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兰仕的成本管控:用“流程”控制“成本”

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两件事。第一,提高收入。第二,降低成本。

企业运营是否高效,离不开销售和营业额,它们能带来收入和利润。企业管控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对成本的管控。

成本控制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一定幅度的企业成本降低,能带来更高幅度的利润增长。企业成本降低10%,利润可能会随之增长20%,甚至更多。

进行成本费用管控是企业势在必行的关键工作之一,对利润增长能产生杠杆效应。

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也能对竞争对手形成竞争壁垒,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1

格兰仕的成本控制措施


格兰仕集团,原是一家羽绒制品和服装加工企业,后成功转型为家电制造企业,主导产品是微波炉。三年之后,格兰仕成长为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1993年,格兰仕第一批1万台微波炉下线。1996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增至60万台,随即宣布高达40%的降价幅度,降价的结果是,格兰仕的销售量猛增至20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47.1%。

格兰仕所创造的成功,让外到包括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购等跨国公司,内到中国的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大中电器等连锁巨头,都纷纷前往格兰仕造访取经。一时间,“北学海尔,南学格兰仕”的呼声不绝于耳。

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价格战是格兰仕掌握的一个秘密武器,客观地说,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然而,格兰仕却将这个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格兰仕先后进行了9次大规模降价,最低降幅为25%,一般都在30%~40%,被业界誉为“价格杀手”。格兰仕的价格战导致了一次次的行业洗牌,那些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同行纷纷出局。

格兰仕走的是“规模扩大带动的是成本下降,微波炉降价又直接扩大了市场容量,企业资金回流也相应增加,企业规模再次扩大,成本再次下降……”这样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格兰仕之所以敢大打价格战,在于其一流的成本控制能力,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在中国家电行业里,格兰仕在成本管理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格兰仕的成本优势是从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的,格兰仕没有按惯例去大规模扩充生产线,而是走了一条虚拟联合扩张的新路子,不动用自有资金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是用别人的钱为格兰仕兴建生产线,让格兰仕免于背上沉重的成本负担,轻装前进。


以微波炉的变压器为例,起初,格兰仕分别是以23美元、30美元的价格从日本、欧洲进口的,格兰仕总裁梁庆德感觉成本太高,就和欧洲的供货商洽谈:“你把生产线搬过来,我们帮你干,然后8美元给你供货。”

日本供货商的压力于是倍增,时机成熟后,梁庆德又对日本企业说:“你把生产线搬过来,我们帮你干,干完后5美元给你供货。”于是,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都几乎被“无偿”搬过来了,格兰仕的成产能力大幅提升,技术水平的集约化程度也得到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格兰仕变压器的实际成本很快降至4美元,而引进的先进生产线,格兰仕几乎没有投入一分钱。

除了合理利用外部产能,格兰仕还在工作时间上进行深挖,员工分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都处于高速运转中,格兰仕的一条生产线发挥出的产能相当于欧美企业的6~7倍。

格兰仕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方面都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成本控制在格兰仕集团,已经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夏天晚上如果有人加班,只是开着窗户,而空调往往是关着的。没有人加班的地方灯也是关的,只有加班员工头顶上的灯是开着的。即便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如果下班时不超过5个人,他们也都会从楼上走下来,而不会乘坐电梯。

以上成本控制措施,让格兰仕获得了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


2

成本管控要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主要目标是获得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此不仅要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还要特别注意进行成本控制,节约的也是利润。

但成本管理并不是为了节约而节约,也不等同于毫无底线地降低成本,应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采取的一种措施。低成本策略是强调在与竞争对手同等条件下的低成本,不是牺牲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低成本。

所以,企业的成本管控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流程

对产品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而有效的全流程成本控制又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环节。

第一,事前控制,即要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在必要时调整计划和控制影响因素,确保成本控制目标实现。

第二,事中控制,又称过程控制和执行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与重点工作。

第三,事后控制,又称反馈控制,分析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并实施,防止问题再度发生。

2、全员参与

企业成本控制不是靠老板自己,也不是靠管理层,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做到全员参与,不遗漏一人。同时,要分解指标,明确责任,将成本控制的任务和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

企业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只有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实现费用成本、时间成本和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

3、标准化

成本管理要力求做到量化,能够定量的要定量,不能定量的要定性,做到成本管理有标准可依。

标准成本是一种计划成本,是进行成本管控的标杆和定额。通过建立各种成本定额,如采购成本定额、生产工艺定额、劳动工资定额、销售成本定额等,提高成本管控的标准化。

通过量化、标准化管理,可避免成本、费用开支的盲目和随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运营和管理效益。


4、奖惩相结合

成本控制的对象是人,成本控制的主体是人,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人,而不是某个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企业中的每件工作都是人在做,成本是在人的手上产生的。因此,成本控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必须从人的角度进行考量,结合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推进,才会更加有效。

举例来说,某员工的月工资是3,000元,工作中该员工发现一种新工艺,可为公司节省5万元。但是如果他使用了该方法,每个月拿到的薪水还是3,000元,那这名员工大概率不会去主动采取节约成本的新工艺,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因为“出力不讨好”。

但如果公司积极鼓励员工进行成本控制、厉行节约,果断将成本降低额的10%拿出来奖励当事人,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仅仅有奖励还不够,还要结合惩罚措施,对成本费用浪费现象也要做出相应惩罚。

THE END


作者:顾瑞鹏  摘自:小公司财税管控全案

声明:本文由“管理会计知识汇”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在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作者:顾瑞鹏《小公司财税管控全案》
财税乱,则企业乱。财税管控不善,则企业必有重大危机。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一半问题,都是财税问题。本书作者20年的财税实战经验,教你用财税思维管控企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成本控制系列讲座一(战略篇一)
成本控制不离这4点就对了,能为企业盈利几十万,你该借鉴一下
成本控制的意义和内容
成本经理直言:成本控制只要不离这4点就能盈利,太多人走了弯路
管理的逻辑:管理=数学+哲学
聚焦||回归制造原点:格兰仕牵手机器人发那科找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