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似民间疾苦声
周日下午,独坐书斋,闭门思过。窗外淅沥淅沥地下着小雨,忽然吹进一股凉风,掀开案头的《世说新语校笺》,映入眼帘的是: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段文字记载的是东晋王徽之爱竹的轶事。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都爱咏竹、画竹,常把竹子与松树、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或者把竹子与梅花、兰花、菊花合称为“四君子”。由是,我想起了另一位爱竹之人——郑燮。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朝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乾隆十八年以请赈忤上罢官。晚年客居扬州卖画,与金农、高风翰等共有“扬州八怪”之称。所绘兰竹,风骨遒劲,有“板桥竹”之美誉。又擅诗、书,书法以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诗词小品及家书清新可诵,流传甚广,有《板桥集》整理印行。郑板桥非常喜欢竹子,他一生借物抒情,咏竹、画竹无数。他认为竹子有很多优点,首先竹子很坚强,经得起风吹雨打,不管是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霜雪严寒的冬天,竹子都挺得住,依然是郁郁青青的;其次竹子“虚心”,不自高自大;再次竹子有节气,不贪图荣华富贵,不奉承拍马,永远不“变节”,等等。竹子的这些个“好品德”,很符合郑板桥的思想感情和脾气,也铸就了郑板桥的书品、画品、诗品、人品和官品。

    我自幼颇好书画、篆刻之道,对“三绝诗书画”的郑板桥崇拜有加,但更敬重他的人品和官品。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朝,官场腐败,贪污纳贿成风,但郑板桥却始终清廉自守,这从他写的《燕京杂诗》中可以看出,“不烧铅汞不逃禅,不爱乌纱不要钱,但愿清秋长夏日,江湖长放米家船。”郑板桥为官期间关心民间疾苦,这从他创作的《潍县竹枝词》中可以看出,“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桃又被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郑板桥关心百姓疾苦,能够落实在行动上。郑板桥在潍县县令任上时,有一年潍县发洪水,灾情十分严重,在多次向上司打报告请求救济灾民未获批准的情况下,郑板桥自作主张,大胆开粮仓赈济灾民,以至为此丢官。据传,郑板桥从潍县辞官南归时,衣袋空空,两袖清风,仅有几卷图书而已。兹于斯,郑板桥才能在身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和魅力,也才有今天“板桥竹”的美称。

    郑板桥有一首《题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对诗的真正领悟,却是不久前开展“学习党章,司法为民”专题教育活动后的事。我原来以为,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现在才知道并不尽然。这首诗更可宝贵的一点是“疑是民间疾苦声”。试想,倘若没有那个哪怕听到竹叶晃动的声响也联想到民间疾苦的“疑”字,怎么能知道和发现民间有疾苦,不知道民间有疾苦,怎么能称得上关心百姓。如果对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冷暖,视而不见、漠然置之,那么,“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就成了一句漂亮的空话。

    这使我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法官。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生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有蒋庆、宋鱼水等人民的好法官。他们做官不为己、不谋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以人民给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幸福,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党员和法官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置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于不顾,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少数法官动不动搞“吃、拿、卡、要”,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还有少数法官不体察民情,脱离实际,就案办案,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对此,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党和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学习党章、司法为民”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专题教育活动,我们的党员、法官应当联系实际加强学习,认真排查问题,切实进行整改。要关心社稷民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另外,对那些完全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少数腐败分子和害群之马,理所当然地要依照党纪国法严加惩处。

    我有幸与郑板桥同列泰州老乡,封建社会时,行政长官兼理审判,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我与郑板桥同列法官行列。我曾戏刻两枚闲章自励,一枚曰“旧时称衙门中人”,另一枚曰“下七品官耳”,但面对先贤的人品、官品,自愧不如。今后当继续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法官。

    联想至此,窗外的小雨已经停止,天朗气清,心旷神怡,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竹图题诗 清 郑燮
描写竹子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最著名的10首古诗,道尽人生百态!
[转载]墨?竹?百?图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的《墨竹图》
郑板桥《墨竹图》:画家的自白,如何用一根竹子编织艺术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