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寒热论治法

咳嗽最直接的病因是肺脏功能失调,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肺的生理病理搞清楚。以下是《内经》中与肺相关的条文。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肺欲辛,肝欲酸。

白当肺、辛。

诸气者皆属于肺。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肺色白,宜食苦。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乍一看条文好像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一会欲辛,一会欲酸,一会食苦,其实这些味道代表的是不同的法则,背后反映的是肺的生理病理功能。

生理状态时,肺脏随着呼吸一开一阖,开时宣发水谷精微之气至皮、毛、鼻,阖时肃降通调水道,将废液排出体外。病理状态时,肺脏宣肃不利,气就很容易壅塞,出现气闭、气逆,治疗以下气为主兼顾宣散,用药苦温最佳,即有升亦有降。

把握阴阳大纲

有风寒或偏寒的咳嗽:麻黄、杏仁、甘草、紫菀

这种咳嗽最常见,绝大多数咳嗽都可以用。肺气被束,宣发不利,当务之急就是恢复肺的宣肃。任之堂又把三拗汤称为肺三药,就是专门用来调整肺部气机的。三拗汤配紫菀治疗咳嗽是孙喜冬老师的经验,效果很好,屡试不爽。

麻黄其实是最符合肺宣肃的药物,《本经》上麻黄就是苦温的,但《中药学》却把麻黄写成了辛温,这并不符合实际。麻黄只有配伍桂枝才是发汗峻剂,单味麻黄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发汗作用。麻黄的温能宣发肺气,解表散寒;苦能止咳平喘,而且麻黄有非常强烈的止咳平喘作用,同时它不会敛邪,因为它兼具发散作用,简直就是为肺脏疾病量身定做的药物。兼外感的咳嗽用生麻黄,无外感的用炙麻黄,炙麻黄更柔和,发汗作用更小。

杏仁“治咳逆上气……下气”,杏仁止咳平喘的效果很好,它能降肺气,也能降胃气,但它不能祛痰。

甘草:麻黄汤、桂枝汤、三拗汤等方子都是配伍甘草的,大家有思考过为什么外感方要配伍甘草吗?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不空来,必有内奸”,外感之人必定正虚,所以补虚是祛邪的基础。还有任何风药都是从中焦出发的,中焦的踏板踩住了才能向上跳,不然风药是发散不起来的。所以应用风药时必须配伍甘味药

紫菀是一个很温和的止咳平喘药,但它可以祛痰。咳嗽不管有没有明显的痰都要考虑到祛痰,因为无形的痰也是咳嗽的病因之一。因为紫菀偏温性,又能祛痰,可以弥补三拗汤不能祛痰之缺憾,于寒性咳嗽尤为适宜。

偏热的咳嗽:桑叶、杏仁、石膏、枇杷叶

其实热性的咳嗽也可以用三拗汤,只要加清热药就行。但热象很明显的人我觉得用麻黄去其性用其味太累赘,还不如直接用对证的药,所以重新组了一个。这个组合是从清燥救肺汤里面提取出来的。

桑叶是个很好的清肺润肺止咳药,桑菊饮、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等治疗偏热偏燥咳嗽的方剂里都用了桑叶和杏仁。桑叶还可以发散风热,略有宣肺作用,符合肺的气机。麻黄是寒性咳嗽的主药,桑叶是热性咳嗽的主药。麻黄和桑叶还都能治疗白睛溢血,一个消陈旧血,一个消新鲜血,是不是很有意思?

石膏清肺胃之热;枇杷叶降肺胃逆气,是止咳平喘和祛痰的一把好手。这四个药配合在一起能治疗肺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嗽,它们以清肺降肺气为主,兼顾宣肺和祛痰,临床疗效满意。

临床灵活多变

以上两大分类我认为是肺的主证,分别代表宣发和肃降功能的失调,而导致宣肃功能失调的原因我觉得是其次的。我的思路与教材不同,教材经常把病因放在主要位置,我认为恢复脏腑生理功能才是最重要的,脏腑升降功能恢复了,疾病自然就好了,其他的问题,如病因、病理产物、兼证见招拆招就行

肺热重:石膏、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鱼腥草、栀子、芦根、天花粉等。

痰湿重(白痰):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白前、旋覆花等。

痰热重(黄粘痰):浙贝母、瓜蒌、竹茹等。黄粘痰一般兼肺热,不粘,痰多,兼湿。

白沫痰:寒证小青龙汤,热证清燥救肺汤。是的,你没看错,有些肺燥会表现为白沫痰。

脓痰:鱼腥草、薏苡仁、冬瓜仁、桔梗、芦根、桃仁等。

痰中带血丝: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生地、丹皮等。

肺阴不足:百合、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等。

口干:芦根、天花粉、石膏、知母等。

咽痛:射干、牛蒡子、桔梗、山豆根、板蓝根等。

咽痒:蝉衣、僵蚕、牛蒡子、荆芥、薄荷、白鲜皮、地肤子、麻杏蝉桔汤等。

肝火:黄芩、青黛、丹皮、栀子、桑叶、菊花、钩藤等。

风热外感:金银花、连翘、前胡等。

胸闷:桔梗、枳壳、木香、郁金、枇杷叶、旋覆花等。

胸痛:郁金、丝瓜络、瓜蒌壳等。

咽梗、喜清嗓:上焦宣痹汤(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以后再详细写吧)。

气上冲感:苏子、枇杷叶、降香、白芍等。

镇咳:百部、诃子等。

这是我治疗咳嗽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过每个中医的治疗心得永远都是要靠自己摸索,别人的只有参考意义。他人有效的自己用不一定有效,因为你并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只有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降肺气肺气不降
​安肺宁嗽汤治疗各类咳嗽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27:桑薄清宣汤,主治风热咳嗽
中医治肺十二法
杏仁是宣肺气还是降肺气
通宣理肺丸与咳嗽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