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农Pachelbel的感人爱情故事(有更正)


 

  编者:金合欢19同学在留言里说,这个关于卡农的爱情故事是虚构的。

  本着“严肃娱乐”的精神,编者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

 

  在维基百科关于Johann Pachelbel的词条里,有这样的描述:Pachelbel married twice during his stay in Erfurt. Barbara Gabler, daughter of the Stadt-Major of Erfurt, became his first wife, on October 25, 1681. The marriage took place in the house of the bride's father. Unfortunately, both Barbara and their only son died in October 1683 during a plague. Pachelbel's first published work, a set of chorale variations called Musicalische Sterbens-Gedancken ("Musical Thoughts on Death", Erfurt, 1683), was probably influenced by this event.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Johann Pachelbel与Barbara Gabler于1681年成婚,Barbara Gabler因瘟疫而去世于1683年。Pachelbel的第一部出版作品Musical Thoughts on Death可能是因此而作的。

  虽然维基百科也不可全信,但相比没有任何年月交待的爱情故事,则要靠谱得多了。

  如果您有更确切的资料,欢迎留言。

  顺便说一下,在百度百科关于卡农的资料里,这个爱情故事与“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这样的描述竟然前后并列在一起,真是让人情何以堪(所以,同学们,平时还是多看看书吧)。

 

  希望这次考据不会让各位爱情信仰者失望(或许Musical Thoughts on Death是一种补偿吧,呵呵);同时也感谢仍然“严肃娱乐”着的同学。

  没有这个虚构的爱情故事作为背景,卡农仍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原文故事分割线—————————————————

 

  很多人都喜欢卡农,它的魅力就在于百听不厌,让人心情舒畅,无论心情好或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听卡农,无论何时,它都能让人平静!(潘婷励志创意广告里的那首音乐正是卡农)

  一首好听的歌曲,一定有深厚的感情蕴含在里面。卡农这么受欢迎,大家知道它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吗?让我们听着各种卡农,来细细品味它背后的故事。

 

 

 

  卡农Pachelbel的感人爱情故事

  Pachelbel在他10几岁的时候,流浪到英国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那个他弹琴,也学会了钢琴。

  在他们旁边的镇上上有一个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里有钱有势,Barbara Gabler也是镇上最漂亮的女孩,自从到教堂听Pachelbel弹的曲子,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上门向Barbara Gabler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Barbara Gabler心里只喜欢Pachelbel。但女孩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后来Barbara Gabler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Pachelbel那里学钢琴,她对Pachelbel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Pachelbel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

  但Barbara Gabler的目的并不是弹琴,所以几乎不把精力花费在钢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责骂。Barbara Gabler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终于有一天Pachelbel对Barbara Gabler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而且你也不喜欢钢琴。”Barbara Gabler听后,对自己说:“不要说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弹琴,半年后我要拿到本地的钢琴第一名的!”半年里,Barbara Gabler天天练习,饿了就叫家里的佣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着睡一会。半年一转眼就过去了,Barbara Gabler参加了比赛,果真的拿了奖。

  Barbara Gabler想拿这个奖杯去Pachelbel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但Pachelbel已经走了。当时正值战乱,Pachelbel被征去打仗,Barbara Gabler说:“好,我等他回来。”就这样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3年多。

  在这期间,村长的儿子看上Barbara Gabler 。村长的儿子很清楚Barbara Gabler已经心有所属,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碎尸,说那就是Pachelbel,但没有人可以对证。Barbara Gabler相信Pachelbel真的已经死了,趴在尸体上哭了3天3夜。那时,村长的儿子买了很多的礼物去找Barbara Gabler提亲,Barbara Gabler没有理睬。

  在3天后晚上,Barbara Gabler割腕自杀了。而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离开的半年里,他发现没有Barbara Gabler在身边,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乐。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离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Barbara Gabler,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了对她的喜欢。当时他准备写一首歌,作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礼物,当他完成了卡农的1/3的时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战乱中,自己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当心中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想到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弹琴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值得怀念啊。之后他完成了卡农剩下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杀后了第2个月,Pachelbel回到了村里。他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为自己做的所有事后,他咆哮着,放声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问她现在葬在哪。她家里人都不肯告诉Pachelbel,随后的一次礼拜,Pachelbel招集他们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钢琴前强忍着泪水,弹出了卡农“Canon(D Major)”。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落泪了。

 

  卡农简介

  卡农即Canon, 或者Kanon,也被翻译为华音。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随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的作者是德国人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年),中文名帕赫贝尔,他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就是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值得一提的是《D大调卡农》三百多年后魅力依旧,不仅是现代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也是电影电视广告配乐的常客。这个曲子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1678至1690年之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农」的背后,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小提琴独奏 帕赫贝尔 - D大调卡农  Pachelbel Canon
卡农背后的故事
每天从一杯手冲咖啡开始,用一曲<卡农>结束,这就是我的生活
人尽皆知的《卡农》——是我们想象中浪漫的爱情故事吗
《Pachelbel-Forever by the Sea 帕赫贝尔.与海相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