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治发热、咳嗽、无尿验案(杨文钦)

患者男,76岁,2017-9-1初诊。

患者因“右侧肢体乏力9天”于2017-07-02由门诊拟“脑出血”收入我院康复科诊治。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反复发热,伴咳嗽咯痰、气促,结合检查检验,西医考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给予抗感染、化痰等治疗。2017-7-26患者因病情加重予行气管插管,并转我院ICU进一步重症监护治疗,在ICU住院期间,经西医抗感染、化痰等治疗后,患者呼吸好转予拔除气管插管,但患者逐渐出现尿量减少,查肾功能提示有肾功能日益损害,肌酐最高升至503umo/L,尿素氮最高升至25.18mmol/L,西医诊断:“急性肾功能不全”,加予血液净化治疗。后因患者仍反复发热咳嗽、气促、无尿、浮肿,遂于2017-8-25转入肾病科。转入后继续予抗感染、改善贫血、护胃、补钙、化痰、控制血压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定期规律血液净化治疗。经治疗,患者神清,神疲乏力,仍反复发热咳嗽、咯痰、气促,无尿,约20ml/24h,全身浮肿,考虑西医疗效欠佳,于2017-9-1邀请我院赖海标教授行中医会诊。

2017-09-01初诊

患者神清,精神疲倦,不语,肤燥,间有气促,高热,咳嗽咯痰,色黄白,质稠粘,量少,不易咳出,肢体浮肿,上肢红色皮疹,皮肤脱屑,右侧肢体乏力,不能站立及行走,无恶寒无汗出,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肢体抽搐、纳差,眠差,留置胃管及尿管通畅,引出少量淡黄色尿液,大便溏烂,今日已解3次,舌淡红,苔少,脉浮数。观其脉证,赖教授认为,此患者发热无汗、肤燥,为外有风寒、内有郁热之象;肺为娇脏,主皮毛,因风寒束表,内合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气促;且肺主气,通调水道,今肺气受损,兼风寒外束,失其通调水道之职,故水饮不得外泄皮肤,津液不能下输膀胱,故见溢饮、尿少、皮肤红疹脱屑;脾喜燥恶湿,今水湿输布失常,脾为湿困,且患者年老,又连受重病、药毒所伤,脾胃受损,失其受纳运化之职,故疲倦乏力、纳差、便溏;脾失健运,更助酿湿生痰,上贮于肺,而肺本有郁热,故咯痰,色黄白,质稠粘,量少,不易咳出;舌淡红,苔少,脉浮数为表寒夹热之舌脉象。纵观其脉证,故以发汗解表,清里利水为法,遂予大青龙汤加减如下:

麻黄15g 生石膏30g 北杏10g 桂枝10g

甘草5g 生姜10g 大枣15g 云苓20g

苍术15g

1剂,分两次服。嘱自备药罐煎服。服药后,观全身遍身微汗为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一服汗出热退,停后服,若不汗,三小时后可再服。西医治疗同前。

2017-09-02二诊

服上方后,患者发热较昨天减轻,腋下少量汗出、尿量稍增,尿管引出300ml淡黄色尿液,大便溏烂。舌淡红,苔少,脉浮数。赖教授考虑其为邪气稍减,继续服用上方1剂。

麻黄15g 生石膏30g 北杏10g 桂枝10g

甘草5g 生姜10g 大枣15g 云苓20g

苍术15g

1剂。嘱煎服法同前。西医更换透析导管,余治疗同前。

2017-09-03三诊

患者神清,精神好转,不语,腋下少量出汗,少许发热,较昨天明显下降,无恶寒咳嗽咯痰,色黄白,质稠粘,量多,不易咳出,肢体浮肿较前稍减,上肢红色皮疹,皮肤脱屑,未消退,纳差,眠差,尿管引出50ml淡黄色尿液,大便溏烂。今日2次,舌淡红,苔少,脉浮数。赖教授认为目前病变重点是表郁,应集中力量加强解表发汗,先开鬼门以逐寒邪,随后再考虑洁净府以调水道,上方减去云苓、苍术,如下:

麻黄15g 生石膏30g 北杏10g 桂枝10g

甘草5g 生姜10g 大枣15g

1剂。嘱煎服法同前。西医治疗同前。

2017-09-04四诊

患者神清,精神好转,对答清晰,无发热恶寒咳嗽咯痰,色白,质稠粘,量少,不易咳出,肢体浮肿较前消退,上肢红色皮疹,皮肤脱屑,纳差,眠差,留置胃管及尿管通畅,引出100ml淡黄色尿液,大便溏烂,余症同前。舌淡红,苔少,脉浮数。赖教授虑表已解,小便不利,里水未解,予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方药如下:

麻黄10g 生石膏20g 云苓30g 炙甘草5g

生姜10g 白术15g 苍术10g

1剂,嘱煎服法同前。西医治疗同前。

2017-09-05五诊

患者神清,精神好转,对答清晰,无发热恶寒咳嗽咯痰,色白,质稠粘,量少,不易咳出,肢体无明显浮肿,上肢红色皮疹,皮肤脱屑,较前减轻,无汗出,纳差,眠差,尿管引出400ml淡黄色尿液,大便溏烂,余症同前。舌淡红,苔少,脉浮数。赖教授考虑津伤湿聚,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予五苓散三拗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

麻黄5g 泽泻20g 猪苓10g 茯苓30g

桂枝10g 白术20g 北杏10g 牛膝15g

1剂,嘱煎服法同前。西医治疗同前,逐渐延长透析间隔时间。

2017-09-06六诊

患者痰较前多,质粘,大便溏烂,4次/天,尿1000ml,无发热畏寒,无浮肿,精神好,应答准确,皮疹明显减轻,舌淡红,苔少,脉细数。赖教授辨为太阴夹饮,予陈夏六君加味,方药如下:

陈皮 15g 法半夏 15g 熟党参15g

白术30g 茯苓30g 干姜 10g

黑枣 15g 燀苦杏仁 10g 丹参20g

1剂,嘱煎服法同前。西医治疗同前。

2017-09-08七诊

患者精神尚好,反应灵敏,痰鸣,尿量800ml/天,大便2次,溏烂,皮疹消退,无恶寒发热及汗出,舌淡红,脉滑弦。赖教授虑患者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以健脾化湿、降逆化痰为原则,予半夏厚朴汤+三子养亲汤+陈夏六君汤加减,方药如下:

半夏 15g 姜厚朴10g 茯苓 30g

紫苏子 15g 干姜 5g 芥子 10g

莱菔子10g 化橘红15g 熟党参20g

白术 20g 炙甘草 5g 生姜10g

日1剂,服用至9月22日。西医治疗同前,间中行气管镜吸痰治疗。9月11日开始停透析治疗。

经治疗,患者神清,精神好转,无发热恶寒,间有气促,咳嗽咯痰减少,皮疹消退,尿量2600ml/24h。复查肾功能提示肾功能逐渐恢复。考虑患者病情好转,2017-9-22转回康复科进一步治疗中风。

按:赖海标教授是我院经方名家,善用经方诊治临床疑难病例,屡起沉疴。赖教授会诊该患者后,抓其主证,根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等经典条文,提出风寒表实,内有郁热,肺失宣降,水道失调为主要病机,遂予以大青龙汤加减。该方解表寒、清郁热、开鬼门,加入北杏,配麻黄,宣降肺气、化痰,以治咳嗽气促而无汗,加入云苓、苍术,以驱逐体内水饮之邪。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腋下少量汗出、尿量稍增,赖教授虑其为其邪气稍减,水道稍动,续进前方。三诊,患者精神好转,发热明显减轻,肢体浮肿较前减轻,但汗不多,尿仍偏少,赖教授虑溢饮为“当汗出而不汗出”为主要病机,遂去茯苓苍术等利水除湿之品,专以大青龙汤开鬼门为要。四诊,患者无发热恶寒,虑风寒已退,水肿为“皮水”,虑脾失健运,肺失通调,水气滞留皮肤为主要病机,据《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言“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更越婢加术汤加味,开鬼门,利水湿,清余热;五诊,患者肢体浮肿消退,痰黏,不易咳出,赖教授虑其虽水湿在内,但津液已伤,予五苓散化湿邪,健脾胃,生津液咳嗽咯痰,予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化痰平喘;六诊,尿量基本恢复正常,仍有咳嗽、痰多,便溏,纳差,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遂予陈夏六君汤加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七诊:患者仍痰多、咳嗽,遂在陈夏六君汤基础上,加三子养亲汤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健脾化湿、降逆化痰。纵观其治,赖教授谨守病机,随证治之,诚为后学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英跟师父李可的学习体会
老年危重症救治两则(关格、喘脱)
小便大便失禁处方
微头条
小剂量清热补气汤,治疗顽固性心衰验案
舌头有很多裂纹怎么办?三种舌象,快来对照你是哪一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