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阳益胃汤(急性肺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妊娠高血压、阴吹、足癣、丹毒、口干、多汗、产后受风)

升阳益胃汤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所制订的方剂,该方由六君子汤加羌独活、防风、柴胡、黄芪、白芍、黄连、泽泻、茯苓组成,全方有补有通,升降相得,清温并施。笔者在临床凡遇具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者,只要其病机相同,不论其病位在肝、肺、肾、膀胱、冲任等部之疾病,均以本方辨证治疗,皆可收到良效,足见异病同治之妙。兹介绍验案五则如下。

1.急性肺炎

罗××,女,57岁。发热,咳嗽,咯铁锈色痰液半月,X光摄片诊断为“右下肺炎”。经西药抗菌素治疗后体温渐降,咳嗽亦减,但感神疲乏力,口苦纳呆,大便稀溏夹带血丝粘液,舌苔淡黄,脉濡数。肺部听诊: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大便常规:稀黄粘夹带红色便,红血球(+),脓细胞0~2,不消化食物(+)。此系肺炎外感热病未瘥,肺经郁热移于大肠,灼伤肠络则血下溢也,加之热病后肺阴耗伤,子令母虚,脾气亦损,中气下陷,升降无权,姑拟升阳益胃汤去羌独活,党参易沙参15g,加血余炭12g,槐花炭15g。7剂后腹痛便血即止,咳嗽咯血亦减,体温正常。二诊去血余炭、槐花炭,加麦冬10g,枇杷叶10g,随证加减调治月余,肺部听诊,罗音消失。摄片:肺部炎症吸收,诸症俱瘥。

按:急性肺炎继发便血,诚乃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移热于大肠,今以肠胃症状突出,盖肺病及脾,子令母虚,而致脾气下陷,升降失衡,故以培土生金加血余炭、槐花炭而症获转机。

2.急性黄疸性肝炎

刘××,男,24岁。因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治疗,20多天后,出现胃部胀痛不适,进食少,黄疸消退,肝功正常,但大便由黄变黑,隐血试验(++++)。辨证乃肝炎后肝旺脾虚,湿热不清,木旺侮土,热伤肠络而下血。拟用升阳益胃汤去羌独活,加青木香6g,乌贼骨20g,大贝母10g,重用白芍20g,甘草6g。7剂后,黑便转黄,胃胀痛消失,原方加砂仁6g,郁金6g,调治月余告愈。

按:急性黄疸性肝炎后上消化道出血乃木旺侮土,湿热不清之明证,故方中重用芍药、甘草,加木香、乌贼骨、贝母意在敛肝养胃护膜,使湿热得化,脾气渐复,符合肝病实脾的理论原则。

3.妊娠高血压

陈××,女,27岁,营业员,已婚。妊娠七月之际因感头昏,心慌气短,纳呆,两下肢浮肿,肛门坠胀,腹胀隐痛,痛即欲圊,大便日行3~4次稀便,小便短少。经产前检查发现血压偏高,血压:22/13KPa,心率:112次/分,律齐,小便常规(-),大便常规:稀,黄粘,脓球0~2,不消化食物(+)。辨证乃妊娠之体肝阳偏旺,木旺侮土,致脾虚气陷,运化失职,肠腑气机失调。予升阳益胃汤,重用方中防风、白芍、白术之药量,每日1剂。7剂后用胀痛止,大便正常。二诊后原方去防风、羌独活,加菊花6g,青木香6g,调治半月血压正常,诸症全消,如期分娩。

按:妊娠高血压,腹痛便泻,重用防风、白芍、白术、陈皮疏肝以扶脾,升降得以平衡,腹泻控制,血压也下降至正常。

4.阴吹

李××,女,30岁,已婚。每于月经期前后白带增多,有时如小便样自阴道流出,色白如涕状,无腥臭味,同时伴阴户气出有声,症历两年余,伴有头昏腰酸,神疲乏力。作妇科检查:子宫发育正常,阴道无异常。白带常规:未见阴道霉菌、滴虫。辨证乃属脾肾不足,湿热内蕴,中焦运化失司,谷气下流,带脉失约。拟用升阳益胃汤加当归10g,杜仲10g,莲须12g,鸡冠花12g。10剂后,带下减少,阴户出声亦减,继用原方去泽泻,加菟丝子10g,女贞子10g,少佐益肾调冲之品,恙获痊瘳。

按:妇人阴吹之症,《金匮要略》谓:“由谷气实,胃气下泻,是以肝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而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古人仅有猪膏发煎一方,且药不易寻,本着奇经八脉隶属阳明,带脉失于固约的病机而选用本方升降相得,加杜仲、菟丝子益肾固摄,莲须、鸡冠花收涩止带,以提高疗效。

5.足癣、丹毒

刘××,男,65岁,工人。足癣两足趾间奇痒,伴右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已4月余,迭经中西药治疗罔效。现患肢红肿热痛,半月来又加重,两下肢浮肿,肤色光亮,按之凹而不起,并有向上漫延之势。面色(白光)白,神倦乏力纳呆,腹胀便溏,小溲短少。此证初乃热证实证,久病由长期服用清热利湿苦寒之药致使脾虚湿留,阳气不张。拟用升阳益胃汤化裁,原方去黄连,加炙桂枝10g,怀山药15g,10剂后两下肢浮肿明显消退,丹毒红肿焮热亦明显改善,足癣已趋平伏。二诊去羌独活,加当归10g,生熟地各12g,内金6g,调理月余,诸症消失。

按:足癣、丹毒,继而浮肿,乃久病湿热不得托化,健脾尤须升清,气充才能托化,所以方中加桂枝、怀山药得以拨乱反正,化险为夷。

升阳益胃汤临床举隅

(河北省泊头市中医医院内科,河北泊头062150)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口腔干燥;多汗症;产后身痛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茯苓、白术、炙草、黄芪、陈皮、半夏、白芍药、羌活、独活、柴胡、防风、泽泻、黄连、生姜、大枣16味药组成,用于李东垣所说的“肺之脾胃虚证”,兹将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举隅如下。

1、口干

赵某,男,64岁。2010—10—12初诊。口舌干燥3年,自感舌头干燥僵硬,活动不利,夜间尤甚,曾被怀疑为干燥综合征。但未确诊,自服六味地黄丸6个月,症状不减。刻诊:自汗恶风,舌红苔白腻,脉沉滑按之无力。诊断:口干。证属肺脾气虚,湿浊郁滞。治宜健脾补肺,化湿升清。方用升阳益胃汤。药物组成:生黄芪18 g,党参15g,炒白术12 g,茯苓20 g,炙甘草lO g,陈皮10 g,法半夏12 g,白芍药15 g,黄连lO g,泽泻15 g,柴胡lO g,防风8 g,羌活5g,独活5 g。日l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服5剂后即感口干减轻,连续服用20剂,口干缓解,舌头转动灵活,自汗恶风消失,白腻苔转薄。

按:口干证多从阴虚辨证,尤其夜间加重。但患者舌脉并无阴虚表现,且自服六味地黄丸无效,可知不是阴虚。脉沉滑按之无力,无力为虚,沉为气虚无力鼓动血脉,滑主水湿内停,故为脾气虚,无力运化水湿,清阳不升,津不上承,故口于苔腻。夜间阴气盛,阳气更显不足,故夜间口干尤甚。脾虚,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不固,故自汗恶风。本方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加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等风药升清胜湿,玉屏风散补肺固表,清阳不升郁而化热则舌红,加黄连以清之。本证肺脾两虚,以脾虚为主,采用本方肺脾双补,升阳化湿,病情缓解。

2、多汗

安某,女,61岁。20lO一12一16初诊。1个月前患支气管炎,咳嗽咯黄痰,在社区静脉滴注抗生素15 d,咳嗽咯黄痰缓解,但开始全身大汗出,不分昼夜,汗出湿衣。刻诊:舌红苔白腻,脉濡滑。诊断:多汗。证属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治宜健脾补肺,固表止汗。方用升阳益胃汤。

药物组成:生黄芪18 g,党参15 g,炒白术12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陈皮10 g,法半夏12 g,黄连10 g,泽泻15 g,柴胡8 g,防风8 g,羌活5 g,独活5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连续服用10剂,汗出止,舌淡苔转薄白。

按:抗生素均为寒凉之品,过用伤脾,土不生金,肺气亦伤,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大汗出。本证肺脾两虚,以肺虚为主,采用升阳益胃汤肺脾双补,培土生金,固表止汗。病情缓解。

3、产后受风

黄某,女,36岁。2008一08一03初诊。患者产后15 d,不注意调养,夜间在外纳凉,遂感受风寒,全身关节疼痛,不能活动,伴恶风多汗,失眠,烦躁欲死。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15 d,症状不减,转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盛夏仍穿棉衣,全身关节疼痛,不能活动,伴恶风多汗,失眠烦躁,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濡滑数。诊断:产后受风。证属肺脾气虚,风寒外袭。治宜健脾补肺,祛风除湿。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味。

药物组成:生黄芪18 g,党参15 g,炒白术12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陈皮lO g,法半夏12 g,黄连lO g,泽泻15 g,柴胡8 g,防风8 g,羌活15 g,独活15g,穿山龙30 g。日l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连续服用8剂,关节疼痛消失,恶风汗出止,烦躁除,病情完全缓解。

按:传统治疗痹证均从肾着手,以独活寄生汤为代表,补肝肾,祛风湿。人体在孕育生产过程中,气血消耗太过,以致脾气亏虚,水湿内停;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不固,最易感受外邪;患者夜晚纳凉,风寒之邪外袭,与内湿相搏,流注关节,则关节疼痛,不能活动;肺气亏虚,卫外不固则恶风多汗;清阳不升,郁而化热扰心,则舌红烦躁失眠。应用升阳益胃汤肺脾双补,祛风寒除湿清郁热,加大羌活、独活剂量意在祛风除湿,而不是升清阳,用穿山龙加强祛风湿之力。辨证准确,迅速取效。小结升阳益胃汤主治的病机是肺脾两虚,先是脾虚,土不生金而致肺虚,临床表现有以脾虚为主的如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腹泻等;有以肺虚为主的如恶风多汗;感受风寒又可有全身关节疼痛;脉濡滑,郁热明显的可见舌红脉数。“肺之脾胃虚证”即肺脾两虚,土不金。掌握以上辨证要点,临床可灵活运用升阳益胃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文献升阳益胃汤异病同治验案五则
李东垣传世名方——升阳益胃汤
伤寒论.第227条
头汗、腋汗、盗汗、自汗,不同的汗应该怎么用药?
发热的六经辨证(之十三)——双下肢丹毒高热
怎样去人体的四把火:胃火、肝火、心火、肺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