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生清贫少言寡语的清华校长 死后包里只有厚厚的账单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大师就是说这句话的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将清华大学治理得井井有条,陈寅恪、华罗庚此时都在清华时期达到学术的巅峰,他当校长的时期正是清华三拒校长的艰难时期,他始终认为大学校长只是率领教职工为教授搬搬凳子的角色,这样一位低调鞠躬尽瘁的校长到底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我们今天聊聊梅校长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细节中感触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校长。

梅贻琦是一个很寡言的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梅贻琦的生平。梅贻琦出生的时代是清朝末期,具体时间是光绪十五年,换做具体年份就是1889年。此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梅贻琦的家境此时并不是很好。如果论祖上,梅贻琦的祖先是从江苏迁到天津,是驻守天津的官员,但是到了清末他父亲混的并不好,虽然也考取了秀才,但没有得到重用,成了一名普通职员,要是梅的父亲踏踏实实过日子,也可以,但是后来梅父染上了鸦片让家庭更加贫寒。所以梅贻琦从小就成为一个“小大人”,作为梅家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他操心弟弟妹妹的生活,家庭的生计,所以沉重的家庭重担使得他的性格变得有些压抑沉闷,或许这也导致梅贻琦的寡言的性格吧。

梅先生很清贫,是一位真正鞠躬尽瘁的校长。鞠躬尽瘁到什么程度,他的家庭并没有因为他是清华大学的校长就变得很阔绰。梅贻琦的妻子经常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发愁,最困难的时期竟然将自己家的衣服或者其他日用品变卖换取微薄的钱维持生计。或者这正是当今大学校长应该学习的。

我们知道梅贻琦当过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当时在梅等人的带领下,西联大的学术风气非常好。学生可以直言指出教授的错误,而教授会欣然接受。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自由的学术精神都是很好的。

 对于爱好来讲,梅先生在担任校长期间就牺牲了很多,比如网球,比如听戏,他在任期间就是有时间能弄弄花草,生活中还有少许的浪漫,比如在他妻子生病期间他会摘自己种的花送给妻子。

梅先生晚年身患骨癌,死时不愿立遗嘱,因为本身清廉也没什么财产,后来秘书整理遗物发现梅的手提包的清华历年账单,公公整整,丝毫不差,十分精细,可见梅对自己工作的认真负责。

总之让我们记住这位低调的校长,即使放在现在他也是诸多大学校长的楷模,记住他,记住他那些值得人铭记的教学精神和管理理念吧。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问西东》:喝酒狂人清华校长梅贻琦,曾一次性喝下四十多杯酒
梅贻琦:坚守一个时代的斯文
高等教育的意义到底应该是什么?
梅贻琦:鞠躬尽瘁,行胜于言
影响清华的演讲:梅贻琦校长的就职演说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1925年行书录骆宾王《扬州看竟渡并序》 四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