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盛和夫:常怀感恩之心,不断努力前行

【稻 盛 · 金 句】如果我们总是认为不改善外部条件就无法获得幸福,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深陷于不幸之中。

——《对话稻盛和夫:德与正义》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心语朗读音频
01

时时都能感受到幸福

“时时都能感受到幸福”确实是一个绝妙的说法,我就希望自己每天每时都体会到幸福。

或许我们可以用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知足”。

以前的社会主义者经常会说“我们大家都是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欺骗,受到了资本主义和物质文明的污染”。

因此,当中坊先生提出“律师报酬布施论”的时候,才会有人指责中坊先生是因为不缺钱才会这么说。

对于我刚才提到的“幸福论”,他们也会反驳道:

“稻盛因为是亿万富翁才有闲情逸致讲这种话。”

并对我们的这些观点嗤之以鼻。

然而,这些人在现实中往往正是被欲望所驱使、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狼奔豕突的人。


02

幸福与否在于自己

但是,幸福并不存在于这些地方。

我听说在菲律宾,住在垃圾场里的孩子们每当垃圾倾倒车到来时,都会兴高采烈地围在四周。

这是因为他们又可以在垃圾中寻找“宝藏”了。

对那些小孩子而言,能够在垃圾堆中找到还没发酶的面包就算是一个大发现,就能够让他们感到无比幸福了。

当然,这并不是想要宣扬“即便贫穷也要甘之如饴,将之视为幸福”的观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寻求更加富裕生活的权利。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认为不改善外部条件就无法获得幸福,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深陷于不幸之中。

如果被这种心态所控制,那么不管外部条件多么完善,我们都将无法感到满足。


03

保持勤勉努力


只要我们心怀感激,认识到“我现在就很幸福”,并永远努力向上,就能够不断获得新的幸福。

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幸福永远都与我们相伴。

此外,人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即使我们取得了成功,也不能因此懈怠。

就算我们感到了满足,也仍然需要保持勤勉,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继续成功下去。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本文摘自《对话稻盛和夫:德与正义》


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2022)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9年创办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1983年创立盛和塾。2010年出任日航会长,仅一年就让破产日航扭亏为盈并创历史最高利润。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思维方式》等。

对谈人物中坊公平,原日本律师,原日本律师联会会长,创造新日本国民会议特别顾问。

每天诵读六项精进:《活法》P113-114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解读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职场哲学,学会任何一点都会受益一生
学思践悟 - 稻盛和夫:不管好还是坏,都要感谢
稻盛和夫: 人一旦懂得感恩,事事都将变得顺遂 (推荐)
稻盛和夫语录
稻盛和夫:作为人,何谓正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