓”,而“状元坊”、“毕家楼”在旧潜江县治儒学东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车岗绍芳堂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四十八卷
(497)明朝嘉靖状元进士录
城南“状元传说”弄错了几百年秦桧从未中状元
三苏轼与临济宗禅僧尺牍考辨
“状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