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店必学:夏季8大常见皮肤病的用药治疗与预防


文:苏虹

夏天来了,在享受夏季凉爽的空调与似火的骄阳的同时,某些皮肤病也在蠢蠢欲动。所以挠着痒痒进店的顾客也多了起来,药店要如何帮助他们拜托困扰?


痒!痒!痒!虽然不会致命,但是钻心的瘙痒实在难以忍受,尤其是那些隐秘的位置……                              

痱子

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

一种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


痱子亦称粟粒疹,是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导致汗管变窄或阻塞,汗管内汗液滞留、压力增高、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周围组织而发病。


此外皮肤表面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也会加重炎症反应。


依据

汗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

痱子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白痱(又称晶形粟粒疹)

病因:由汗液在角质层或以下汗管溢出引起。

易发人群:常见于卧床不起、体质虚弱、大量排汗患者。

易发部位:好发于躯干和间擦部位。

症状:皮损为成批出现的针头大小的表浅透明水疱,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脱屑。


红痱(又称红色粟粒疹)

病因:最常见,由汗液在棘层处汗管处溢出引起。

易发人群:多见幼儿、家庭妇女、高温作业者。

易发部位:好发于腋窝、肘窝、额、颈、躯干、妇女乳房下等处。

症状:皮损成批出现,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伴有灼热和刺痒感。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脓痱(又称深部粟粒疹)

病因:多由红痱发展而来。

易发部位: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及小儿头颈部。

症状: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脓疱,细菌培养常为阴性。


深痱(又称深部粟粒疹)

易发部位:好发于颈部、躯干等部位。

症状:皮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损增大。不出汗时皮损不明显,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但是常有面部出汗增多(即代偿性面部多汗)。一般无瘙痒,皮损广泛时出现头痛、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治疗

外用药物:

用药原则:清凉收敛、止痒。

可用药物:痱子粉、止痒消炎水、六一散等。脓痱可以用黄连扑粉。


内服药物:

西药:

瘙痒严重:抗组胺药物(口服

脓痱感染严重:抗生素(口服

中药:

清热解毒、利湿功效,如:金银花


保健预防
  • 应通风散热,衣着宽松透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勤洗澡,水温不要过热。

  •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之物。


浅部真菌

侵犯皮肤、毛皮、甲板引起的感染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皮、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目前皮肤癣菌病,仍按照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


体癣与股癣

易发季节:体癣、股癣多发于夏季。

易发人群: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体癣

症状:皮损初起为红色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泡,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皮损边缘不断向外扩散,中央趋于消退,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常分布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或苔癣样改变。


股癣

易发部位: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亦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

症状:基本皮损与体癣相同。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


治疗

外用药物:

克霉唑乳膏霜、酮康唑乳膏或霜、联苯苄唑、特比奈芬

用药提醒:应坚持用药2周以上,或皮损消退后持续用药1~2周,以避免复发。


内服药物:

  • 伊曲康唑(餐后服用,疗程2周

  • 特比奈芬(口服,疗程1~2周

用药提醒:与外用药物联合使用能增加疗效


温馨提示
  • 患者如同时有足癣和手癣要积极治疗,减少自身传染的机会。

  • 腹股沟部位皮肤薄嫩,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低的外用药,并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 本病以外用药物为主,皮损广泛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服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保健
  • 注意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衣服鞋袜、浴盆、毛巾等,内衣应宽松、透气。

  • 对患病的动物要避免接触。


手癣与足癣

手癣

病因:皮肤癣菌侵犯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足癣

易发部位: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跟和足侧缘。

病因: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足癣部位、与患者公用鞋袜、脚盆、浴巾等为主要传播途径。

易发地区和季节:南方地区发病较北方多,夏秋季发病率高。


据临床特点不同,分为以下常见三型

  • 水疱鳞屑型:

此型最为常见,好发于指(趾)间、掌心及足侧,起初为针尖大小的水疱,疱壁发亮,不易破溃,瘙痒明显。


  • 浸溃糜烂型:

好发于指(趾)间,皮肤浸溃、发白,表皮松软易脱落,露出红糜烂面,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 角化过度型:

好发于掌及足跟,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破裂,一般无瘙痒,常因发生皲裂而疼痛难忍。


治疗

本病常以一型或几型同时存在,也可互相转化。外用药物治疗为主,须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1~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疗效不佳者,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内服药物。


外用药物:

  • 水疱鳞屑型:

酌情选用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如克霉唑、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等。


  • 浸溃糜烂型:

外用药物:

用药原则:

较温和或浓度较低的抗真菌外用制剂:如,氯碘羟喹乳膏(珂艾林)、咪康唑累、特比萘芬等。

加用干燥性粉剂,如达克宁散剂用量不宜太大,以免对皮损造成摩擦损害


  • 角化过度型:

外用药物:

用药原则:剥脱作用较强的制+抗真菌软膏(

  • 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足光散或珊瑚癣净,进行浸泡

  • 抗真菌软膏或霜剂,涂抹患处


如伴发细菌性感染或病久继发湿疹样病变者均应作相应处理。


内服药物:

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内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


特别提示:请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保健预防
  • 应及时、彻底地治疗,消灭传染源,不与患者共用洗浴用具。

  • 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鞋袜可用日光暴晒或开水烫洗。

  •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

  • 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避免穿公共拖鞋。

  • 可选用维生素B族、β-胡萝卜素、蜂胶、维生素E、大蒜精油等营养补充剂改善体质。


癣与三种相似疾病的区别



  • 慢性湿疹:边界不太清楚,常有多形性损害,真菌检查阴性。


  • 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的皮肤肥厚,粗糙,没有水疱,剧痒,真菌检查阴性。


  • 玫瑰糠疹:皮疹数目多,呈鲜红色斑疹,边缘明显,但不整齐,无中心自愈倾向,病程只有数周,不易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癣、股癣、足癣要怎么治疗,用药如何选?医生一次给你讲清楚
最常见皮肤病及用药大全,果断收藏!
体癣和股癣的药物治疗
体癣会传染 潮湿环境易致病情加重
12种常见皮肤病的联合用药方案!
身体不同部位癣病用药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