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务管理与连系管理

     

一、 事务管理

1、   事务管理之认识

2、   事务工程分析图

3、   事务工作之改善

4、   文书处理

二、 连系管理

1、   会议

2、   报告


    一、事务管理

    (一)事务管理之认识

    我们经常会听到抱怨“行政效率”太差,的确,在工厂里,在企事业单位,有时要办一件事情,“手续”之繁,盖章之多,时间之长,真让人精疲力尽。

    工厂里,藉着物料的传送来形成产品,同样的事务性的工作藉着文件或事务机器来加予完成所需之目的。

    事实上,在工厂里除了直接操作的基层员工外,管理人员尤其更高职位的人,几乎每天面对的是许许多多的文件等待处理,所以说,这些人员也几乎是相当比例的时间在处理“事务性”的工作。

    也就是说,只要是组织就会有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就得藉助事务性的工作来达成。

    组织的规模愈大,事务性的工作愈多,如何将这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予系统化,并进而以简化,这就是我们探讨的宗旨。

    事务管理一词,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上野阳一先生的定义如下:

    1、服务的观念

    事务工作是一种服务,诸如维持良好的办公环境,加速文件处理,处理事务之工作人员须具备此一认识,才能发挥服务精神。

    2、移转及补足原理

    增进事务效率方法之一,为设法将以人力之工作转移用事务机器来代替,如算盘改用电算器,利用电话代替奔告,利用图表统计来补足记忆等等,皆为“补足及移转”原理。

    3、分担及连结原理

    分担即专业分工,如有人专管打字;有人专管收发。连结即为许多作业可并行,并非得接续,有助于节省时间。

    4、集约原理

    即简单化、标准化、中心化、制度化,如文书简化,办公桌椅标准化,文具采购集中化,一切的作业均有章可循。

    (二)事务分析图之效用

    每种工作的整个作业流程,假如用文字来叙述,就像一个演说家也许讲得很生动,但是七拐八弯,听讲的人还是掌握不注做法,遑论要改善了。

    如将各个手续制成“事务分析图”就可得到如下的效用:

    1、制订标准作业流程

    它是一种组织内大家遵守的工作规范,也是制度。

    2、易于进行工作改善

    事务分析图很清楚告诉工作的手续如何进行,如能运用IE的一些改善技法加以改善,可得到简化。

    3、易于职务之代理

    标准化的结果,加上明确的分析图,代理人员可掌握工作。

    4、易于计算工作负荷

    每个部门或每个人从分析图内,可得知工作负荷的平衡与否。

    5、权责可以明确

    哪些事情应经过哪些手续,清楚明确。

    6、提升工作效率

    手续明确,权责明确,易于提升效率。

    (三)事务工程分析图

前面曾介绍,制造工程,应用工程符号给予图表化、再用IE的手法进行不断的改善,事务工程同样的也可以使用事务工程符号给予图表化,用IE的手法进行工作改善。

    1)事务工程分析图符号

常用的事务工程分析图有两种:

1、  NNK式:日本能率协会经营管理中心所长三枝氏所创。

2、  能大式: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所创。

    (范例)某一生产线向仓库领用物料,假如其流程如下:

1、开领料单一式三联

2、生产线主管签认

3、制造课长签认

4、仓库签认并发料

5、料领回生产线

6、仓库自存一联领料单,并将一联送至会计。

(四)事务工作之改善

    公家机关或企业组织其事务工作,手续是否简单明快,往往就可反应“行政效率”的高低。

    将某一项手续用“事务分析图”予以划成后,就如同前面介绍的“制品工程分析”一样,改善的方法,亦是异曲同工之妙。

    1、分析图之调查及分析

    针对分析图内的各项手续,应予详细的调查及研究

    1)各项手续及工作方法。

    2)手续的顺序。

    3)使用的文件、帐票。

    4)工作时间。

    5)手续间的距离。

    6)同一部门或一人的负荷量。

    7)出现的问题。

    上列运用IE的方法有工作简化法、动作研究、动作经济、时间研究等技法。

    2、工作简化法(省工原理)四要素

    1)剔:剔除

    运用5W1H查问,试着哪些手续可以剔除掉不要。

    WHY?为何做?不做可以吗?

    WHAT?做什么?不这样做行吗?

    WHERE?在哪里做?一定要在这个部门吗?

    WHEN?何时做?换时间可以吗?

    WHO?谁来做?一定要他做吗?

    HOW?如何做?变通个方法行吗?

    2)合:合并

    流程内的各项手续,同样用5W1H法,试行哪些手续可否合并。

    3)排:重排

    经过剔除,合并以后,剩下的手续可否顺序重排。

    4)简:简化

    经过了上面的剔、合、排以后,是否最简单,达到最好的效果,能否再简化。

    一般来说,事务性的工作鲜少有人画流程图的想法,整个系统的工作缺乏一气呵成,如用图把它连接起来,再把工作简化法的概念考虑进去,你会发现很容易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工作。

    (五)文书处理

    电脑的普及使用,取代了相当多的文书处理工作。文书处理的工作包括拟稿、核稿、判行、分发、交办、会签、建档等,而文书管理的工作,主要在于使文书事务工作简化,使行政工作得予提高效率。

    文书处理之简化在于:

1、分工明确。

2、权责明确。

3、减少没有必要之会签或审核。

4、限期办理。

5、文书尽量表格化。

    (一)文件核可

    一般文件处理有两种方式

    1、事务性文件

    起稿、认可为二级

    2、政策性、制度性

    起稿、审核、认可三级

    经过认可之文件属于通知性,会签即可,如属于长期运用性的应予分发。

    (二)建档

    良好的资料建档可以将资料有效地储存,在管理上也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档案管理主要在于分门别类,使查阅文件方便迅速。

    二、连系管理:

    企业组织不论规模大小,虽然藉着组织图,及作业分掌以及企业制度(System)在作为运作的规范,然而讯息的传达与沟通是否能迅速又有效的执行,往往是企业内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内讯息的传达主要来自于两个系统

    1、组织内上下关系

    此关系以讯息的传达为主,如上情如何能下达,下情如何能上达,组织内对上下的意图能迅速的获知与执行。

    2、组织间横向跨部门的关系

    此关系以沟通协调为主,产生共识,产生具体作法。

    (二)讯息传达的方式

    1、口头方式

    主要利用会议,电话及面告进行。

    2、文件方式

    主要以连络书报告书及企划书的方式进行。

    (三)讯息传达的障碍

    1、组织内自总经理至最基层的操作工,层级太多,易造成传达的中断或曲解。

    2、传达方式的选定

      哪些事应用口头,哪些事应使用文件,缺乏规范化。

    3、传达效果的追踪

      讯息的传达是为了执行,但传达后有否达到效果,应有跟催检查。

    一、会议

    (一)会议之作用

    1、讯息的传达与交流。

    2、特定问题的解决,可获得共识,并集思广益,取得最佳的解决方案。

    3、议决之事情,经过广泛探讨,执行人员可以减少障碍。

    4、会议不但具有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工作研讨的功能,对于已过去之成果可进行探讨,并迅速作出修正措施。

5、可培养参与感及成就感。

6、意见及做法的相互尊重,可养成团队精神(Team Work)。

7、对于执行工作的人具有压力及支援的效果,易于目标管理之推动。

8、各部门之运作,除靠制度规章之规范,定期性之协商,可加强共识互补之效果。

9、可消除专权式的领导。

10、会议可用在PDCA的不同管理阶段。

11、有时具有管理训练之效果。

    (二)会议的类别

    1、以时间划分

    .定期性的例会(周期性的)

    如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有哪些固定式的会,尽可能事先规划设计。

    .非定期性的会议(临时性)

    此类的会依需要而召集,临时会因缺乏计划性,会前不易准备,会后跟催效果差,故应尽量减少。

    2、以范围划分

    . 部门内的会议

    .跨部门的会议

    (三)会议前之准备

    开会就是集合众人的智慧与经验而欲达成某一目的的一种“工作”方法,任何的“工作”均一样,事前有良好的计划,

充分的准备,“工作”过程中,就易于达到效果开会也一样。

    1、制订会议的目的

.应该决定希望会议所能得到之效果。

.制订议题项目。

. 择出特别需要强调之事项。

.须事先呈报的项目,预先与上司商量。

2、决定会议进行的方法

.参加人员、时间、地点。

. 拟具会议进行中的进行事项。

a.说明事项及说明方法。

b.讨论事项及讨论方法。

c.强调事项及强调方法。

3、会议通知

. 分送与会人员必要的资料。

.通知与会人员准备必要的资料。

4、会议场所准备

    座位、照明、温度、噪音,会议场所在开会前准备妥当。

    (四)参加会议应有之认识

    1、严守时间

    自己不遵守时间就是浪费与会人员的时间,比如说最后到会的一人迟到10分钟,与会的人有30人,那么最后一个到会的人就等于浪费了10分×30人=300分钟,尤其会议一开始就不能遵守时间、出席会议的人迟到陆续到达,整个会就会有散慢的感觉。

    2、会议进行中避免有电话及其他噪音之干扰,会影响会议之进行。

    3、尊重主持人的主持地位,并接受裁量,以维持会议之进行。

    4、既然参与开会,就有责任发言,参加开会的人员,不应有“听众”。

    5、发言要点

.发言资料事先有摘记。

.与议题相关。

.控制发言时间。

.提出问题也要能提出做法。

.发言内容要尽可能要数据佐证。

.发言时不可攻击或批评他人。

6、会议进行中不可随意走动。

7、会议进行中急事须离会场,须征得主持人同意。

8、会议场所不可吸烟。

9、不要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

10、会议记录要完整,执行决议要快速。

11、业经决议之事项,就应爽快的遵行。

    (五)主持会议须知

1、应提前时间到会场。

2、应充分了解会议的目的及参加会议的人员。

3、技巧的诱导与会人员热烈讨论议题。

4、做好控制工作。

5、发言秩序不好时,应改以指名发言。

6、发言脱轨或发言人情绪不稳时,应以亲切幽默的方式予引导。

7、发言应力求公平。

8、对于必要表决的议题,可以付之表决,但避免凡事用表决,尤其在企业内处理不当,易造成人际隔阂。

9、对每项议题经充分讨论后,应做成决定,并付之实行,不可把会议变成座谈会。

10、企业之会议,通常围绕在几个固定的主题上运行,故应尽量使用图表、报表,及其他管理手法,以协助会议之进行。

    (六)一般企业之会议设计

    笔者曾服务于在台湾的日本企业多年,对于会议之多,有时真是“谈会色变”,尤其高层主管几乎成为“开会机器”了。

    再反观其他企业,尤其甚多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工作缺乏计划性。既然缺乏计划性就不易控制性之工作,所以通常开会不多,就是有会也是临时会居多。往往是出了什么问题,临时召集开会来解决什么问题。此种会议缺乏整体性规划,不具有连贯性,会议效果不佳。

    二、报告

报告文件为企业内之重要的讯息传达工具,一个标准化的企业,如何建立连系制度,除了对开会应做好规划外,如何将报告也做好设计,以便于管理人员日常的管理中建立控制性之管理工具。

    (一)报告分类

    1、日常性、定期性的报告

    在企业内,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都会有定期性的报表,将工作实绩向上级报告,如生产报表、销售报表、人事报表财务报表、品管报表、库存报表等。(表12-2-1

    2、特定性报告

    对于特定事项加以研究、调查、处理等所完成之报表。(表12-2-2

(二)写报告之原则

1、时间性原则

    报告做为讯息的传达,控制时效就很重要,如:

    日报:隔日09:00前应提出

    周报:次周一早上应提出

    月报:次月3日前应提出

    2、简捷性原则

    主管人员多数繁忙,如何让主管人员能快速有效地理解报告的内容及程序应加以规范化。

    3、数据化原则

    尽量使用数据及图表来表示。

    4、连系原则

    报告须连系的部门或人员须明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101招
主官领导艺术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
做成功的班主任84
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
做一个敢放手的班主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