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苔黑刺舌,则热郁阳明腑;白苔黑刺舌,则夹食伤寒、胃冷膈热

白苔黑刺舌

图说

《辨舌指南》曹炳章

白苔上满生黑芒刺。 '

舌鉴

《辨舌指南》曹炳章

白苔中生满干黑芒刺,乃少阳不解,热郁阳明腑也,其证不恶寒反恶热,脉实者有宿食,大柴胡汤加芒硝急下,然亦多危症也。

辩证

《辨舌指南》曹炳章

白苔满黑干刺舌,如刮之黑刺即净,光润不干,口渴而消水不多,身灼热,欲剥衣滚地者,在杂病为真寒假热之里证,甘温除大热法加减,甘温救补汤治之愈。若刮之不净,干燥粗涩,乃十二经皆热极,不独伤寒传阳明里证,始有此舌也。《舌鉴》谓其证不恶寒而恶热者,大柴胡汤加芒硝急下之,遵《伤寒舌鉴》不错,今人感于时书,偏说谓芒硝等药,不可轻服。见有此舌,不敢急投,或限以一日一剂,误人多矣,能辨舌利 害者,凡各病里证见此舌,即以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芒硝、川朴、枳实、犀角)。不次急救,服至黑刺退净为止,履险不必如夷。

白苔黄尖灰刺舌

图说

《辨舌指南》曹炳章

白滑苔尖微黄,而有灰刺。

舌鉴

《辨舌指南》曹炳章

夹食伤寒,胃冷膈热。脉长者,小承气加黄芩、淡豉,脉弦者死。

辩证

《辨舌指南》曹炳章

如湿润,刮之即净者,真寒假热也,表里证均有,宜辛温燥湿;若干厚刮不净者,是脾胃为湿热所困,心肺热极,里证也,宜苦寒药。若伤寒见此舌而干厚者,亦邪热入里,热逼心肺矣,不必论脉之长短,即用大承气汤,不次即下,以灰刺退净为止,十不失一。若服药限于一日一剂,则非救急之法。《舌鉴》指为阳明兼少阳舌,脉弦数者死。拘定旧法,不能急泻里热,宜其死也(《脉理正义》云:舌见白苔,尖微有剌者,此少阳阳明也。表未罢者,柴葛汤;表已罢者,承气下之。津润者生,干枯者死)。

白苔黑点舌,病来之恶;白苔黑斑舌,即是水来克火

阴虚,六味地黄丸;阴虚胜者,大补阴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承气汤——阳明腑实重症,阳明悍热,阳实伤阴,
《敖氏伤寒金镜录》
《伤寒论》学习笔记83
经方: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阳明腑证)
白苔舌总论 黄苔舌总论 黑苔舌总论
胡希恕讲伤寒论121条~138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