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精神内核中的“三位老师”

分别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佛家的创始者释迦摩尼,以及起源于本土的道家思想宗师老子。

儒家思想,对我们影响最为深远,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能够稳定运行,其内核就是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我们的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认为: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社会、服务社会,应该积极的入世。消极、逃避、放弃都不是儒家的选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儒家学说,都让我们积极作为,入仕为官。不过在积极入世的时候,我们势必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鉴于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也很高,所以就产生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位置怎么划分?

大家的利益如何划分?

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夫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三纲五常”等思想,都让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让我们在一个拥挤的社会中,在一个集体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繁衍生息。儒家文化告诉君主应该怎样对待他的子民,下属应该怎么对待他的上级,晚辈应该怎么对待长辈。这些思想,像胶水一样,把我们整个社会粘在一起,生生不息。总结来说,儒家思想,解决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佛家的内核思想,佛家讲究一个“空”字。佛家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世间一切皆为虚妄。佛家告诫我们要戒贪嗔痴,六根不净,我们就只能陷入六道轮回之中,受尽轮回之苦。所谓的“妄念不除,终身不能涅槃”。

大部分人认为佛教宣扬的是出世思想,要让我们斩断七情六欲,不被其所掌控。其实佛教除了教会我们能修心养性、自我解脱外,还提倡佛门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小乘佛教度自己,大乘佛教度众生”。

佛家思想解决我们自己与内心的关系,提倡我们遁出空门,跳出时间因果轮回,同时也解决我们与时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道家提倡的思想。《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何去理解这句话呢?

意思是人的活动要遵从大地变化的规律,大地万物的繁衍生息要遵从天时四季的规律,天要遵从宇宙运行的规律,而所有的运行规律就是自然而然的啊!

而且《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也提到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家思想提倡我们应该“无争”,应该“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些思想给我们阐释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要遵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就好了,不用刻意去做什么。

所以有些人学会了躺平,某种程度上,也并不是不可以,只要自己内心平静安宁,没有什么不好。《道德经》不是也提到:“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这种遁世思想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陶渊明,我们都曾期望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放在当下浮躁的时代,这份静气也需要我们每个人沾染一二,求得平静。

“儒、释、道”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这些思想分别解决了我们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之间的众多问题,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在一个大系统中稳定运行。

笔者在这些年的学习中,收获颇丰。这些年我积极入世,在学习大量行业知识时,也会主动参阅一些哲学书籍,从中也悟出了一些浅薄的观点。我们需要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人”。曾经某人给我说过“出世成不了真佛,入世才能成真佛”,我们唯有把自己放在滚滚红尘中,面对人世间的七情六欲,方能修炼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世间我们所感知到的五彩斑斓的“相”,皆因我们起心动念,唯有如此方能不负生命一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中华茶文化中,儒家思想对茶的理解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儒家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人与自己间的关系道家讲的人与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