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古国
说起夏朝的三鬷国,不得不提古籍中记载的“鬷川”。《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对魏献子曰:'昔有飂(刘)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是说以前刘叔安有个后代叫董父,很喜欢龙,懂得龙的嗜好来饲养它们,很多龙都归附他,于是他为舜帝专业驯龙,因成绩出色被舜帝赐姓为董,封他到鬷川,鬷夷氏就是他的后代。
董父擅长豢龙,替孔甲养龙的刘累就是董父的后代。关于“鬷川”的地理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山西闻喜县,境内有董泽湖就是当初董父养龙之地;另一说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古称陶丘,《说文解字》说:“陶丘在济阴。”济阴,菏泽古名。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注:“陶丘有尧城,尧常居之,后居于唐,故号陶唐氏。”南北朝薛瓒在《汉书?高纪》中注:“尧初居于唐,后居陶。”不管尧先居何地,总之唐和陶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世所谓的“陶唐”应该指这两个地方的合称。之前讲到西周曹国,曹国的前身就是夏朝三鬷国,商汤在鸣条大败夏桀,之后消灭了夏朝的最后一支势力三鬷国,为了统治夏后氏余孽,将亲信曹氏族人迁来此,建立曹国。“鬷川”跟以上两地应该都有关系,按史书记载,鬷夷氏是董父的后代,也就是说,夏朝三鬷国族系来源于鬷夷氏。而鬷夷氏应该属于东夷部族,这只能说明董父的后代迁徙到东夷与当地族系融合才形成了鬷夷氏,后来鬷夷氏逐渐强大,在夏朝时建立国家。
鬲的甲骨文“鬷”应该是个后起字,古籍中鬷、嵕、朡、?通用,这只能说明这些字体是通过不断演变的结果,我们分不清以上字体的演变顺序,但可以肯定在汉字尚未统一的远古时代,一个字体的演变是根据社会环境或民俗语境的规律来的。首先“鬷川”当跟山川有关,应作“嵕川”,嵕,指并峙的山峰。而“鬷”从鬲,“鬲”的甲骨文是个“三足器”,鬲是最早的陶器,据说鬲氏部族发明了鬲器,是个很早就懂得制陶的部族。《说文解字》说:“鬷,釜属也。”鬷当是一种早期的炊具或饮器,当然也是陶制的。很有可能,早在董父后代的嵕川时代,鬷夷氏的先祖们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来将制陶技术带到东夷,并且逐渐改进。进入夏朝,鬷夷氏凭借先进的制陶技术,大力发展经济,成为当时最富裕的部落,从史书中“汤伐三鬷,俘厥宝玉”的记录来看,三鬷国是个绝对富有的国家,人民生活富足,宝器甚多。鬷夷氏经过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权体系,这就是三鬷国。
三鬷国忠于夏朝,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一大军事强国,是夏朝王室得以维持的主要骨干力量。但是到了夏朝末年,夏桀残暴不仁,民心渐失,诸侯纷纷脱离,夏王朝岌岌可危。随着商部落的崛起,商汤趁机笼络天下英杰,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轰轰烈烈的到来。而这个时候,三鬷国却坚持站在夏王朝这边,成为商汤革命中的一支强劲敌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与夏桀在鸣条殊死一战,夏军全线崩溃,夏桀逃奔到三鬷国避难。商汤趁胜追击,进攻三鬷国,三鬷国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终不敌天下一统的大趋势,三鬷国大败,商军攻破国都,活捉夏桀,将他流放,又将三鬷国的重器国宝洗劫一空。从史书记载看来,商汤在平定了三鬷国之后天下诸侯臣服,践天子位,大赦天下,历史正式进入商朝。因此,攻打三鬷国是商汤取代夏朝的最后也是最关健的一战。
三鬷国亡后,商人迁其民,移其器,毁其社,因曹氏部族在商汤灭夏过程中有功,于是商汤将三鬷故地封给曹氏,建立曹国,是为商代曹国,也是后来周代曹国的前身。后世有鬷姓,郑樵《通志》中记载,春秋时期,郑国有鬷蔑,鲁国有鬷戾,这些鬷姓人当为夏朝三鬷国后裔。 文/堰风西周古国——曹国,战国时中原一大肥肉,这里出了个商界奇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汤灭夏:原来还是一场“复国”之战
刘新文|菏泽是龙的故乡
姓氏起源-名字大全
摘《历史上的曹国》
細說「祝融八姓」
夏朝简史——华夏开篇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