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商的赞歌

 宏村
 宏村老妇人
徽商的赞歌

如果不是现代的柏油公路通向这里,如果不是空调大巴士把我们载到这里,你真不会相信这崇山峻岭中的村庄已进入到21世纪。这些明清时代建起来的黛瓦白墙的民宅,就象被真空包装着的物件,历经两三百年的沧桑竟完好地保存着原来的模样。这真是一个奇迹。2000年,这个名叫宏村的皖南村庄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年轻的导游介绍说:宏村居民的祖先曾遭受过几次火灾,后来他们根据宏村所处的地理条件,以“牛形”来设计建造住宅群,并引西溪水从牛头流入村庄。弯弯曲曲的渠水沿着民居中的小巷流经每户人家。这水渠就如同牛肠,而村中央有一水塘,称为“牛胃”,起着调节流水的作用。水是生命的三大元素之一,有了水沙漠变绿洲,万物得以繁衍;水源充足,林茂粮丰,人也水灵灵的。宏村“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清澈的流水带给人们生活上的许多方便。我看到家门口渠旁有人在洗衣物,走进人家,院中有池塘,而且大都修成小桥流水式的花园,有的人家竟有垂钓者。清澈的流水使这里家家清洁明亮,凭添了蓬勃的生机。

走进宏村,让人赞叹不已的是民宅的建筑术,尤其是木、砖、石“三雕”的艺术更是精湛绝伦。每套院落的前后堂,内外院、东西厢房、书房等,都是按一定的格式修建。房屋的门、窗、柱、梁、墙上都有雕刻。或飞禽走兽,或人物神仙、或花纹图案,无不雕刻得精细、生动。有座叫承志堂的大院,光木雕就请了二十个工人雕了四年,所费人力物力可见一般。各种雕刻北京皇宫有的这里有,皇宫没有的这里可以有。因为皇宫的粱不能雕刻人物,否则皇帝就被踩在脚下。真是“三雕彩绘家家有,人称民间小故宫”。

现在人们越来越明白了,建筑不仅供人使用,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宏村为代表的皖南民宅建筑都是按照宗族秩序和人伦关系布局的,什么房住什么人,什么房派什么用,都有严格的规定。那些雕刻的内容有表现家庭和睦兴旺的,如“百子闹元宵”、“九世同堂”图案,有表现忠义、勤俭、孝顺等美德的,如“桃园结义”、“四孝图”等,更多的是表现吉祥、喜庆的图案,如“喜鹊呈腊梅”等。再看院内的对联,更是开宗明义,对人们进行道德伦理的教化,如“万石家风惟孝弟,百年事业在诗书”,“欲高门弟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灵魂熏陶,我想是不会生出多少叛逆思想的。经过那么多政治运动,宏村的封、资、修“四旧”能保存下来,与这样的教化是分不开的。在一幢供参观的民宅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妇人,身穿老式的白衫黑裤,花白的头发梳得很光滑,手里拿着把蒲扇,静静地坐在门槛旁的竹椅上,面无表情地迎送着穿各种服饰的游客。她面容苍老,但没有老态龙肿的样子,看得出她一生经过了从大家闺秀到少奶奶,再到老太太过程。也许她一生没有离开过宏村,但宏村却把她塑造成一位“知书达理”或是“三从四德”的女性。面对这位老人,心情是复杂的,是羡慕呢还是同情?还真难说清。

当年(明永宣盛世)名闻天下的徽商既然走出了山区经商发了财,为都市的封建商品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什么又要回到闭塞的山区家乡,修屋建祠,而不是把家人接出去,继续大展鸿图呢?我问导游,导游笑而不答。是的,我问了个不该由导游回答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这样说:一代徽商建造了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但正是这个环境又吞噬了徽商的雄心壮志。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他们只能退守深山,怀抱着“光宗耀祖”、“落叶归根”的信条,颐享天年,直到消亡。然而他们精心营造的宅第却记录和承载了他们的辉煌,展示着汉民族的深厚文化。宏村是一幅画,是一幅“东方文明的缩影”画;宏村是一首歌,是一首古老的徽商的赞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商晋商衰落的原因—————经商之道
“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潜口民宅
徽州之旅:去安徽那条臭鳜鱼一定要尝,每次味道各不同
世界遗产之中国——皖南古村落
相约皖南 : 赏醉美秋色 品徽州文化
乱世盐商:他留下的那幢“民间故宫”,成为徽州文化最后的哀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