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少女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身体都未发育成熟,父母真忍心吗

《诗经》有一首《桃夭》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婚嫁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古人对未来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这明艳灿烂的桃花,其乐融融的场景,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当时欢乐祥和的氛围。但若我们知道古代女子嫁人的年龄,恐怕要大吃一惊。

原来,古代的女孩在十三四岁就要嫁入夫家了。比如武则天被唐太宗召进宫时,就才十四岁。按照我们今天的观念,十三四岁根本就未成年,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正是处在青春期。那么古人为何让孩子那么小就嫁做人妻呢?父母难道忍心吗?

其实,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古人,古代女孩之所以嫁人早,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一,减轻娘家的家庭负担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远比今天要密切得多,人类生活的状况基本上要取决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他们基本无力抵抗自然灾害,仅仅依靠自然的馈赠生活。

所以尽管他们精耕细作、辛勤劳作,也只能得到一点微薄的收成。粮食是重要的生存物资,而粮食的生产主要要靠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女孩在家中并不能提供劳力,反而单纯消耗资源,所以古人希望姑娘早早嫁人,减轻自家负担。

二,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上文说到,女孩不能提供劳动力,只是单纯的消耗资源,既然如此,那夫家为何会愿意早早娶妻呢?很简单,越早娶妻就能越早生子,越早生子就能越早为自家提供更多青壮年劳动力。而且古代婴幼儿的成活率远远无法和今天相比,只有早生多生,才能提高后代活到成年的几率。

说白了,夫家是看中了女子的生育能力,在当时社会,女性生育的子女越多,往往在夫家的地位越高,社会评价也越高。足见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个人意愿被强烈压制,基本是当成生育工具来培养。

三,人口寿命原因

与今天的老龄化社会结构不同,古人要想长寿,是非常之难的。一来是医疗水平有限,一些今天看来普通平常的小病在古代就会让人丧命,更何况还有不时爆发的瘟疫等大规模传染病;二来古时战争频发,也会造成相当惨重的伤亡;三来就是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足。

以上原因造成古人平均寿命很短。夏商时期,古人平均寿命仅为18岁,到了汉代仅为22岁,宋代为30岁,清朝时为33岁。按照这样来看,古人的十三四岁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成年了,要像今天一样二三十岁再结婚的话,是不具备现实基础的。

四,是统治阶级政策的原因

统治者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推进社会发展或者来充实军队,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十分注重促进人口增长。为此他们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就规定女性身高到达一米三以后就得嫁人;汉代时曾下令女孩必须于十五岁之前嫁为人妇,否则娘家就要承受巨额的赋税。所以,即便父母有所不舍,也必须得将女孩许配他人,否则就是违抗国家的命令。

说来说去,古代女子小小年纪便嫁人多少还是有些无奈的意味。处于封建男权社会之下的她们不过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选择婚姻和爱情的权力,也无法决定自己何时出嫁,她们只能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与之相比,今天的我们就幸运多了,希望每一个女性都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男子总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少女,是什么原因?
一图回顾生育政策66年变迁史
国家允许生育二胎政策
莫桑比克的定时炸弹:高生育率
莫欺少年穷,希望所有的爱情都不要毁于高价彩礼
为何古代女子,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如果不嫁会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