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流外官制度初探
           内容提要:宋朝流外官制度承因唐制,但与唐朝已有所不同。流外官是指通过铨选考试补正名的京师诸司吏员,其铨选机关是流外铨,隶于吏部。铨选之法与流内铨选相通,铨选对象包括两部分,一是由官吏直接保引,以私名祗役的亲属、子弟,一是州县诸色役人选补至诸司者。流外官任职后,可依例叙理劳考,循资迁补,甚至出职入流,但需要举主保荐,并通过由皇帝主持的引对,且年龄符合规定,方可出职。流外官制度是宋朝官僚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对宋代官冗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宋朝流外官铨选出职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
  流外官是相对于流内品官而言的,始于南北朝时期,其考课、磨勘等一系列铨选制度,至隋唐时方趋完备。宋朝虽自称承因唐制,在经历五代兵厄后,两宋又有元丰改制和靖康之变,其流外官制度显得比唐代复杂许多。检视宋朝文献,关于流外官的记载已多与“吏”相关联,说明宋朝时流外官制度已与唐有所不同,“吏”的色彩较之前朝更加浓厚。同时,宋人入仕,共有“贡举、奏荫、摄署、流外、从军”五等,说明流外是宋朝选举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宋朝流外官制度,对于弄清楚它与宋朝职官系统尤其是选官、考课、磨勘等一系列用人制度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有重要意义。
  一、宋朝流外官的界定
  关于流外官的界定,要从流外铨入手。流外铨是铨选流外官的执行管理机关,《宋史·职官三》言:“流外铨,掌考试附奏诸司人吏而已。”不难判定,宋朝的流外官即“诸司人吏”,也就是中央官僚结构中诸台司的人吏。需要指出的是,“诸司人吏”是通过铨选机关的考试中选的京师诸司吏员,与一般的胥吏、助役和差役之吏不同,要与史料中的“吏”、“胥吏”区别对待。
  真宗在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曾颁布诏书,要求“京百司人有不经考试补正名者,只令在司祗应,不得叙理劳考。”而流外官可以通过叙理劳考来提高级阶,甚至入流内出官。依此诏令,百司人吏不经考试者即使补正名,也只能在本司祗应,不能叙理劳考,就不应算做流外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熙宁五年(1071年)四月丙寅”条言:“初,上(神宗)以枢密诸房案牍烦委,胥吏皆父兄保任,多不得人,因命都承旨李评立法,参补流外选人、三班使臣。”很明显,神宗初年,枢密院“胥吏”都是由官或吏的父兄保任,后才立法参补流外及三班使臣,也就是说,此处所言枢密诸房“胥吏”,不但包括由流外铨选的流外官,还有经其他途径补授的非流外出身人。
  又李心传《嘉定四选总数》言:“侍左一万七千六员。”其注有云:“流外一百六十五员”;又言:“侍右参部使臣一万五千六百六员。”其注有云:“吏职一千三百二十一员。”很明显,后者的“吏职”当是包括一般意义的助役或差役,并非全然是流外官,此处所言“吏职”与流外官有别。
  但也有史料记载的“胥吏”即流外官。元祐元年(1086)八月,上官均《上哲宗乞清入仕之源》奏议有言:“夫以特奏得官,与夫补荫、流外之人,学术才行皆不足以方进士……。故负才可用之人,率为特奏名得官,与夫资荫、胥吏之流,冗占壅滞,比肩待阙。” “补荫、流外之人”与“资荫、胥吏之流”相对应,此处“胥吏”乃指流外官。
  因此,流外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胥吏。具体而言,流外官应指通过考试补正名的“京师百司人吏”。在某种意义上,与流内官一样,“诸司人吏”也是中央通过考试任命的官员,是宋朝中央官僚结构的组成部分,与一般吏职不同。
  流外官在前朝皆出身卑微者为之,据《隋书》载:“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为之。”隋朝以前,受门阀制度的影响,仕途皆为士族掌控,出身寒微士人只能充任流外官。到了宋朝,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流外官不再仅仅是“寒微士人为之”了。“国初,吏人皆士大夫子弟不能自立者,忍耻为之。”这说明,宋朝初年,包括流外官在内的吏职已成为“不能自立”士大夫子弟不得已的一个选择。
  流外在宋朝属“三色官”,即摄官、进纳和流外,与隋唐一样,宋朝流外官仍有品阶之分。《麟台故事》载:“崇宗中,以元丰法参立孔目官等品、从条:昭文馆孔目官、书库官、头名守当官,史馆孔目官、四库书直官、表奏官、上二名书库官,集贤院孔目官、书库官,为流外从九品。”那么,宋朝的流外官应仍分为九品,并有正从上下阶之别,与隋唐流外九品、视流官九品之制有所不同。遗憾的是,现在很难找到有关宋朝流外官品阶的系统记载,或许正如前代史书所言“勋品流外,位卑而不载矣”。
  二、宋朝流外官的铨选
  宋朝流外铨选与流内铨选之法“其实通用”,二者程序和要求相类似。但流外官终究为九流品官之外的官吏,其铨选之法还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奏荐、任子、远州诸选一样,“委曲琐细,咸有品式” 。
  (一)铨选对象。
  根据宋朝流外铨选之法,流外官铨选对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官吏直接保引、以私名祗役的亲属、子弟,“内外百司差遣,皆以恩例保引亲属系籍待试或超补,非比州县泛常差补也。”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一月,中书门下条例所删定《堂吏保引试赏罚条约》云:“堂后官一经南郊,主事两经南郊,录事、主书、守当官三经南郊,各许保引弟侄或有服外亲一人,充制敕院私名。”作为流外官中品阶较高、职位较为重要的堂吏,可以保引弟侄及五服之内的亲属,充私名祗应,以待试迁补正名,“制敕院须堂后官以下亲属,五院须父祖有官者,枢密院亦如之,惟本院试验。”熙宁五年始,枢密院逐房副承旨“每遇大礼,许保引亲属两名,充守阙贴房主事、令史一名,书令史两遇大礼一名”。
  一是有特殊要求的部门自诸司吏人中选取者以及州县诸色役人选补至诸司者,“学士、审官、审刑院,登闻检鼓院,纠察刑狱司,皆选取诸司吏人,或以年限,或理本司选。”而由州县差役选补到诸司,早在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就规定,补百司吏职以不妨碍州县差役为前提,“诏县令佐检察差役,务底均平。或有不当者,许民自相纠举。京百司补吏,须不碍差役,乃听。”与所有役人一样,流外官只要在职充官,皆需著籍,“凡天下役人,与在京百司吏职,皆有籍,以考其役。”因此,无论是保引入职,还是州县差役补职,皆须著籍,然后经过举荐、考试等一系列程序补正名,方能叙理劳考,成为流外官。因有役籍,有机会出官入流者,其身份仍是流外出身人。
  (二)铨选机关。
  宋初即设置流外铨作为铨选流外官的管理机关,“掌考试附奏诸人司”,归属吏部。元丰改制,“铨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铨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于是吏部有四选之法。”这里没有提到流外铨归于哪个选部,宋时流外官中品阶较高的堂吏曾用士人担任,而士人铨选归流内铨,疑与之紧密相关的流外铨也应与流内铨一样归侍郎左选。武官的吏职铨选则应由侍郎右选负责。
  官吏铨选是一个复杂过程,除直接的铨选机关及流外官所在百司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部司的配合。《宋史》言:“盐铁分掌七案:一曰兵案。”其注曰:“掌衙司军将、大将、四排岸司兵卒之名籍,及库务月帐,吉凶仪制,官吏宿直,诸州衙吏、胥史之迁补,本司官吏功过,三部胥吏之名帐及刑狱,造船、捕盗、亡逃绝户资产、禁钱。”又云:“刑部都官郎中、员外郎:掌徒流,配隶。凡天下役人与在京百司吏职皆有籍,以考其役放及增损废置之数。”显而易见,流外铨选的对象是京师诸司人吏和州县祗应役人,故流外铨选虽由吏部总负责,诸如三司盐铁使、刑部都官等相关部门也需要对之进行配合,共同完成流外铨选。
  (三)铨选程序。
  从制度层面看,宋朝流外官的铨选程序与流内官一样严格。按宋朝规定,有空缺职位的诸司,需要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以前,“牒到承阙姓名”,年终统一报备于吏部,由吏部公示空缺职位,诸司“祗役私名入仕三年已上”者,“依次牒送、比试、补填,叙理资考”,“若抽在别处祗应,与计劳考者,不更充在司额;留司祗应者,亦于现定额内抽,不得别补”,然后由吏部“至春夏差官考试”。
  由于诸司职能有别,对流外官的要求各有不同,考试内容与程序也稍有差别,据《宋史》载:“凡流外补选,五省、御史台、九寺、三监、金吾司、四方馆职掌,每岁遣近臣与判铨曹,就尚书同试律三道,中者补正名,理劳考。三馆、秘阁楷书,皆本司试书札,中书覆试,补受。”五省、御史台、九寺、三监、金吾司、四方馆等司由本司差近臣与流外铨和尚书省一起负责,仅试律三道;而三馆、秘阁楷书,先由本司试书札,再有中书覆试。总体而言,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书札、人材、刑名”等,每年百司空缺职位数量不同,真宗咸平元年(998)百司阙额达332人,而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阙额165人。 
  为防止“怀挟传授”等作弊行为,景德二年(1005年),要求所有考试都在尚书省举行,且“锁院、巡搜、糊名”,考试的严格程度与科考无异。“考试至日,鏁闭中门,权住六房行事一日,及先引保各纳坐席上,书司分姓名。试日,于都堂前每三步一人稀行排坐,其刑部大理寺即坐阶上,或遇风雨,只移就两廊。前一日旋牒,开封府抽散从官二人把门,选差京朝官三人,一人监门搜检,二人分两面提举才候放人就坐下,关鏁门。令吏部手分二人,分依卷子。试官出问题三道,堂上、堂下各义牌,抄讫,即时归坐。次对义,不得递相指教、遥口传授。考试官每厅只留一二人当直,此外不得别放入人。其供饮食者只在后厅。试人先写了卷,旋纳押出所纳卷子,止于试官前垛堆,未得看读,直候齐了实对印,在司收掌。次日入省交互考较,内人材、书札、对义,优者与定名近上。若人材低,次书札、对义,稍通者为次,或无此合格人,其间人材、对义、书札一事稍通,亦与相度品量拣选。若虽人材、对义、书札不通,或人材不中、对义纰缪,有书札并不在试中之限。” 
  天禧三年(1019年)三月,真宗皇帝根据翰林学士盛度等人的奏疏,对考试中的一些细则加以修改。“考试京百司人,旧准景德二年条诏,刑部大理寺于都堂上别贴问题,其余诸司人于堂下别立义牌,每年就试不下百五七十人,除刑部大理寺外人数尚多,若只作一牌,即聚处传授,难为止约。今欲约人数多少,写问目十本已上分散抄写,稍涉口授,具名报覆,又先写了卷,旋纳押出所,纳卷子止于试官前垛堆,未得看读,直候齐封印,在司收掌。次日入省交互考校者,今欲令试人旋写了卷子对提举官纳下封印卷首,旋送考校,如当日未了,一时鏁宿奏讫方出,其考校义通否定名,讫拆封令念过,更选人材得中者,方为合格。”
  为防止考试中有蒙混过关者,所有考试合格的百司人吏,须“复令口诵所对,以防其弊”。只有那些“自叙劳绩,臣僚为之陈请”者,才“特免口诵”,这一类被称之谓“优试”。得优试者,就一定能中选。随着宋朝官冗现象的日益严重,对优试者的数量也严加控制,规定每年以二十人为限额。
  三、流外官迁补条件
  流外官任职后,经过一定的年限,且没有什么过错,可依例叙理劳考,循资迁补。流外注授官时,被称之为“流外补”或“流外补选”,也就是通常讲的“流外入流”。流外入流是由吏部流内铨负责。
  流外官的叙迁同流内官一样,要依例磨勘,叙理劳考。但在宋初,流外勒留出官及选限都无定制,“其隶近司,有才三二年即堂除外官者”,流外出官之制稍显轻率。为此,宋统治者参照流内铨,逐步完善流外迁补官制,要求流外迁补皆需举主保荐、承例引对,对年龄也有一定的限制。
  (一)举主
  流外出官,按宋朝叙迁之例,需有举主荐举,方可叙迁。此制始于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命翰林学士及文班常参官曾任幕职、州县官者,各举堪为幕职、令录一人。”天圣二年(1024年)六月,仁宗皇帝又用监察御史李纮言,对举官者、被举者进行限制,“非通判以上不得举官,非现任属吏不得受荐,及举主须用职司”。神宗熙宁初年,常平使者可以荐吏提转,遂罢通判举官。哲宗元祐初,曾又允许通判举官,不久旋即废止,同时颁布荐举令,要求诸路举幕职州县官改官者,被荐举者以三员为限,即其中的二员可改官,一员充幕职,如仍有余数,多出者或改官、或充幕职皆可;举流外人充令、录或换使臣者,“理改官人数,勘会所举不及三员,及有余之数”,皆可改官。几年之后,吏部待次改官人数渐多,哲宗对荐举令进行了修改,从元祐八年(1093年)正月一日始,奏举幕职官若不及三员,可通计三年合举员数,以三分之一举幕官,其他二员改官。
  (二)引对
  为确保叙迁的公正性,流外入官通过考试后,还要承例引对,即由皇帝亲自对通过考试者进行面试,通过者才可以注拟出官。这一规定在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十二月就已实施,“流外选人,经十考入令、录者,引对方得注拟。” 后来,凡流外人入官,无论入何种级阶,皆要引对才可注授,无疑大大增加了皇帝的负担。天禧四年(1020年),“权判吏部流内铨陈尧咨言:'近准赦放选,投状选人并多,其间有司士、文学诸色出身,流外人入官资序已定,向来承例引对,虚烦圣听。请自今比类未入令、录者,更不引对,依格注拟。’从之。”即流外入官未及令、录以上官阶者,只按资序叙迁注拟,不再引对,入令、录者仍需引对。
  (三)年龄限制
  流外出官在年龄上也有具体的规定。北宋前期,“凡非登科及特旨者,年二十五方注官”。流外出官即属此类,皆需年满二十五。王安石变法,试格又规定,要求凡试中者,须年满二十才可注授出官。哲宗时又改回年二十五,“诸初受使臣,依下项年甲听赴选及出官。其该说不尽,比附施行:……三省、枢密院书令史以上,流外,右年二十五以上。”
  流外入官也有年龄上限,如司理参军(兼管同)及司法参军(兼管同)皆“注年未六十无赃罪人”,沿边县尉,“必注年未五十人”。
  四、流外官的勒留、考任及出官
  “勒留”或“勒留官”,就现可资利用的史料中,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朱瑞熙先生对“勒留官”的解释是:“吏胥们在出职授官,却勒令继续留司担任本职;或者在任满得替之后,仍勒归本司任职,称为'勒留官’。勒留官任满后,方能完全脱离本司,出外任官。”朱先生的理解中,归司人也称为“勒留官”。事实上,二者仍有区别,考《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平兴国八年三月丁巳朔”条记载:“有司言:'京诸司流外人选满并授官,勒留及有归司者,准律;……望自今流内品官任流外职事,准律文处分;诸司授勒留官及归司人,犯徒、流等罪,公罪许当赎,私罪以决罚论。’从之。”这里是讲流外官犯罪可否当赎事,但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勒留官”与“归司人”是同时被提及的,说明在宋律当中,勒留官与归司人是两个概念。
  流外出身人勒留出官,《宋史》有详细的记载:“(宋)白等请令'中书沿堂五院行首、副行首,依旧制补三班;通引、堂门、直省、发敕验使臣,遇阙,依名次补正名;三年授勒留官,遇恩则一年,授后,七年出官。宣徽院贴房至都勾押官,军将至知客、押衙各六等,并以次补;至勾押官、押衙,及五年以上出官,补三班或簿、尉。学士院孔目官,补正三年授勒留官,遇恩一年,授后,五年出官;驱使官,补正四年授勒留官,遇恩二年,授后,八年出官。三馆孔目官,书直库表奏、守当官,四年授勒留官,遇恩二年,授后,守当官八年、书直库表奏官七年、孔目官六年出职;其职迁补者,许通计年考,有奉钱官者,更留三年。典书、楷书五选集,准格三馆入流,岁数已少,无得以诸色优劳减选。阁门、客省、承受、驱使官转次第,并依本司旧例补正名,四年授勒留官,遇恩则二年,授后,七年出授簿、尉;其行首并如旧制。审刑院本无职掌名额,于诸司选差正名,令不以有无勒留。审官五年、审刑三年,出官以前,诸司请自今勒留,并比七选集授官例,赴选日不以州县地望为资叙。’从之。”
  此处所载即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由宋白等所定勒留出官之制,很明显,流外官在中试后需要补正名若干年,先授勒留官,年满若干年方可出官。也就是说,注授勒留官应该是流外出官的必须环节。
  又《宋会要辑稿》载:“仁宗天圣元年五月,翰林学士晏殊等言,定夺殿中侍御史李孝若奏请,百司年满授官人得替之后,乞依格却勒归司祗应,其正名为公事,勒停后,遇赦叙理,却送诸司降充承阙,须候再试中,方得理选。如限满日,只注判、司。仁宗令:京百司已出外官更不归司,今后并依长定格施行。”这段文字意思是说,百司吏人授官年满得替,要勒归本司祗应,再经叙理,达到一定年限,方可出官。按真宗朝宋白等制定格式,流外出官应是先授勒留官。又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流外铨曾言:“按《编敕》:诸司人每覃恩授勒留官,限两月请官告,如不请,更不在给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百司年满授官人”在其授官之前是否曾先授勒留官?史实不详,无法确定,若是“百司年满授官人”曾先授勒留官,那么,“百司年满授官人”又勒归本司,疑即上述的“归司人”,与勒留官有别。
  流外官的考任,与流内官一样,都是通过对官员的治绩、资序等的评定来作为仕途升降的依据。现存史料未见宋朝流外官考任评价标准的明文,宋乃承袭唐制,而唐代对流外官考任的标准是:“清谨勤公为上,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宋朝流外官考任标准应与唐时相类。
  通过叙理劳考补选入官,是流外官出职的最主要途径,根据宋朝格式,流外官叙理劳考要在每年六月完成奏状检勘,八月奏毕。”
  流外出官品阶不同,考任要求也有区别。判、司、簿、尉流外出身常调出官,要经四任十考,且“历任无赃私罪及公罪徒或曾停替者”,可注拟录事参军。判、司、簿、尉的流外出身者要经三任七考,且有举主六人,方移县令、通判。若流外人有赃罪,及级别较低的“诸司驱使散官,三省只应人出职者”,皆“不得入录事参军”。注授司理参军(兼管同)、司法参军(兼管同)者,要求年未六十,且无赃罪,流外出身者需经任二考,可“作一等依名次差注”。
  对于流外人的考任规定,《吏部条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诸流外人三任七考,有县令举主六员,与就移县令。就移后通有使臣举主三员,与磨勘,换本等使臣。三省祗应人出职三任七考,有县令举主六员,与占射迪功郎一次。经占射后,通有使臣举主四员,并从政郎三任七考,常调迪功郎四任十考,有使臣举主六员,(有私罪者添职司一员,或余官二员。受供馈并和市有剩利,各计赃不满匹者,添职司二员,或余官四员。)并与磨勘,奏举移注依流内法。”
  出职,也称出官或入流,“凡出职者,枢密院、三司,皆补借职以上,余或补州县。内廷诸司主吏、三司大将,亦有补三班借职者。中书主事以下,三司勾覆官以上,各带诸州上佐;枢密院主事以上,皆带同正将军;馀多带远地司户、簿、尉。”总体而言,流外出官,皆品级较低的官员,绝大多数诸司入流人“入下州判司、下县簿尉”,且对其有严格的限制,真宗咸平二年,就规定每县的令、佐不得全部注授流外人。堂后官,即三省诸房的都事、录事,在流外官品中最高,但按流内官品而言,也不过是正八品下阶,原来其“补职及一年可改宣教郎,满五年愿出职者与通判,十年以上与郡。”建炎初,李伯纪为相,依其请,堂后官出职止于通判。
  在宋朝士大夫看来,“以特奏得官,与夫补荫流外之人,学术才行皆不足以方进士,而入仕之数常多于及第之人”,且流内九品耻于与人吏为伍,“多为奸贼”,故在论三冗之弊时,皆论及百司流外之冗,尤以仁宗朝为甚。仁宗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陈八事,其七即“百司流外,日以增冗”,建议崇文院、秘阁、龙图阁等诸馆书吏,“一归于崇文院而罢招置,三五年可去其半”。景祐三年(1036),叶清臣陈九事,其中也请求“察吏能否”,“省流外官,无得入仕”。宝元二年(1039年),宋祁上疏论三冗三费,亦疏请其门廕、流外、贡举之色,实置选限,稍务择人,候有阙官,计员增吏,则三冗去矣。庆历八年(1048),御史中丞鱼周询上疏,请求文武班奏荐,并流外出官者,权停五至七年,这样以来,“自然名器无滥,奔竞衰息矣”。
  仁宗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至和三年(1056年)四月五日颁布诏书:“百司入流,今后并依吏部格敕,及逐司条例,依年限出职外,不许别叙劳绩,乞充班行及减年限出官其僚抽带差使者,更不得陈乞出官减年恩泽。”但收效甚微,直至神宗元丰改制,虽曾对冗员和冗散机构进行过裁并,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官冗问题一直是宋朝统治者面临的重大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唐代令史、书令史探微
全文阅读
待阙——宋代官员难以逃避的困境(上)
职官四十一 ~ 职官五十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玄宗吏制二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