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问诊疼痛的部位治疗疾病
中医问诊疼痛的部位治疗疾病

[导语]机体的各个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通过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以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对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1.胁痛

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两胁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肝胆又位于右胁下,故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阻滞气机、经脉不利,均可导致胁痛。

2.胃脘痛

指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会导致胃脘痛。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胃脘突然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临床应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和兼症进行辨证。

3.背痛

背痛是指自觉背部疼痛的症状。背指躯干后部上平大椎、下至季肋的部位。背部中央为脊骨,脊骨内有髓,督脉贯脊行于正中,足太阳膀胱经分行夹于腰背两侧,其上有五脏六腑腧穴,两肩背部又是手三阳经分布之处。

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所致;背痛连项者,多因风寒客于太阳经腧所致;肩背痛,多因寒湿阻滞,经脉不利所致。

4.腰痛

指腰部两侧,或腰脊正中疼痛的症状。腰指躯干后部季肋以下、髂嵴以上的部位。腰部中间为脊骨,腰部两侧为肾所在部位,故称腰为肾之府,带脉横行环绕腰腹,总束阴阳诸经。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因带脉损伤所致。另外,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临床应根据病史和疼痛的性质以确定引起腰痛的原因。

5.四肢痛

指四肢的肌肉、筋脉和关节等部位疼痛的症状。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亦可因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肢引起。若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者,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6.周身痛

指头身、腰背及四肢等部位皆痛的症状。新病周身痛者,多属实证,以外感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毒所致居多。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痛者,多属虚证,常因气血亏虚,形体失养所致。临床应注意询问病史、疼痛的性质及其兼症,以确定疼痛的原因。

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诊断疾病

[导语]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各科均可见到。问诊时,应问清疼痛产生的原因与性质等。只有正确的掌握了疼痛的造成原因和性质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

1)疼痛的原因: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有内伤,其病机有虚有实。其中因不通则痛者,属实证,不荣则痛者属虚证。

2)疼痛的性质: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胀痛:痛且有胀感,为胀痛。在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出现,但以胸胁、胃脘、腹部较为多见。多因气机郁滞所致。

刺痛:疼痛如针刺,称为刺痛。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多因瘀血所致。全身各处均可出现刺痛症状,但以胸胁、胃脘、小腹、少腹部最为多见。

绞痛:痛势剧烈如绞割者,称为绞痛。其特点是疼痛、有剜、割、绞结之感,疼痛难以忍受。多为有形实邪突然阻塞经络闭阻气机,或寒邪内侵,气机郁闭,导致血流不畅而成。

可见于心血瘀阻的心痛,蛔虫上窜或寒邪内侵胃肠引起的脘腹痛等。

串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称为串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可见于风湿痹证或气滞证。

掣痛: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它处而痛,称为掣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条状或放射状,或有起止点,有牵扯感多由筋脉失养或经阻滞不通所致。可见于胸痹、肝阴虚、肝经实热等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断:问疼痛
中医诊断学之问诊(四)
疼痛症状表现的中医解释
中医篇:一文搞懂各种疼痛的性质及特点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诊问诊(三)
中医问疼痛的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