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恕我直言,你这么坐很不高级

我们总说:

你读过的书里,藏着你的气质。

你听过的歌里,藏着你的人生。

其实,你坐过的椅子里,

还藏着祖国母亲现代化的决心……




 


很久很久之前,

老祖先们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坐。

他们都是跪坐在席子上,

双膝落地,臀部着脚跟,

也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


 


尤其是在某些上流社会的正式场合,

更加得使用跪坐。

比如《三国演义》中,
大多数都是政商往来的高级场所

大家都很讲礼数,不丢脸面。


 


可是长久这么坐着,不舒服啊。

如果坐姿从娃娃就抓起,

还会影响到祖国花朵的发育。

既然如此,古人为什么要这么作死呢?

难道换别的姿势坐不行吗?





不行

这样很不高级,也很不礼貌。

因为很容易走光!

在那个年代,
没有内裤这种东西(捂脸)~




 

当我们还长得像人猿泰山的时候,

我们都是底下遮块树叶了事,

正所谓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呸,听你胡说八道)








 

后来,我们穿上了虎皮,织起了布,

终于是个有衣蔽体的体面人了,

但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穿的都是上衣下裳。

裳,也就是裙子,

无论男女,都穿裳。

裳里边,
是不穿内裤的。




大禹


 

到了商周时代,

我们用袍子做内衣,

多一层保障,
多一份安心。

但里头嘛,依旧光腚走天下。




姬发和周武王

 


后来,忍无可忍的中华儿女,

终于在春秋战国时穿上了裤子。

很遗憾,

当时发明裤子的人,

不是为了遮羞

而是天冷了给冻得慌,

情急之下,扯两条裤管儿来保暖。

一左一右套在俩腿上。




 


虽然没那么容易走光了,

但要害地方仍然真空保鲜,

没事走两步就底下生风……

可能屁股肉多比较扛冻吧……




 身处战国的芈月女士,内心踏实又复杂



而穷人呢,

很可能连裤子都穿不起的。

《三国志》中明确记载,

贾逵年轻时因贫穷,

连冬天都不穿裤子,

夏天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即便有了裤子,

我们坐得也不坦荡。




贾逵

 


在古代,有一种牛逼哄哄的坐法

“箕踞”

就是两脚张开,

两膝微曲地坐着,

形状像箕。

别否认,我知道你照做了↓↓↓




箕踞


 

如果你穿着当时的开裆裤这么坐,
坐你对面的人啊,绝对一览无余。     

这种不拘礼节的坐姿,
既走光又失礼,

更别提现代人啊,

动不动就把腿举高高。

 

有一次,

孟子的老婆在家里就这么叉开腿坐着,

没想到被孟子撞见了,

差点被休。


在《韩诗外传》有记载:

“孟子妻独居,踞。

孟子入户视之,

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不仅如此,

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故意这么“箕踞”,

摆明了就是要搞事!

 





秦国时期,荆轲刺杀秦王失败,没招了。

于是“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一言不和就叉开腿嘲讽你,

秦王能忍吗?



必须不能!



可见,当时想在社会上混下去,

除了“跪坐”,

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呢。




 

丝绸之路打开以后,

胡人文化掀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

“胡床”也跟着引入到中原,

形状很像我们现在的马扎。



胡床



中原人终于熬出头了,

坐姿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这种坐法,

被人们称之为“垂足坐”,
很像我们现在的坐姿。




北齐校书图

 


当时,这种坐法还处于内测阶段

只在王宫贵胄中流行开来。

汉灵帝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洋气的不行。

不仅是胡床、胡坐,

其他胡人文化也都踊跃尝试。


《后汉书·五行志一》有记载,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

胡空侯、胡笛、胡舞,

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汉灵帝

 


可是,大家都光着腚,

这么坐胡床不太好吧?

没关系,胡人搞起了买一赠一活动,

坐胡床,送裤裆。





胡人善骑射,

常年生活在马背上,

没裆肯定蹭得慌,

所以,胡人的裤子,

没有汉人那么open。

而汉人穿上了胡服之后,

终于也能迈开裤腿走四方了。




到了隋炀帝杨广这一代,

就不吃这一套了,

他搞起了“去胡运动”


唐太宗曾这么评价过这位前辈:

“隋炀帝性好猜防,

去信邪道,大忌胡人。”



隋炀帝


凡是和“胡”有关的,一律改掉。

我们现在吃的黄瓜,以前叫胡瓜。

而胡床呢,后来改成叫交床。


交床不断改进,

有了靠背、扶手,

就成了“椅子”。

改名为“交椅”。




 


那时候,“垂足坐”已经不少见了,

“席地而坐”仍然被奉为尊贵的坐法。


看!

上流社会就是喜欢折腾自己。


在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

唐太宗李世民是盘腿坐的

而不是“垂足坐”。



 

不过,唐太宗之所以这么坐,

也不能怪他爱装逼,

因为坐姿受到局限。


想出门看看自己打下的江山,

会晤会晤国际友人,

都得乘坐交通工具。

总不能坐椅子吧?




当时上流社会出行,

基本靠步辇,或者骑马。


骑马大家都知道。

反手一匹小马驹,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虢国夫人游春图



但马毕竟是灵性动物,

一旦遇到啥天灾人祸大刺激。

翻脸比翻书还快。





“步辇”呢,

也就是所谓的“轿子”。

一块木板坐塌,

由人力扛动。


虽然全程头顶开天窗,

一旦中暑,

捂几块冰都不顶用。

到了冬天,

还容易冻出老寒腿。



无论骑马还是做轿子,

都不是长久之计。

即便是皇帝们在外头也帅不过三秒,

又得回屋坐龙椅。



随着椅子的不断演进,

人类有了更高级趣味的追求。

不仅在家里要坐得舒服,

出门在外也要坐得别致。

别克GL8座驾

正巧舒适到我们的心坎里。


时长:01分00秒



我们不仅可以尝试古人各种不同的坐法,

还能坐享其程,看尽世间繁华。





呐,皇帝都活得不如你,

只需一辆别克GL8,

就能拥有。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孟子休妻到和珅抄家:隐秘的物质史
没有发明椅子前,人们都坐哪儿?
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中國人用了八百年,完成了從「跪」到「坐」的演變,我們得感謝它
坐久了不舒服?古人的坐姿大有讲究|163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探析古代“板凳类”家具的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