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陷汤加减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1、某男,67岁,2010年5月5日初诊。患者患冠心病5年余,于2010年2月份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活动后气短加重,外院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症状无缓解。患者神疲懒言,面色淡白,纳可,便软,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00/70mmHg,心率65次/min,心音减弱。中医诊断:胸痹(大气下陷)。治以升阳举陷。处方:生黄芪30g,红参10g,柴胡10g,升麻8g,桔梗10g,知母8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5月12日复诊:诉服上方7剂后气短较前明显减轻,已能从事少量家务。神疲懒言、脉沉细较前明显好转,继用上方调理月余而愈。

按活血化瘀之品,多兼破气下气之弊。久服则气陷于内,致气虚血瘀。析病辨证,本例气虚是本,血瘀为标。辨清标本,药证合宜,下陷之气得升,闭阻之阳得通,气旺血行,其病乃愈。

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且术后有1/5左右的患者仍可发生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如何防止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已成为困扰现代医学的难题。另外,冠脉支架术后虽然可有效改善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但对许多患者而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持续存在,心绞痛症状没有缓解。此类患者往往出现气短、乏力、胸痛、胸闷不解或加重等症状。史老师指出,本病的病位在心,以本虚为主,虚实夹杂。患者之所以发病,责之于正气不足,加之手术耗伤,则邪凑虚所,气血不调,痰浊、瘀血内阻于络脉。对于此种情况史老师往往以升陷祛瘀法为主要治疗法则。
沈某某,男,48岁,2002年7月18日初诊。患者于2002年3月因心绞痛频繁发作而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中顺利,术后常规服用抗凝血、抗心绞痛药物,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近1个月来,心绞痛再次发作,且发作次数频繁,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效果差。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动则加剧,发作时伴胸骨后发痒,心悸,气短,自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减轻,舌暗、苔薄白,脉沉细。心电图示:ST-T改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考虑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辨证属气阴不足,中气下陷,痰瘀内阻。方以升陷汤为主加减:生黄芪25g,知母10g,桔梗4g,柴胡10g,升麻4g,西洋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三棱12g,莪术12g,生牡蛎30g,山茱萸15g,十大功劳30g,北五加皮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用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14剂后停服速效救心丸,30剂后诸症消失。治疗3月,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讨论
胸中乃心肺所居之地,宗气亏虚,无以奉养心肺,心肺失养而大气更虚,“大气下陷”是大气因虚而下陷,宗气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历代医家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大气下陷,无力掣血,循环受阻,而至血瘀。故《灵枢·刺节针邪篇》“宗气不下(不足),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王清任在《医林改错》直接指出“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之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所以从气血相关角度认识,气为主导,大气下陷与血瘀络阻往往并见。其临床主要见症,有呼吸短气者,有胸中窒闷似乎喘者,有心悸怔忡者,脉象主要表现为“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陷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齐”在心病系统中可散见于“心悸”、“胸痹”、“心水”等病中。史载祥教授从气血相关理论出发,依“下者举之,结者散之”之治则,立升陷祛瘀法,临床常以升陷汤为基础,加三棱、莪术等活血祛瘀药物。
升陷汤由黄芪、知母、升麻、柴胡、桔梗等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脾肺之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柴胡味苦、辛,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味辛、甘,微寒,为阳明之药,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补益和升提是治疗大气下陷的关键。黄芪补气,柴胡、升麻升提,共起益气升陷之效。佐以知母清心除烦,同时制约补气药之温热;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三棱为血中之气药、莪术为气中之血药,与黄芪并用无耗气伤血之弊,与升提药同用能开胸中血痹,并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史老师在临证时还常配伍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补肾之先天元气,以益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对有大气下陷,血瘀津停表现往往加用活血利水之益母草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史师在继承先人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指出大气下陷、血瘀络阻不只出现在疾病的重证阶段,而在疾病的各个时期都有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主病、主证之不同,给予不同的加减变化,如心肌炎配合清热解毒、补气养阴之剂,心衰加用温阳利水之品,心悸加强宁心定悸之功,冠心病加重活血化痰之力等,既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也符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

2某女,76岁,系同窗令堂。3个月前,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安装了三个冠状动脉支架,由于抢救及时,挽回一命。出院后恢复尚可,每天可散步1km,生活自理。三周前,散步途中,突发憋喘、胸闷、胸痛,经医院抢救治疗后,病情平稳,回家后卧床休息。就诊时,患者平卧在床,稍事活动,便胸闷气喘、肩胛及后背痛,故一直不敢起床。无夜间睡眠中憋醒病史,无四肢厥冷、畏寒。纳食尚可,睡眠可,多梦,二便调,面色萎黄,疲倦貌,疲劳乏力,善太息,口唇紫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认为当属大气下陷兼有淤血阻络。治当升举大气、活血通络止痛。拟升陷汤与桃红四物汤加减。生黄芪60g红参15g 白术30g 升麻10g 鸡血藤40g 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5g 白芍30g 羌活15g 陈皮12g香附12g 野葛根30g炒枣仁30g甘草9g水煎服,日1剂,14剂。半月后复诊。服7剂后即能下床活动,体力增加,胸闷胸痛大为减轻。无腹胀等不适。上方黄芪改为90g,加地龙15g,土元12g。水煎服,日1剂,继服14剂。三诊时,症状又减,病情继续好转。每天可出去散步半公里,散步时发作一次心绞痛,症状较轻。余无不适。上方黄芪改为120g,加五味子9g14剂。用法如上。四诊时,患者面色已显红润,口唇紫暗很轻微。可以从事洗菜、做饭、洗衣等家务,心绞痛未再发作。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该患者前后共用黄芪3.78kg。我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还是重用黄芪的缘故。气足则无气陷,胸中大气充足,肺才能主治节、发挥相傅之官的功能。气足才能行血脉,故瘀血得除,血脉畅通,通则不痛。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载祥教授运用升陷祛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支架术后心绞痛验案
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升陷祛瘀汤加枳实薤白桂枝汤)
升陷汤:益气举陷,神机来复
难治性心绞痛的中医辨治思路(附典型案例2则)
心脏搭桥术后的一个中医调理妙方——当归补血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