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举隅(胆囊炎、风湿性关节炎、返流性食管炎、血压调节不良、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咽炎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炙草、羌活、独活、柴胡、白芍、防风、陈皮、半夏、白术、茯苓、泽泻、黄连等组成。原书中李东垣用其治疗“肺之脾胃虚”证,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等症,其中脾气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食无味,不嗜食,食不消。脾气虚则土不生金而致肺气亦虚,卫表不固,故见洒淅恶寒,脾虚则肝木乘之,故又见口苦,惨惨不乐等症,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为脾虚而生内湿,而体重节痛为肺卫气虚而外感风湿之证。故东垣在治疗上重用黄芪、人参、炙甘草补脾气而治其本,用柴胡、白芍疏肝,又以羌独活、防风祛除在表之风湿,同时此三药配合人参、黄芪、甘草之补气则能升发脾阳而治疗诸多头面诸窍之疾,缘“巅顶之上,唯风药可达”、“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也。最后以陈皮、半夏、茯苓、泽泻、白术以治内湿,黄连为治“秋燥令行,湿热少退”的时令药,合而成方,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笔者师其意,临床上凡属脾虚中气不足,土不生金而肺气亦虚,导致诸多头面清窍不利之证及肺卫不足而外感风湿之证,均可以本方化裁治疗。现仅举例以示其临床应用之广。

1 胆囊炎

案1 吕某,女,58岁。2003年5月8日初诊,患

者有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病史10余年,平素即心前区及后胁背部疼痛,隐隐而作,劳累或生气后则加重,头晕,近1年来视力明显下降,自述血压正常,脉弦。处方:白参15g,黄芪30g,炙甘草15g,柴胡15g,香附15g,酒白芍15g,延胡索15g,郁金15g,川芎15g,川羌活15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20g。7剂水煎服。5月15日复诊时心前区及后胁背部疼痛已明显好转,已无头晕。嘱其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 患者心前区及后胁背部疼痛,脉弦为肝郁血淤,故以柴胡、酒白芍、香附、延胡索、郁金、川芎活血止疏肝止痛;劳累后疼痛加剧为气虚,故以人参、黄芪、炙甘草补气,配以羌活、柴胡之升浮则头晕、视力下降之症自可随之俱痊矣。

2 风湿性关节炎

案2 宋某,女,33岁。2004年10月初诊。患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现周身不适,受凉则加重,心慌,胸骨部位疼痛,劳累及情绪不畅则气短,心慌加重。站立久则膝以下酸胀痛,腰部酸胀,1998年曾患心肌炎,经治疗后好转,大便干燥,2~3天一行,小腹胀、胃胀,泛酸、舌淡,脉缓无力。处方:白参15g,黄芪30g,炙甘草15g,枳实15g,半夏15g,陈皮15g,焦白术15g,茯苓20g,郁金15g,香附20g,酒白芍15g,柴胡15g,羌活15g,独活15g。7剂,水煎服。7日后复诊周身不适,小腹胀、胃胀,泛酸已明显缓解,唯心慌气短仍时有发作。改安神益气佐以祛风之剂善后。

按 患者虽诉心慌,但病之本为脾胃气虚,宗气失养,其“贯心脉助心行血”之职不用而致,故方中未用养心之品,治病必求其本也,而以健脾益气和胃疏肝,佐以祛风湿之品而建功。

3 返流性食管炎

案3 王某,女,29岁。2003年9月18日来诊。患者2002年8月发现胃溃疡经过治疗后好转,后时常返酸水,夜间明显,与饮食无关,兼感咽喉不适,现精神不振,乏力,嗜睡,头部昏蒙感,心慌,心悸,时经来腹痛,脉滑。处方:白参15g,黄芪30g,炙甘草15g,羌活15g,防风15g,柴胡15g,酒白芍15g,乌贼骨15g,焦术15g,川芎15g,当归15g。7剂水煎服。服用上方后,诸症明显好转。继以原方加减嘱服20剂,未见再诊。

按 该患虽以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就诊,但结合其全身表现,则为脾虚清阳不升所致。故以益气升阳之法,佐以乌贼骨制酸,当归、川芎之活血止痛而奏效。

4 血压调节不良

案4 关某,女,69岁。2004年4月8日就诊。 患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近2年血压一直不稳定,波动于145~170/80~95mmHg之间,头晕头痛,双目干涩,有时稍有畏寒感,上肢肩背酸痛,脉左沉缓无力右反关。处方:白参15g,黄芪30g,炙甘草15g,葛根15g,蔓荆子15g,柴胡15g,川芎15g,地龙15g,刺蒺藜20g。7剂水煎服。后未见其复诊,随访得知血压已经稳定,无明显波动。其他诸症皆有好转。

按 本患血压虽然高,但未从常规的平肝潜阳熄风之品论治,而仍从脾虚不能升清论治。据症以人参黄芪炙甘草以健脾益气,以葛根、蔓荆子、柴胡之升浮上行引脾胃清阳上升,佐以川芎、地龙之活血通络止痛,刺蒺藜治双目干涩,故奏效甚捷。

5 慢性肾盂肾炎

案5 穆某,女,59岁。2001年4月10来诊。

患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多年,常腰痛,现主诉浑身不适,沉重感,心前区不适,心慌,后背痛,腹胀,食纳不佳,头晕眼花,腿部恶风,舌淡白,脉细缓无力。处方:白参15g,黄芪30,炙草30g,焦白术15g,陈皮15g,川朴15g,柴胡15g,郁金15g,天麻15g,茯苓20g,泽泻15g,羌活15g,竹叶15g,防风15g。7剂水煎服。继以此方加减30余剂而未见上述不适症状。

按 患者症状繁多,病情复杂,虚实并存,故以白参、黄芪、炙草健脾益气以治本,以陈皮、川朴行气消胀,脾虚则木克之,故以柴胡、郁金疏肝平木,佐以天麻之治头晕,茯苓、泽泻,竹叶之治肾脏本病,羌活、防风之治外在风湿之邪,药虽杂乱,但与病机丝

丝入扣,故取效甚速。

6 慢性咽炎

案6 孙某,女,36岁。2005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慢性咽炎病史多年,时感咽部不适,自述有宫颈炎、附件炎病史,妇科B超示: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现主诉浑身不适,口臭,舌淡,脉缓。处方:白参15g,黄芪30,炙草30g,半夏15g,陈皮15g,羌活15g,防风15g,柴胡15g,酒芍15g,焦白术15g,茯苓30g,黄连10g,桔梗15g。7剂水煎服。7日后浑身不适、咽部不适好转,口臭消失。继以利咽疏肝通淋排浊之品善后。

按 综合患者表现,患者当为脾气亏虚,外感风湿之邪,兼有胃热之证,故治以升阳益胃汤,配以桔梗利咽喉,黄连治胃热口臭,病情即见好转。

诸如上述,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甚广,凡属脾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证均可以之加减施治,临床应用时,当以脾气亏虚表现为主,或见头面诸窍失养之症,或见肝郁表现或见表有风湿之邪等等,均可随证化裁。一得之见,敢示之于同道,不当之处还望同道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药经方:升阳益胃汤医案(腹泻、胆囊炎、眩晕、咽炎、荨麻疹)
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仝小林:论“火郁”辨治
反流性胃炎、口苦、没胃口、慢性胆囊炎,一个经方多种用途
脾虚分为3度,东垣有三个方
(3)中医治百病(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