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是叙利亚与以色列接壤的一个地区,位于约旦河谷地东侧,最高处海拔2724米,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战略要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至21世纪初,双方在戈兰高地划有非军事区。


下辖地区: 库奈特拉(省会),卡茨林(以色列占领区行政中心),19个莫沙夫村社,10个基布兹村社,4个德鲁兹人村镇 人口: 38,900 (2005年,以色列占领区内),79,000 (2005,叙利亚控制部分) 著名景点: 迦姆拉古城保护区,吉尔加巨石阵,乌姆卡那提遗址,尼姆罗德堡垒,哈马特加德尔泉,希珀斯古城

联合国维和人员在戈兰高地遭扣押:派驻戈兰高地的4名联合国维和人员7日突然遭到武装人员扣押,联合国秘书长对此予以强烈谴责。联合国方面正在积极营救,争取他们早日获释。戈兰高地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站在戈兰高地的顶端俯瞰四周,可将整个以色列北部平原尽收眼底。同时,以色列国内使用的40%的水源都来自这里。更新时间:2013-05-08 13:40:55


精彩点评

叙以谈判的焦点表面上是戈兰高地,实际上却是淡水资源。长期以来,尽管以色列同意归还全部戈兰高地,但坚持不让叙利亚染指太巴列湖。而叙利亚在谈判中要求恢复1967年战争前的状况,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制水权。


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地东侧。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154平方公里(也有报道称为1176平方公里),东到鲁卡德河、南到亚尔木克河、北到赫尔蒙山东坡,其西南临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最高处海拔2724米。

戈兰高地南部为农耕区,北部的谢赫山麓为林木和灌丛所覆盖的牧场。居民约15000人,大多是德鲁兹派穆斯林,并且大部分人拒绝加入以色列国籍而保留叙利亚国籍。

戈兰高地西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陲的战略要地,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和大马士革。高地上公路交通网密布,库奈特拉为此地重镇,有公路直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路程。[1]


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有人居住以来,就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考古纪录,最早在当地居住的是亚摩利人(Amorites),从公元前3千年到前2千年就已在当地居住。之后,阿兰人(Arameans)占领了当地,并改名为巴珊地。巴珊地的南部曾是以色列王国的一部份,属于拿弗他利支族。
公元前8世纪时,被阿兰王便哈达夺去。北国以色列的第四王朝君主亚哈后来打败了便哈达,并从阿兰人手上夺取戈兰高地南部(参看《圣经?列王纪上20章)。

公元前7世纪,戈兰高地落入亚述人手上,但很也又被巴比伦人及波斯人占领。公元前5世纪,被掳走的以色列人被释放后,有部份在这里定居。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占领了戈兰高地。当地从此一直受到希腊文化所薰陶,直到罗马帝国扩张至此为止。公元前2世纪中叶,当地受到塞琉西王朝袭击。这时的戈兰高地已不再属于犹太人,但当时的犹太人祭师长玛喀比仍然协助当地的犹太人去对抗塞琉西人。

戈兰这个名称是从罗马帝国才开始使用,而这个名称源自之前占领该地的希腊人。他们一直称呼该地为“高卢人的地方”。

近现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戈兰高地隶属于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1941年独立后的叙利亚拥有戈兰高地主权。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之后,与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事,叙利亚开始在戈兰高地修筑军用工事。


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丢弃的坦克
1967年六·五战争期间,以色列侵占戈兰高地(是在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 、约旦河西岸 和耶路撒冷 之后)约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叙利亚撤走了守军,大部分叙利亚居民也纷纷逃离戈兰高地。[1]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爆发,叙利亚军队攻占谢赫山及以色列的一些阵地,进攻库奈特拉城并占领了周围的一些村庄。1974年5月31日双方达成协议,以色列军队撤离戈兰高地东部的一狭长地带,让出库奈特拉城。设了1.2至3.6英里的缓冲地带,由联合国派部队进驻。之后,以色列在占领区内修建了数十个犹太人定居点。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后,作为阿以会谈的重要部分,以色列与叙利亚也开始直接谈判,而戈兰高地问题是何谈的关键。1994年7月,叙以双方就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以军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决议达成口头协议。但因戈兰高地既是战略要地,又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叙以双方在相关问题上僵持不下,互不让步,致使和谈于1996年2月被迫中断。

1992年9月随着中东和谈的取得进展俄罗斯提出一项以色列从戈兰高地部分撤军的方案。根据此项计划,戈兰高地将被划分为三区,分别由叙利亚、以色列和联合国管辖。并规定三方在辖区内的只能保留轻武器。依此计划戈兰高地的60%的土地将归还叙利亚,20%由以色列“租借”90年,余部作为缓冲地带由多国维和部队控制。[2]

1992年9月24日,在第6轮阿以双边会谈结束后,叙利亚宣称拒绝讨论色列从在戈兰高地部分撤军或任何有关戈兰高地的临时性计划。声明“只要有一寸阿拉伯领土置于以色列的占领下,就不可能在阿以之间实现真正的和平”。

1995年5月,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态度发生转变,以色列总理拉宾声明,以色列可能准备交出戈兰高地,以换取中东和平。5月28日,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媒体说,“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我们是在叙利亚领土上定居的,我们不想继续保持对叙利亚领土的控制。”

1999年1月26日以色列议会以54赞成票对30反对票通过了由以色列联合政府中的第三道路党议员提出的关于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戈兰高地议案”。 

1999年12月15日,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正式恢复和谈,双方在谈判中讨论了边界、水资源分配、安全安排和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但由于双方在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和边界划分等问题上存有分歧,和谈于2000年1月再次中断。

2006年以来,叙以两国首脑多次表示希望双方在2000年中断的和谈基础上重开和谈。叙利亚强调和谈必须根据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确定的“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进行,从而在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和公正的和平。以方则表示希望和谈“从零开始”。

2008年5月,两国在土耳其斡旋下开始间接谈判,双方先后进行4轮谈判,同年12月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叙利亚宣布中止叙以间接谈判。

2009年5月2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以色列愿意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立即恢复与叙利亚的和平谈判。12月9日,以色列议会通过关于以政府在执行从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撤军协议前需要举行全民公决的议案,叙利亚认为以色列关于戈兰高地议案“不具有法律价值”,因为它违背国际法和联合国有关决议。[3]

2012年11月3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发生激战,以色列指责3辆叙利亚坦克当天驶进戈兰高地非军事区,以方已向联合国方面提出申诉。[4]


戈兰高地以军驻守点
地理位置重要

戈兰高地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先后统治过该地。

从地势上看,戈兰高地北高南低,南北长、中间宽,站在戈兰高地的顶端俯瞰四周,可将整个以色列北部平原尽收眼底,这也使得叙利亚对以色列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

同时,由于戈兰高地地处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四国的包夹之中,加之这四国的战略纵深都比较浅,因此无论哪国占领了该高地,都势必给其他邻国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震慑。 

水源的争夺

戈兰高地不仅仅是叙以两国的天然屏障,它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意义在于其淡水资源。由于中东大部分地区处在干旱或半干旱的荒漠地带或沙漠无人区,富产石油却奇缺水源。对于中东各国而言,水就是它们的“生命之源”。

拿以色列为例,以色列全国一半以上的面积是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而戈兰高地年降水量可达到400~1000毫米,高地西南部的太巴列湖(又称加利利海)储水量更占到以色列国内用水量的40%,因而戈兰高地又有“以色列水库”之称。

叙以谈判的焦点表面上是戈兰高地,实际上却是淡水资源。长期以来,尽管以色列同意归还全部戈兰高地,但坚持不让叙利亚染指太巴列湖。而叙利亚在谈判中要求恢复1967年战争前的状况,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制水权。[5]


城镇分布
卡茨林古城遗址
除了行政中心卡茨林镇,戈兰高地还有19个莫沙夫社区和10个基布兹社区,另有4个德鲁兹派村庄,位于北部,包括Majdal Shams和黎以边界处的阿拉维派(Alawites)村庄Ghajar。[6]
卡茨林镇
卡茨林(Katzrin),建于1970年,被认为是以色列戈兰高地的行政中心,也是当地的最大的以色列城镇,人口6400(2004),镇区面积12.214km2。
卡茨林有许多历史古迹。古塔木德时期的卡茨林村已经被完全发掘,游人可以一间间的参观遗址里的房间,这里还有许多犹太教(synagogue)的遗址。由于这里丰富的历史遗留,所以这里成为与塔木德相关的电影的极好取景地。
迦姆拉保护区迦姆拉保护区(Gamla Nature Reserve)是一个开放的公园,主要包括水塔,城墙和犹太教堂,还有一处大瀑布,一个拜占庭时期的教堂。
吉尔加巨石阵
哈马特加德尔泉
吉尔加巨石阵(Gilgal Refaim):是圆圈型的巨石阵,与著名的苏格兰巨石阵非常相似。戈兰文物博物馆有一个这个巨石阵的3D模型。
乌姆卡那提遗址乌姆卡那提遗址(Um el Kanatir):是拜占庭时期的遗址,包括一座巨大的犹太教堂和两处拱门。
尼姆罗德堡垒尼姆罗德堡垒(Nimrod Fortress):曾被阿尤布王朝(Ayyubid)军队,十字军,蒙古军队,玛木路克王朝(Mamluk)的军队使用过,这里许多惨烈战争的战场。现在已经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留待人们研究探索。
赫尔蒙山是以色列难得滑雪场所。这里有项目繁多的滑雪训练,包括初级,中级,高级。这里经营滑雪的多是邻近的莫沙夫社区和德鲁兹派村庄Majdal Shams的人。
哈马特加德尔泉哈马特加德尔泉(Hamat Gader),娱乐和疗养胜地,矿泉的温度可以达到50°C。位于以,黎,叙三国交界处。罗马时期这里就是一处非常有名的渡假胜地。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罗马剧院,建于公元3世纪,可容纳2000人,此外这里还有一处巨大的犹太教堂,建于公元5世纪。由此可见当年这里是何其的热闹。
希珀斯古城希珀斯古城(Hippos),是一座古希腊-罗马(Greco-Roman)风格的古城,希伯莱语中称之为苏斯塔城(Susita)。[2]

2013年5月7日,派驻戈兰高地的4名联合国维和人员突然遭到武装人员扣押,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联合国方面正在积极营救,争取他们早日获释。潘基文提醒叙利亚有关各方,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的任务是监督以色列与叙利亚执行《脱离接触协定》,他呼吁有关各方尊重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行动自由和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战略要地
戈兰高地:叙以之间被遗忘的前线
以色列—戈兰高地本塔尔山、眼泪谷
一句话把美国问倒!叙利亚:这么支持以色列,为何不送他们2个州
面积很小,撼动全球!戈兰高地:中东最猛火药桶,叙以冲突根源!
以色列认怂撤军, 俄罗斯兵不血刃接管戈兰高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