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天地君亲师”

我家座落在川西埧子边小村庄里,聚族而居。小时候在我家的堂屋里,大人们一年到头总要隔三岔五地点燃香燭,到里面作揖拜跪,伴随着击磬的声音,那声音激越悠揚,刹是好听。稍长发蒙入学,知道那堂屋里供的是祖先的灵位,那上面写的是:“天地君亲师之位”。家家如此。后来离家外出求学,由乡到县,由县到省,家事一天天穷困艰难,而国事也由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的胜利。全国革命热情空前高张,我自然也以作一个革命青年自豪,投身在这一革命的时代大潮流中。因为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此后的一切都可在我辈无一毫之私的辛勤劳作中心想事成。时间就这样在刹那刹那中流逝了。捡点此生,一言难尽;回到家乡,所见生疏。如今的家乡经历了城乡一体化改造,比邻而居,高楼林立,一切现代化的物质享受,可与国际接轨者十全九有,天翻地复,沧海桑田,真所谓曾几何时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每家每户的堂屋里,仍然张贴着敬奉着“天地君亲师之位”,仅管祭拜的仪式已大不如前了。小时候我家两三里的范围内就有“观音堂”、“梓橦菴”、“高山寺”,那与其说是供人祈祷,不如说是为了让人休闲。因为人们的祭祀活动都是家里家外进行的。其中最最重要的还是堂屋中“天地君亲师”几个大字。不过我曾怀疑我祖父辈们是否真正了解其信仰的意义。至于我,就更不经意了,在革命浪潮汹湧澎湃的急流中,我还认为那是封建的落后的该打倒该扫除的呢?直到近年除看到西方的主流文化如何左右着我国的文化倾向外,还看到外来的宗教如何在我国扩大其影响。面对着西方的主流文化和宗教宣传,我们该作何选择?该怎么认识自己?我们还有自己的主流文化么?还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信仰么?我们心灵将于何处立命安身?

近读太史公《史记.礼书》有云: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震撼之余,若有所悟。这就是我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信仰啊!它使我们从远古的蒙昧中摆脱了对神的依赖,对宗教的束缚,使我们仰不愧天,俯不愧地。面对当下,不在生前与死后中纠缠,而落入宗教迷茫的陷阱;直面人生,体天地之道,崇天地之德,而走向文明。自强不息,以至于今。

“天地者,生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我国古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在传说中源起伏羲,是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分阴阳,作八卦,建立了易学易道的雏形。其后经历代贤哲们补充改造,而成为一个认识自然人事的厐大的思想体系。它以“生”长万物来界定“天地”的属性。注意这个“生”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他关注的是“不仁”而非“生”。佛陀关注生前死后,他把当下看作“空”,叫“空诸所有”。请问:世界其它建立宗教的先知们是怎样来界定天地万物的?他们无不认为世间的一切源起“上帝”或“真主”的创造,是它们在管理着世间的一切,包括你的前生和来世。多么伟大和玄妙啊!但这是骗人的。今天的科学认知证明这是谎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西方的哲人们,正在那儿证明着呢!可我古代先哲们把天地属性界定为“生”。于是我们看到古代先哲们这样的表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系辞上》)看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礼记.中庸》)看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易.文言》)所谓体天之道、体天之德,就要好生,热爱生命。宋代儒者表述为“仁民爱物”。人们喜欢光明,遵守秩序,明辨吉凶,无一不受天地万物的啟迪。这里没有上帝、真主的事,全是人,这个万物之灵在自己摆弄,自已辩识,自作主张。这样智慧不算智慧,这样的文明不算文明?

“先祖者,类之本也”。“ 无先祖恶出?”。这就是所谓“父父子子”。在我古先哲看来,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一阴一阴,体天之道,这就是一个小天地;与天地合德,能使家族繁荣昌盛,世代相传。就象愚公说的子子孙孙永无止境。所以,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强盛的家族,就是家国富强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生命得以世代相传,万古常新的根本保证。所以用不着把自已的不朽、永远,交由上帝、真主。自能得真自在,得大自由。

“君师者,治之本也”。君,是天子,是统治者。《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人所瞻”。君临天下,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要有土地且能领导人民保卫并经营这片土地;二要受到人民的爱戴,要大家都在心里向往你喜欢你。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无君则乱,无主则事不成,这是常识。关键是仁不仁爱,惠不惠民。盈天地间莫不如此。碰到不如意的事怎么办?那就或损或益,弃旧图新,改革;碰到暴君怎么办?撤换,撤換不成,那就革命。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那是大快人心的事。师,是扏教者,是传道者。能辅助帝王,教育贵族和庶民子弟的古称师保,《尚书.君陈》:“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周公就作过这样的老师。我们的古先民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认知与修身作用的。《礼记.大学》在谈“大学之道”时特别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君和师是治国的根本保证。我国历代学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两条重要主线,前后相续,贯彻始终。一是政统,一是道统。君王的政权统治的延续叫政统。师长的传道解惑的延续叫道统。这在全世界都是很特别的罢?历朝历代这两根主线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无不带来盛世之治;而当这两根主线相互排斥,各行其是时,大概就到了要改朝換代的时候了。君和师,政统和道统,关系着世道的兴衰治乱。从表象上看,是历代王朝的存亡更迭,而骨子里则由于道传学统的正与不正,实与不实,信与不信,中与不中。因为君者王者,还都是妈生的,也都是老师教出来的。观其所以,知其所从。二者相较,为学为道还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这可视为我五千年文明从未断绝的根本因由罢!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礼”和“礼教:“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按太史公的说法,这叫“缘人情”、“依人性”而设计出来的。经夏、商、周三代,历千百年的陶冶培养而逐渐凝聚起来的。这“天地君亲师之位”,在中华民众的堂屋里供奉几千年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文化记忆,文明种子,置根于人们的心性中,化民成俗,成为习惯,生化为自然而然的信仰了。

只是近百多年来我民族的积贫积弱,被动挨打,受尽屈辱,怨得谁来?当下,由战争、革命带来的社会撕裂、伤痛、怨望有待愈合,于此百废待兴之时,仍把责任归罪于哺育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古代文明,那是找错了对象,侮慢了、轻率了、厚诬了。请问:上帝、真主救得了我们么?天下的“主义”多的是,真正的济世良方,还得对自家的症,自家用得、受得。多在体天之道,崇天之德之上下些功夫:崇德、利用、厚生、养民。审视一下举国上下还信仰些什么?业以富贵之民在怎样消费自己的财富与权势?一般的百姓生活得怎样?他们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又怎样有效地教育着他们?此“君、师”之任,是扏政的官员们,执教的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所谓的“盛世之治”,由百废待兴而达于政通人和者,越不出二三十年间。其立德立功,仁与不仁,为与不为,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2014-7-8日初稿。次日改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教指南-道学入门-儒家内圣静坐心法
老子十句话,感悟先哲大智慧
先哲论道
刘力红|抓住阴阳,就抓住了中医的根本
【刘力红:抓住阴阳,就抓住了中医的根本】...
民间绝学智库:《易经》答疑百问(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