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茶道传统的生活性(2)

刘悦笛 社科院哲学所

中国茶道传统的生活性(2)

所谓色、香、味三者俱全,也是要全面调动我们的知觉,比如视觉、嗅觉、味觉才是心领神会,由此才能香清味鲜,进入到所谓的微妙的境界。所以,我特别不同意日本人拿茶说出武士道的精神。酒道可以,喝多了可以去展现一下,可能日本的武士道比较的冷静。喝茶和喝酒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说晚上对花要饮酒,没有说对花要饮茶的。有的时候酒出来比较的煞风景,品茶从色、香、味的感官积极体验出发,中终你身心感官的畅适,最终达到“意消”和“心受”。

什么是意消?什么是心受?意就是意思,就是我们的思虑和意念;心就是情感意识体验的中枢。意消和心受合起来说就是扫除了蒙蔽在我们生命本真上的尘埃,回归到一个生机无限的生命和生活的本体,这就是为什么陈金诏说这是“纯是一种太和元气”也!但是我们现在谁能体会到,谁喝茶可以体会到“太和元气”?这是非常高的道禅境界,是非常高的境界呀!

所以我觉得茶之道是过程的美学,是过程的哲学。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过程。茶从唐开始,光大于宋,造福于明清,然后传到日本和世界。近代以来虽然有一点衰弱,但是如今茶的文化又开始兴起了。

举一个重要的例子,昆明有一个弘益大学堂,原来是大益茶厂的培训机构,它现在专门做“生活美学课程”,拿到资质做了近十年了,已经培养出近万中国的茶人了,还包括花道与香道人士。他们也在各地开了很多茶生活美学馆、茶道馆,就用“生活美学”去培训。最近他们在日本游学。但是,我还要讲,其实我们中国人一般不讲茶道,现在我们更多讲茶艺,在很多茶艺馆给你斟茶的都是身着旗袍的小姑娘,非常清秀的小姑娘。有一套功夫把式,他们叫做茶艺。茶艺和茶道可以合一的,茶艺有时候重在描述采茶、制茶、藏茶、煮茶,她给你煮茶是一个过程,表演也是一个过程,茶道往往讲一个过程中所能体验享受的一个境界。

日本比较注重茶道,我觉得茶艺和茶道是体用不分的,其实艺和道是不分的,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谓之道,中国一直没有像日本那么绝对化,把它推为绝对的道。因为中国的道还和形而下的气是相关的,中国人其实是道、器不分的。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茶艺乃是“用”,茶道则为“体”,茶艺与茶道是“体用不离”的关系。

包括选茶,过去讲选茶,比如清、燥、洁,这是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层面。比如说杜毓《荈赋》,其中,说采茶要到秋天农忙结束之后,但是这个做法在唐代做茶的时候就已经抛弃掉了。陆羽在《茶经》当中也说过,“笋者上,牙(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茶叶是越嫩越好,这是一千多年来饮茶人所遵循的首要的信条。但是这个也慢慢的被破除掉了,因为喝陈普洱也慢慢成了一个风尚。

普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然,西藏、云南地区喝普洱过去是一个绝对主流的现象,中原喝普洱变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特别是喝陈普洱。但是大家一定知道,因为陈不能陈过头了。曾有两位茶道中人跟我说,他们曾在老故宫里面搞了完全发霉的老普洱块,喝了以后发现简直不是味道,简直不是人喝的味道。因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茶都有它最好的生命期,你要在那个阶段把它喝掉。当然熟普洱、生普洱里面还有很多分法,里面有很多茶科学的知识,有很多人用科学的手段做“茶科学”研究。

后来有人把茶和墨做过比喻,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司马光和苏东坡。司马光和苏轼都喜欢茶和墨,“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当然现在已经不同了,墨与墨之间也有不同,当然墨一定跟敲打的次数是有关的,我们现在的墨为什么不好?有人宁愿用日本的墨。因为日本的墨不减料不减工,捶打上万次跟捶打上百次的墨肯定不一样。苏轼就说,别说那么多,其实“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司马光说确实是这样的,无论是茶还是墨也好,都是香。但是墨香和茶香是一样吗?不一样,有的墨还很臭。茶闻的香和品的香能一样吗?是两种香。在茶尖的香到舌尖的香能一样吗?不一样。所以台湾高山茶那个香在舌根。你发现好的茶、好的味道能够到根部是非常好的,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无论怎么说,“茶愈白”,并不是说茶一定是白色的。按照原来的规则,茶采摘十个月,放时间愈短自然就越鲜嫩。现在只是讲明前茶和明后茶的一些区分了,这都是具体的美感。茶本身经过蒸、压、炒各种环节,它一定还保留着它原有的香气。

注:本文根据哲学家茶座第十五讲讲座录音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官方网站:www.teaismphi.cn

新浪微博:@茶道哲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艺与茶道之区别
焚香、品茗自古皆雅事
茶艺师培训课程该怎么设置?
茶筅:宋代中国茶艺“点茶”必备神器
中国茶艺美学的四个境界
体验茶道精神 感悟生活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