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与黎锦熙的师生情谊
userphoto

2023.01.18 北京

关注

  在历史上,师生之间能彼此心心相印,相互理解与支持,在切磋学问中建立深厚友谊,从而达到亦师亦友,情同手足,是非常可贵的。师生之间的交情,持续近七十年,被人们传为佳话,堪称师生关系典范的,当属毛泽东与恩师黎锦熙了。

  黎锦熙(1890-1978年),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语言学家,早年参加同盟会。黎锦熙祖父黎世绶,任过清朝山西盐运使,父亲黎培銮,近代诗人、书法家。黎锦熙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1905年中秀才,1912年从湖南优级师范高等学校史地部毕业,1913年1月,担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历史教员。

黎锦熙与毛泽东

  湖南读书期间的良师益友

  黎锦熙在治学和做人方面,都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影响。1913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一班读书期间经常和黎锦熙谈古论今。次年,湖南四师和一师合并,黎锦熙、毛泽东也转入到一师。当时,黎锦熙住在芋园,毛泽东经常来芋园向黎锦熙、杨昌济及各位老师求教,讲学论道,互阅笔记,或议论时政,臧否人物。毛泽东甚至假期不回家,移居芋园,与老师一起切磋学问。毛泽东对黎锦熙非常尊重与信赖,称呼他“邵西先生”,称他夫人为“黎师母”。1915年11月9日,毛泽东曾致信黎锦熙说“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由此可见两人志同道合,同求进步的美好希望。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再次致信称“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1920年,毛泽东致黎锦熙信中更称赞他“弘通广大,最所佩服”,更是表达出了对黎锦熙的敬重之情及对其渊博学识的青睐。因黎锦熙年长毛泽东三岁,所以毛泽东经常以“弟”自称。黎锦熙和毛泽东亦师亦友亦兄弟,关系非同寻常。

  1915年9月,黎锦熙应教育部之邀,从长沙赴北京任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纂员兼文科主任。临行前,毛泽东和王季范、萧子升等人前去送行。黎锦熙到北京后仍与毛泽东保持着通信联络。当时袁世凯正在收买政客、招揽名士,准备复辟帝制。毛泽东担心黎锦熙被袁世凯拉拢,因此曾劝说黎锦熙不要在袁世凯政府做官,希望黎锦熙急归勿恋。该时期,黎锦熙远离政治,到北京后他提倡白话文,反对小学读经,力主改小学和中学的“国文科”为“国语科”,1916年参与发起国语研究会,积极推广普通话。1916年7月,毛泽东再次致信黎锦熙,对先前劝黎锦熙不要在袁世凯政府做官表示歉意。

  黎锦熙对毛泽东革命事业的支持

  从1918年到1920年3月,黎锦熙任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毛泽东因为组织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驱逐张敬尧等活动到过北京多次,每次来京都到黎锦熙处谈心谈学、谈文化运动、谈社会改造。毛泽东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黎锦熙深知毛泽东工资微薄、生活清苦,每逢周末毛泽东来时,黎锦熙就准备好饭菜,让毛泽东改善生活。黎锦熙深知毛泽东烟瘾大,所以每次都准备好几盒香烟以满足毛泽东的烟瘾。茶余饭后,师生谈论时政、学问和救国救民的真理。1919年的春节,毛泽东在黎锦熙家度过。11月中旬,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第二次来北京。1920年1月4日,黎锦熙去北长街九十九号福佑寺喇嘛庙毛泽东住处看望他时,毛泽东在平民通信社接待了黎锦熙。在这里,黎锦熙第一次见到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逝世,黎锦熙与毛泽东等一起处理后事。2月19日,旧历新年,毛泽东到黎锦熙家过年,毛泽东与黎锦熙讨论了“驱张”斗争和“文化运动方法”的等问题。此后,二人还讨论了湖南改造、湘事善后事宜和现代哲学派别等问题。毛泽东与黎锦熙的交流,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坚定了斗争的信心,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后来,毛泽东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辗转各地,忙碌奔波。黎锦熙也潜心学问,两人未能取得联系。但是二者之间始终在关注着。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北京师范大学迁到陕南城固,改名为西北师范学院,黎锦熙随校南迁继续任教。毛泽东得知黎锦熙来到陕西后,非常兴奋,从延安给黎锦熙邮寄了一本《论持久战》。黎锦熙收到该书后,即同西北师范学院同仁们共同对此书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黎锦熙也将自己的新著《建设的大众语文学》寄予毛泽东。这是自从1920年一别后两人的第一次间接接触,然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师生再次见面,这一别就是30年。抗战胜利后,黎锦熙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号召,与许德珩等共同发起组织九三学社,团结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在党的外围开展反蒋斗争。

  毛泽东关心黎锦熙学术研究事业

  黎锦熙热爱自己的学术研究事业,一生致力于文字与教学改革运动,对汉语语法研究颇有贡献,著述颇丰。为推进改革,黎锦熙不畏艰险。1925年,黎锦熙针对教育部总长章士钊恢复读经课、取消白话文等复古措施,著文进行猛烈抨击,并发起成立了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出版《国语》学刊,维护新文化运动的成果。1930年,黎锦熙出任北平师范大学研究所副所长后,配合民众教育运动,倡行“大众语文”,参与编写民众教育读物。1942年,黎锦熙出版《国语文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白话文的专门著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到了北京。毛泽东看望时任北平师范大学代校长汤璪真时,特别邀请了黎锦熙及家人会面、聚餐。这次会面毛泽东想请黎锦熙出任教育部长,因为黎锦熙只想从事文字改革及教书工作,因此他婉言谢绝。晚饭后,毛泽东用汽车送黎锦熙回家,这是师生阔别三十年后的第一次会面。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熙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黎锦熙与吴玉章、郭沫若、马叙伦等筹组中国文字改写协会,任委员。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方面,并且就相关问题与毛泽东多次交流。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在怀仁堂的晚会上,黎锦熙将其所著《国语新文字论》亲呈毛泽东。1950年5月16日,黎锦熙就中国大词典编纂处有关机构归属、人员编制及辞书事业的合理发展问题致信毛泽东,提出的意见和主张得到毛泽东的复信肯定。1951年1月1日,黎锦熙在中南海勤政殿同毛泽东见面,席间黎锦熙和林伯渠共商文字改革问题。毛泽东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对黎锦熙的新作进行了肯定。1954年元旦,黎锦熙再次致函毛泽东,希望推广注音字母,并赠送自己著作四种。7月23日,毛泽东复信黎锦熙同意推广注音字母的意见,并告知黎锦熙同文字研究会商洽。1956年6月21日,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开会期间,黎锦熙利用会议休息时间,向毛泽东汇报文字改革委员会讨论拼音字母的情况,并赠送自己新著《四十多年来的注音字母和今后的拼音字母》给毛泽东。毛泽东对黎锦熙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充分表现出毛泽东对黎锦熙深厚的师生情谊、挚友情谊,充分表现出毛泽东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黎锦熙(前左一)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九三学社其他代表合影

  毛泽东关心恩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1953年,黎锦熙因病停止讲课,毛泽东非常关心恩师的身体健康状况,1953年1月3日,毛泽东派人把各族群众送给自己的人参果、阿胶、麝香、虫草等珍贵礼物送给了老师一些。一个月后,黎锦熙在怀仁堂参加政协一届四次会议时,毛泽东得知恩师身体有病,叮嘱老师要好好休养,注意身体。1953年五一在天安门城楼休息室及1954年年底在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多次问起恩师的健康状况,让老师注意休息。1954年国庆节后,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到黎锦熙家中慰问,以后多次派人慰问恩师。“文革”期间,黎锦熙也受到了冲击,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曾指示要保护他。1972年,当得知恩师居住条件较差的情况后,毛泽东立即责成中央组成“五人小组”落实老知识分子待遇问题。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与关怀下,黎锦熙住进了朝阳门内北小街的一所四合院,黎锦熙在此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六年。

  1976年,毛泽东逝世的噩耗传来,黎锦熙万分悲痛,身体日渐衰弱。在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际,黎锦熙撰写了《在峥嵘岁月中的伟大革命实践——回忆建党前夕毛主席在北京的部分革命活动》一文,表达了对毛泽东深切的怀念之情。1978年3月27日,黎锦熙逝世,享年89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黎锦熙与毛泽东的师生情谊
黎锦熙:终身文字改革,豁出去了
1919年,毛泽东到黎锦熙家包饺子,感叹:这是我第一次过北方春节
师生情谊深
毛泽东看望恩师,塞给师母500元钱遭质问:你哪来那么多钱?
难得一见的伟人真迹,书法磅礴大气 拍卖3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