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中新四军建立的几个根据地

抗战中新四军建立的几个根据地


李庆山 

    新四军的基本队伍是来自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他们在红军主力于1934年秋长征后,各自以山地为依托建立起自己的“家”,凭借这个“家”和国民党反对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国共合作抗日了,他们不得不远离这个“家”(山区根据地)到华中敌后,到大江南北平源水网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如果不建立新的“家”(根据地),则不能进行抗日战争。因此,新四军挺进敌后之后,趁敌还未反应过来首先迅速地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及毛泽东的指示,新四军第1、第2支队于1938年六七月间,先后挺进江南敌后,开展统战工作和抗日斗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第4支队于1938年5月间抵达皖中,在淮南铁路沿线开展抗日斗争,创建了皖中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新四军第6支队)于1938年9月下旬从竹沟出发东进豫东、皖北,逐步创立了豫皖苏边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和随行干部从竹沟向武汉外围敌后开进。4月,与信阳挺进支队一部合编为新四军鄂中游击支队。随后继续向应城、安陆一带挺进。5月上旬,游击支队进入鄂中,又与湖北抗日游击大队、应山县抗敌自卫团2个中队,合编成新四军挺进团,在安陆赵家棚地区开展游击战争。6月中旬,与豫鄂边区党委组织部长陈少敏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后,决定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后改称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1940年1月3日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逐步创立了豫鄂边抗日游击根据地。
    
    二

    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第1支队第6团东进,一直打到上海郊区,创建了苏(州)常(熟)太(仓)和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抗日根据地;6月,新四军第4支队在徐海东领导下,开辟了以定远县藕塘镇为中心的淮南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7月,新四军第5支队在罗炳辉领导下,开辟了以来安半塔集为中心的淮南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同年秋,新四军第6支队及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下,联合创建了皖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2月至翌年2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在刘少奇主持下,于淮南连续召开了三次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任务,坚决反摩擦的斗争策略及大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针。1940年3月,在刘少奇领导下,集中新四军第4、第5支队和苏皖支队的主力,向进攻定远县大桥地区的桂顽实行自卫还击,并乘胜攻占了定远县城。然后回师东进,在挺进纵队一部配合下,击退了围攻半塔集的韩德勤部队,取得了定远、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委任了定远、来安、天长等l2个县的县长,建立起华中敌后第一批抗日民主政权。

    三

    1939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进一步指示:“整个江北的新四军应从安庆、合肥、怀远、永城、夏邑之线起,广泛猛烈地向东发展,一直发展到海边上去,不到海边决不应停止。”后来,中央又电令黄克诚率部分八路军部队南下,向华中挺进。黄克诚遂率领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于1940年5月由华北南下华中,配合新四军共同开辟苏北。6月到达皖北,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师。8月下旬开始进入淮海区,于9月创立了淮海抗日游击根据地。10月初,为策应黄桥决战,黄克诚又率主力从淮海地区出发,东渡盐河到达盐阜区,创立了盐阜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6月郭村保卫战胜利后,苏南新四军主力渡江到达苏中,组成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8月继续东进,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0月10日,新四军在取得黄桥战役胜利后,乘胜北上,与南下的八路军在东台以北的狮子口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共同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至此,华中抗日根据地已基本形成。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74期,摘自2014年6月18日《党史信息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中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协作
杜岗会师: 点燃华中抗战烽火
周志坚和方正平两位将军回忆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的烽火历程
京山老照片:八字门、丁家冲、养马畈、新街战斗遗址留影
烽火京山·养马畈会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