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华叉柱兰、德基叉柱兰、大花叉柱兰、羽唇叉柱兰、粉红叉柱兰

 

中华叉柱兰是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兰目(Orchidales)、兰科(orchidaceae)植物。 植株高 6-20厘米。 根状茎匍匐,肉质,具节,呈毛虫状。 茎圆柱形,直立或近直立,淡绿色,无毛,具2-4枚叶。
叶片卵形至阔卵形,绿色,膜质,长1-3厘米,宽7.5-17毫米, 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骤狭成柄;叶柄长3-10毫米, 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 中国主要分布省份:台湾、香港、广西、贵州。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中华叉柱兰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兰目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族:
鸟巢兰族
属:
叉柱兰属 种:

中华叉柱兰
分布:
台湾、香港、广西、贵州;菲律宾

中华叉柱兰 - 物种信息
中华叉柱兰 物种代码: 9390270003
学 名: 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


同物异名: Cheirostylis josephi
种中文名:中华叉柱兰
种拉丁名: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
国外分布: 菲律宾也有分布。 海 拔:200-800
命名来源:[Annals of Botany. Oxford 9(33): 158 1895]
中国植物志:17:166

属拉丁名:Cheirostylis
亚族中文名:斑叶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oodyednae Klotz.
拉丁名:Trib.Neottieae Lindl.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中华叉柱兰 - 识别特征

植株高6--20厘米。 根状茎匍匐,肉质,具节,呈毛虫状。 茎圆柱形,直立或近直立,淡绿色,无毛,具2--4枚叶。 叶片卵形至阔卵形,绿色,膜质,长1—3厘米, 宽7.5—17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骤狭成柄; 叶柄长3—10毫米,下部扩大成抱S的鞘。 花茎顶生,长8--20厘米,被毛,具3--4枚鞘状苞片;
总状花序具2—5 朵花,长1--3厘米;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 凹陷,长5—8毫米,先端长渐尖,背面被毛,较子房短或近等长; 子房圆柱状纺锤形,被毛,具花梗,连花梗长7 —8毫米; 花小;萼片长3--4毫米,膜质

中华叉柱兰 近中部合生成筒状,外面被疏毛,分离部分为三角状卵形, 长1.7—1.8毫米,先端近钝,均具1脉;花瓣白色, 膜质,偏斜,弯曲,狭倒披针状长圆形,呈镰刀状, 长3--4毫米,中部宽1.2—1.5毫米,先端钝,具1脉, 与中蕚片紧贴;唇瓣白色,直立,长7— 8毫米, 基部稍扩大,囊状,
囊内两侧各具1枚梳状、带(4—)5---6枚齿旦扁平的胼胝体, 中部收狭成爪,爪短,前部极扩大,扇形,长约5毫米, 2裂,2裂片平展时宽7—8毫米,裂片边缘具4——5枚不整齐的齿; 蕊柱短,长约1毫米,蕊柱的2枚臂状附属物直立, 与蕊喙的2裂片近等长;柱头2个,较小,位于蕊喙的基部两侧。 花期1—3月。
中华叉柱兰 - 本种提示
Rolfe(1903年)根据产于香港(Ford130)误定为C.Flabellata(A.Rich.)Wieht, 唐进(T.Tang)教授曾看了此号标本应是本种。 胡秀英(S.Y.Hu)博士(1976年)C对香港产本属植物进行了研究, 指出C.Flabellata(A.Rich.)Wight香港不产。 中华叉柱兰 - 生境

生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坡或溪旁林下的潮湿石上覆土中或地上。 中华叉柱兰 - 地理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省份: 台湾、 香港、广西、贵州。
广西分布区: 临桂县 靖西县 那坡县 乐业县 隆林县 环江县 江州区 扶绥县 大新县 天等县

德基叉柱兰 - 基本简介
种中文名:德基叉柱兰
种拉丁名:Cheirostylis derchiensis S. S. Ying
种别名 :德基指柱兰
国内分布: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中部海拔1300--150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中)。本种标本未见,上面描述系摘自《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1996)。海 拔:1300-1500
命名来源:[Quart.Mem.CollAgric.Nat.TaiwanUniv. 31(1):20. 1991]
中国植物志:17:163
属中文名:叉柱兰属
属 拉丁名:Cheirostylis
亚族中文名:斑叶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oodyednae Klotz.
族中文名:鸟巢兰族
族拉丁名:Trib.Neotti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 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德基叉柱兰 - 形态特征
植株高13—17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长7—12厘米,具节,呈莲藕状,淡绿色或淡黄色。茎短,直立,长3叫厘米,肉质,具节,具3胃5枚叶。叶片卵形,长1畸2.5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肉状纸质,上面暗绿色,背面略淡而带紫色,中肋及侧脉在上面不明显而在背面隆起,在显微镜下观察上面密生疣突,背面则有短粗毛;叶柄及鞘长1—1.5厘米,粉红色至红色,无毛。花茎顶生,长10--15厘米,粉红色,具柔毛或近如此;总状 花序具5叫朵花,长1.5--2厘米,花序轴密生粗毛,花序之下具1——2枚鞘状苞片,鞘状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具鞘;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5--6毫米,宽1--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鞘; 子房连花梗长5--7毫米,被柔毛;花白色,带粉红色,不十分展开,开放时直径1--2毫米;萼片合生成筒状,长4--4.5毫米,先端3裂,裂片三角形,长1.8---2毫米,先端钝,无毛,带粉红色; 花瓣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1—1.5毫米,白色,先端钝,无毛;唇瓣长圆形,白色,不伸出于萼筒外,长3—3.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无毛;蕊柱短,长2--2.5毫米;花粉团具长1—1.5毫米的粘盘。花期4月。
德基叉柱兰 -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中部海拔1300--150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中)。

大花叉柱兰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族:

鸟巢兰族、斑叶兰亚族 属:
叉柱兰属
分布:
产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生于海拔2260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大花叉柱兰 - 基本信息
命名来源:[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Botany 1: 188 1857]
中国植物志:17:172
属中文名:叉柱兰属


属拉丁名:Cheirostylis
亚族中文名:斑叶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oodyednae Klotz.
族中文名:鸟巢兰族
族拉丁名:Trib.Neotti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大花叉柱兰 -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20厘米。根状茎匍匐,肉质,具节,呈莲藕状。茎直立,圆柱状,肉质,无毛,具3--4枚叶。叶在花期时常凋萎,叶片卵形,长1.8—2.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具柄;叶柄长0.8—1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顶生,长8—15厘米,细长,被短柔毛,上具2—3枚疏生、披针形的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1—3朵花,长1.5--2.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7--9毫米,先端渐尖,较子房短;子房圆柱形,被短柔毛,连花梗长11—13毫米;花较大,淡白色;萼片长13—15毫米,近中部合生成筒状,外面疏被短柔毛,上部离生,离生部分急尖,开展; 花瓣偏斜,狭长圆形,镰状,长13—15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唇瓣长15—17毫米,基部稍凹陷,囊状,长约2毫米,囊内两侧各具1条由许多短圆柱状乳突组成并排列成行的胼胝体,中部具伸长的爪,爪长5--7毫米,前部扩大,片圆形,长5--6毫米,宽6---7毫米,基部具2枚绿色的斑点,片顶部2裂,裂片之间无1枚小的短尖齿,
裂片边缘具8—10条流苏状、长1--2毫米的裂条;蕊柱长2.5—3毫米,顶部前侧具2枚向前伸的臂状附属物;附属物线形、直的、长约3毫米,与蕊喙的裂片等长;花药卵形,长2毫米;蕊喙深2裂,叉状,裂片匙形,长约3毫米;柱头2个,侧生,位于蕊喙基部两侧。花期9月。 [1]
大花叉柱兰 -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武定狮子山)。生于海拔2260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巴基斯坦西部、 尼泊尔、 不丹、 印度东北部、 缅甸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 印度。

羽唇叉柱兰 - 植物信息
羽唇叉柱兰种中文名:羽唇叉柱兰
种拉丁名:Cheirostylis inabai Hayata
海 拔:1000-1900

命名来源:[Icon.Pl.Fonnos 4: 108. 1914]
中国植物志:19:283
属拉丁名:Cheirostylis
亚族中文名:斑叶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oodyednae Klotz.
族拉丁名:Trib.Neottieae Lindl.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羽唇叉柱兰 - 形态特征

植株高5—15厘米。根状茎匍匐,肉质,具节,其节间多少膨大呈莲藕状。茎淡红褐色, 肉质,直立,无毛,具3--6枚叶。叶片卵形至椭圆形,有时为圆状心形,长9--16毫米,宽8—14毫米,上面绿色,
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先端急尖,基部圆钝或心形,骤狭具短柄;叶柄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鞘长3--4 毫米。花茎顶生,花序梗极短或几乎无梗;总状 花序具(1--)2--3朵花;花苞片卵形,淡绿色,长3--4毫米,先端渐尖,短于子房;
子房圆柱状纺锤形,绿色,具花梗,连 花梗长8—10毫米;花较大,白色,筒状,无毛;
萼片下部的2/3处合生成筒状,筒部长8—9毫米,筒部展开时宽约8毫米,中萼片之分离部分三角形,长3—3.5毫米,先端急尖,具l脉;侧萼片之分离部分镰状,长2--2.5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花瓣白色,斜匙形或狭匙形,
与中萼片紧贴,长9—10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具1脉;唇瓣直立,呈T字形,长10--11毫米,与蕊柱基部合生,唇瓣基部微扩大呈囊状,囊内具多数散生的乳头状突起,中部具爪,
爪长8毫米,宽2毫米,边缘全缘,前部扩大,长3毫米,宽8毫米,豆裂,在裂片基部具1对绿色斑点,裂片均裂成丝状裂条,裂条长3—5.3毫米;蕊柱短,长2--2.5毫米;
蕊柱的2枚臂状附属物长,线形,直的,与蕊喙的线状2裂片近等长; 花药卵形; 蕊喙长约3毫米,2裂,裂片线形。蒴果卵球形,果柄在受精后可延伸至5厘米长。花期9月。
羽唇叉柱兰 -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 台湾省(中部至南部),生于海拔1000--1900米的山坡阴湿的林下或公路边坡上。模式标本采自台湾(林圯埔)。本种标本未见,上面描系摘自《台湾兰科植物》(1977)和《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199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纹瓣兰
柔弱喉毛花
花卉欣赏 ﹙四﹚
花卉养植:常见的温室花卉50种
龙胆科:假水生龙胆 Gentiana pseudo-aquatica
香料知识:酸味香料——山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