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 严嵩之墓在连城

★史海钩沉 严嵩之墓在连城

●林水梅

明代太师严嵩之墓在哪里?史书未有记载。经田野调查,有史迹证明严嵩之墓坐落在连城县庙前镇水北村大墓岗上。
严嵩(1480~1567),江西分宜人,字惟中,一字介溪。青少年时常在钤山攻读古文诗赋,著有《钤山堂集》。弘治年间考取进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官升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后由于善伺帝意,又升为太子太师,还操纵国事20年。在操纵国事期间,他专横跋扈,常把自己所言冒称圣旨;结党营私,阳奉阴违,与子世蕃和赵文华等爪牙一伙肆行奸恶。不仅吞没军饷,废弛战备,导致东南倭寇和北方鞑靼贵族的侵扰更加严重,而且大耍阴谋,排除异己,对有意见的内外重臣,如主张收复国土的大臣夏言,将领曾铣,抗倭有功的总督张经,诉斥他罪行的谏官杨继盛等,都借以杀之。直到晚年,渐为世宗皇帝疏远。后世蕃等死党被御史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伏诛,严嵩被罢黜为民,抄没家产。
据严嵩的后裔严令涛等人听上祖相传:严嵩回到江西老家分宜之后,因其亲人多受株连,家产被官府抄封,严嵩只好住在守墓之舍(守祖坟的房子),由3位未受株连的亲人负责护侍。严嵩也常与这3位亲人一起靠乞讨度日。但是,严嵩在老家的亲人过去曾依仗严嵩之势在分宜一带无恶不作,所以当地群众一见严嵩上门行乞,就要严嵩坦白交代在朝廷害了多少忠臣,方可打点饭食给他。在这种被人戏弄的情况下,严嵩只好隐姓埋名,打扮成落难先生带着3位亲人走离家乡,一路乞讨,一路南下。经过一个月的艰难跋涉,走到了当年汀州府所辖的朗村(即今连城县庙前镇)。此村有一位做大米、黄豆生意的商人江某,见严嵩白发苍苍,扶杖行乞,便产生怜之悯情,后又问明他是一位落难先生,便答应收留他和3位亲人。叫严嵩诲教其子,叫其3位亲人砻谷做米。这样,严嵩才得以安身。
两三年后,严嵩得了风寒,一病不起。严嵩死后,由其亲人安葬在离朗村4华里远的水北村大墓岗上。墓地总面积约200余平方米,坟墓占地面积也有140平方米左右。坟墓前是“七块头”(即由七块石柱、石碑组成),墓碑宽70多厘米,高1米有余。碑文上刻“明宰相严嵩之墓”。严嵩葬后,其亲人为避官府追踪,不告而别,逃到与朗村交界位于东南方的深山老林,后在离朗村40里远的圆墩背(今属上杭县古田镇管辖)安家谋生。到了清代,严嵩的后裔已在圆墩背山顶建有一座大祖祠,面积300余平方米,此祠命名“大振堂”。据说,“大振”系严嵩的乳名。如今,圆墩背严氏居民已有200余人。
严嵩之墓造好后,多年无人问津,到了清代,南方抄墓也不严,所以一直保留下来。直到“文革”初期,严嵩的墓碑才被人盗挖。如今,严嵩之墓虽无墓碑,但每年春秋两祭,家住圆墩背的严氏裔孙仍派人到水北村大墓岗为严嵩扫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余达父之墓——毕节北部游之十二
奸臣秦桧和严嵩,一个死后被指着墓碑骂,一个至今没人找到他的墓
【孔门】子夏:弘传《诗》《易》,开讲西阁(下)
广东文物局名人墓葬(三)
藁城县西北南董村墓上的石碑
海南惟一探花张岳崧风水传奇:两代婆媳凤地同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