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开蕨

 

对开蕨是中国新记录植物种,仅产于长白山南麓和西侧局部地区,并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绝灭危险。属稀有种。其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生。本种的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属在中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


  开放分类: 植物、自然、草本 名 称: 对开蕨

  学 名: Phyllitis scolopendrium

  科 属: 铁角蕨科对开蕨属

  类 别: 多年生草本

  对开蕨,学名Phyllitis japonica,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对开蕨是生长在长白山森林中的一种草本植物,由于森林砍

  伐,生态环境破坏,对开蕨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现已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对开蕨的叶形典雅可爱,有观赏价值,适合于园林引种。翻转叶的背面,可以发现沿叶的中脉有两列淡棕色排列整齐的线形孢子囊群,由此可以判断是蕨类植物,

植物学家把它归属于铁角蕨科,取名为对开蕨。它的发现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原来铁角蕨科对开蕨属在中国从未见过,它的出现打破了该属在中国分布的新记录,为植物地理区系研究增添了一份有意义的研究材料。

  属稀有种。对开蕨是中国新记录植物。仅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和西侧的局部地区,且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绝灭的危险。 对开蕨属多年生草本,有粗而短的地下根茎,

叶着生于根茎上,叶柄禾秆色,叶片阔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3-5厘米,叶柄与叶片中脉被棕色鳞片,叶顶短尖,叶基心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背侧脉。本种分布于长白山地区,生于山中茂密的林下,要求阴湿而土壤腐植质较多的生长环境。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升。叶近生;叶柄长10-20厘米,粗2-3毫米,棕禾杆色,连同叶轴疏被鳞片,鳞片淡棕色,长8-11毫米,宽约1毫米,线状披针形,全缘;叶片长15-45厘米,

宽3.5-5厘米,阔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基部略变狭,深心形两侧圆耳状下垂,中肋明显,上面略下凹,下面隆起,与叶柄同色,侧脉不明显,二回二叉,从中肋向两侧平展,顶端有膨大的水囊,不达叶缘;鲜叶稍呈肉质,干后薄纸质,
上面绝色,光滑,下面淡黄绿色,疏生淡棕色小鳞片。孢子囊群成对地生于每两组侧肪的相邻小肪的一侧,通常仅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叶片下部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淡棕色,全缘,两端略弯向叶肉,并和相邻的一条靠合,成对地相向开口,形如长梭状;孢子圆肾形 ,周壁具网状褶皱,表面具小刺状纹饰。

  对开蕨分布于中国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集安、抚松及桦甸等地。生于海拔700-750米的阔叶林中。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对开蕨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潮湿,年平均温6.2℃,年降水量946毫米。土壤呈酸性反应,暗棕色森林土。生于山地落叶阔叶林下的腐殖质层中,具有喜阴、喜湿 等特点。

  本种是近年来中国发现的新记录种。它的发展,填补了对开蕨属在中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因此,在研究植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对开蕨叶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一种珍贵的观党植物。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起源于泥盆纪,旧称“羊齿植物”,高等植物中较低级的一个类群。

二迭纪以后至三迭纪时,大多灭绝,其遗体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多为草本,少数为木本。中国约有2600种。大多分布长江以南各地。铁角蕨科本市有2种。其中,对开蕨(东北对开蕨、日本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属世界稀有植物,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吉林省特有。分布范围较窄,在本市中部中山植物资源区均有分布。

  对开蕨的产地位于长白山的西献侧,海拔较低,没有划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之中,目前尚无保护措施。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资源考察,摸清现存数量。对主要产地,应严加保护。禁止采折。可栽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应积极推广园艺栽培,扩大观赏价值。 

  对本种的栽培试验,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可参考本属其它种类 (如P.scolopem drium)的孢子繁殖和分生繁殖法进行栽培。 栽培管理:对开蕨耐寒性强,但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管理中应注意保持空气及土壤湿润。

  

生长初期须防止阳光过强,多加荫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檀株徒长,显得细瘦衰弱或软垂。

  如发现植株的根挤满了花盆,可在春季换盆。重新上盆时,先在盆底放约2cm厚的一层碎砖,以利排水,再铺厚度约2厘米的木炭,以吸收土壤残留的多余盐分与有毒气体等。而后再加一层骨粉,有利于根部生长

。将植株放入盆后再填入上述混合配制的培养土,不要装得太满,以便浇水时让水有留存的空间,并慢慢往下渗透。苗期可用0.3%尿素水液喷洒叶面,生长旺季追旋氮磷钾复合肥。对开蕨的叶片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但过多老叶的存在对幼叶的伸展有抑制作用,应适当剪除。

  病害极少见,虫害有介壳虫等危害叶片,发现后应及时人工刮除。

  中国产对开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中国产铁角蕨科的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配子体发育,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了详细研究。孢子单裂缝,周壁具褶皱。萌发方式向心型。丝状体2—8细胞,单列。原叶体发育三叉蕨型,具毛状体。雌雄同株为主。精子器较大,颈卵器细长。比较配子体的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产的对开蕨与欧洲所产的应为同一种。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蕨类植物具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世代,但研究工作常着重其孢子体世代,对配子体世代的了解往往被人忽视。Stokey和Momose自三十年代开始曾对蕨类配子体的形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继之Atkinson尤其是Nayar等人系统地研究了同型孢子的真蕨类配子体的比较形态学及其在分类系统上的意义。蕨类配子体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于观察,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用孢子繁殖。

  分株通常在春季进行,简单快速,将母株挖出,用手掰分根状茎另行栽植。置于阴凉环境下养护即可,缺点是容易破坏株形。

  孢子繁殖较容易,可剪取成熟孢子的叶片,集中起来,均匀地撒在装有消毒土壤的盆内,不要覆土,用白纸和玻璃盖好盆。采用盆底浸水,当水分上升至土表即可。室内保持20~25℃,30天左右就能发芽,并长出细小的线状叶片,再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即可分栽上盆。也可用过筛的腐殖土作培养基质,

放在花盆中压实,沸水浇透,充分冷却后将事先配好的孢子悬浊液均匀喷洒,加盖玻片保湿。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2000~3000Lx,温度15~28℃,一般60~70天,原叶体发育成熟。此时加强喷雾,约15天后即有大量幼孢子体出现,待长出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移栽,并逐渐使之适应室外环境。幼苗高15~20cm时可入盆定植。

  本种是近年来中国发现的新记录种。它的发展,填补了对开蕨属在中国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因此,在研究植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对开蕨叶 形奇特,颇为耐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植物。 园林用途:对开蕨形状独特优雅,色彩鲜艳,四季青翠,为流行于欧美的著名观叶植物,是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栽培管理:

  盆栽所用基质以泥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并加少许碎石灰。日常浇水要适量,保持盆土湿润即可。若室温在13℃以下,要减少浇水量。生长旺盛期每月施淡薄液肥一次。 在夏季须多通风,通风时必须注意水分的供给,不使空气过于干燥而又有适当的新鲜空气,在幼苗期须注意避免“穿堂风”的吹袭。生长初期须防止阳光过强,多加荫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

  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檀株徒长,显得细瘦衰弱或软垂。如发现植株的根挤满了花盆,可在春季换盆。

  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

  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系铁角蕨科对开蕨属植物。该属植物广泛的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中国东北应有分布,但一直没采到标本。1975年作者曾参加长白县中草药调查,采到一种蕨类植物,经东北师范大学钱家驹先生鉴定为东北对开蕨,此系中国首次发现,经深入调查,知该植物民间早已用其医病

。对开蕨是林下常绿草本植物,姿态优美,古老而奇缺。中国国外19世纪栽培,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该植物根茎短,直立或斜升。叶(3)5一8片簇生;叶柄长100一210毫米,粗2.5一3毫米,棕色至褐棕色,疏被鳞片;鳞片淡褐色、线状披针形,长8一n毫米,宽约1毫米,质薄,

  北京铁角蕨 北京铁角蕨 Asplenium pekinense

  属种: Asplenium pekinense

  属名: 铁角蕨属 Asplenium

  科名: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属种名定名: 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

  铁角蕨科,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部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淡绿色,向上到叶轴下部疏生纤维状小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草质,长6~12厘米,

中部宽2~3厘米,无毛,2回或3回羽裂,羽轴和叶轴两侧都有狭翅;基部羽片略短,中部羽片长0.9~2厘米,三角状矩圆形;末回裂片顶端有2~3个尖齿。孢子囊群每裂片1枚,成熟时往往布满叶下面,囊盖群近矩圆形,全缘。 生于溪边岩石上。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北、西北地区。

  Asplenium praemosum Sw

  种中文名:西南铁角蕨   

种拉丁名:Asplenium praemorsum Sw.

  科中文名:铁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属中文名:铁角蕨属

  属拉丁名:Asplenium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药 名】:西南铁角蕨

  【来 源】:为蕨类植物药铁角蕨科植物西南铁角蕨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 治】:用于热毒泻痢、咽喉肿痛、痈疽疮肿、口舌生疮、热淋、血淋诸证。

  【性味归经】:甘、苦,平。入小肠、膀胱、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凤尾铁角蕨(<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猪鬓草、大凤尾草(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考 证】:始载于<蕨类植物名同及名称>。 胎生铁角蕨

  种中文名:胎生铁角蕨

  种拉丁名:Asplenium indicum Sledge

  科中文名:铁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属中文名:铁角蕨属

  属拉丁名:Asplenium

  【药 名】:胎生铁角蕨

  【拼 音】:TAISHENGTIEJIAOJUE

  【来 源】:为蕨类植物药铁角蕨科植物胎生铁角蕨的全草。

  【功 效】: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主 治】: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筋骨疼痛。

  【性味归经】:淡、微涩,凉。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2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研末。

  【别 名】:铁骨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凤尾草(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江苏除外),北至甘肃。

  【拉丁名】:Asplenium planicaule wall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岭南铁角蕨

  种中文名:岭南铁角蕨

  种拉丁名:Asplenium sampsoni Hance

  科中文名:铁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属中文名:铁角蕨属

  属拉丁名:Asplenium

  国内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

  【药 名】:岭南铁角蕨

  【拼 音】:LINANTEIJIAOJUE

  【来 源】:为蕨类植物药铁角蕨科植物岭南铁角蕨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凉血止血。

  【主 治】:治痢疾、蜈蚣咬伤、痰热咳嗽、外伤出血、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肺、脾、肝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

  【拉丁名】:Asplenium sampsoni Hance.

  【考 证】:始载于<蕨类植物图谱>。

  1. http://www.miaopu.com.cn/plant/index.asp

  2. http://www.agri.com.cn/doc/2007/10/8/134054.htm

  3. http://www.shengwu.xueke.cn/2006/2006-11-16/20061116130552.shtml

  4. http://www.bioon.com/popular/knowledge/25591.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一) 蕨——味美不可多食
植物世界01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蕨类植物(下)
你知道吗,这类植物竟蕴藏着宇宙的神秘秩序
药象本草---129骨碎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