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伴压力,比孩子没朋友更可怕

全文2167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有这样一句话:“离你最近的10个人,决定了你生活的幸福感。”

除了亲人外,朋友在这10个人中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席位。

每个人都是需要朋友的,孩子也一样,孩童时期的友谊非常珍贵,同伴关系是孩子最重视的关系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幸福感。

然而在同伴交往中,孩子也很容易受到伤害,这种伤害一部分来自于同伴压力。

什么是同伴压力?

简单来说,就是指因害怕被同伴排挤,为了得到同伴的接纳,放弃自我感受,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

同伴压力有积极作用。比如在孩子朋友圈中,成员们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其他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热情也会大大提升。

有个大三的学生说:“我们舍友为考研太拼了,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学习,有时候我想出去玩玩,想到他们还在学习,就没兴趣了,也开始挑灯夜读。”

同伴压力会促使一个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同伴压力也会带来很多的消极作用,如果父母和孩子应对不当,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痛苦和焦虑。


01

有位班主任曾经跟我讲过这样一件小事:有天在操场的角落里,她碰见一群学生在抽烟,令她震惊的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她们班成绩特别好、平时表现很乖巧的学生。

晚自习的时候,她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

“好好地为什么要学抽烟?”

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她很快意识到,在这个学生的社交圈子里,不抽烟的后果,可能会失去朋友。

为了得到友谊,许多孩子会改变自己的原来性格和做事原则:“大家都在做的事,我跟着做就对了,这样就不会离群。”

他们比大人想象中更害怕孤独,更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份调查:

在诱使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中,同伴压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少青少年都是受朋友诱导:

“你玩还是不玩?”
“你是不是没胆?”

为了合群,为了得到朋友们的认同,他们往往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同伴压力及好奇心,把他们推进了深渊。

为了融入同龄人的圈子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决定,哪怕这件事是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的,这就是同伴压力带来的消极作用。

02

同伴压力,几乎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4、5岁的孩子会因为没有幼儿园其他小女孩所拥有的公主连衣裙感到羡慕和沮丧;7、8岁的孩子为了跟同学们有共同语言,学着玩自己本不感兴趣的游戏;10多岁的高中生,会因为没有一双名牌鞋,而和父母大吵一番......

作为大人,我们常常把这些现象统一当成孩子虚荣、有攀比心理,其实在这背后是社交圈子带给了孩子压力,他们也很无奈。

在同伴压力的负面影响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开始变低,这种无形的压迫感让他们做出改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压力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

正如《儿童心理学》鲁道夫曾说:“我们已知的是,同伴友谊对孩子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到一定年龄后,甚至将渐渐超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03

那么,面对这种压力,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1.帮助孩子发现发现自己的价值

绘本大师大卫·香农写过一个绘本故事叫做《糟糕,身上长条纹了!》,故事中小女孩喜欢吃青豆,可是怕被不吃青豆的人嘲笑,从不敢承认自己喜欢吃青豆、也不敢吃。

第二天早晨醒来,她的皮肤上长满了条纹,并且花纹会随着别人的要求变化而变化,小女孩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要求,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异常痛苦。

故事的最后,小女孩承认了自己喜欢吃青豆,当她不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她才恢复了正常。

这个故事我们:太过在于别人和评价和认同,常常会让内心充满压力,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寸步难行。

面临同伴压力时,坚持自我就是成长 。

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要认可自我,不是别人觉得你不好,你就不好,别人说什么都不如自我认识重要。

这种自我价值感,往往来源于父母的爱、关注以及无条件的接纳,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足够关注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情感反馈。

当孩子有了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他们在社交生活中也会更加的自信。
2.教会孩子拒绝无理的要求

有位妈妈分享了儿子在学校里的一件小事:

去年冬天里的某天,天空飘起了大雪,校长在广播中提醒小朋友们,下课期间不要出去玩雪,以防危险。

下课后,调皮的同桌怂恿儿子出去玩,儿子不肯,同桌不高兴地说:“胆小鬼,我去找xx一起去!”

儿子急了,马上跟在后面说:“谁说我胆小了,我也要去!”

结果两个小孩一前一后跑出去玩,被路过的校长逮个正着。

当好朋友要求自己做不合理的事情时,为了友情,有的孩子也要“冒险”去做。

明明不愿意,还是“被迫”跟随别人,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会拒绝,学会对别人说“不”。

村上春树曾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不懂拒绝的孩子,最后吃亏的都是自己。

教孩子拒绝,是教他们分辨自己的感受,勇敢地拒绝无理和错误的要求,和不良行为划清界限。

一个懂得拒绝的孩子,才能收获长久、稳定和健康的友谊。

3.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早在孩子青春期开始前,家长就有必要和孩子聊聊交友之道这件事。

我们可以借助绘本、动漫,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交往、什么样的集体行为不值得效仿......让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不愿意做的事情。

有人说:“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一段健康的友谊,带给自己的应该是正能量、幸福、快乐、鼓励......

交友是孩子的自由,但还是要告诉孩子:朋友,一定要择善而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如好朋友是坏人?教孩子相信美好,别忘了做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家长需警惕:孩子的“毒友谊”,比没朋友更可怕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不妨试试这样的方法
澳洲私校攀比风严重吗?
引导孩子交朋友
孩子:“他们怎么都不跟我玩?”家长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