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提醒】子午流注针炙治疗中风后遗症或有奇效
导读

中医针炙有一种针法,叫『午流注』,基于“天人感应一种针灸疗配穴的针法。先人纵阴阳行,依据天人相应及五运六气的理论,用象类思维,应用到中,对时间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创立了『子午流注』针法。该针法疗效往往显著,正是因在治疗时间上准时。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天人感应,『子午流注』针法总能令人如雾里看,难以掌握真谛。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后遗症为例,感受一下『子午流注』针法的神疗效。

子午流注

何谓中风?

中风,从西医上看,是一种急脑血管疾病,如突然爆裂出血,或梗塞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脑细胞缺氧。其病症是突然昏仆、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甚至不省人事,严重者,或医治不及时,会导致半不遂。中医上看,中风是人体突然失调,无法自主行动,中风的辨病因有火心火引发,湿热痰湿引发,阴虚阳亢引发,不同病因,其治疗方法不同。那么,『子午流注』针法可以治疗哪种病因引发的中风呢?我们来看看这个医案:

典型病例

李某,,65岁,退休教师

患者于一周前因突然昏仆,不省人事4小时送某医院急救。头颅CT检查,确诊为右侧额、颞部脑梗死。经过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等对症处理后苏醒,神志转清,病情基本稳定。但左侧肢体萎软不用,故特邀者前往医院住院部进行针灸治疗。刻诊:患者神志清醒,言语清楚,口眼稍斜向右侧,左侧半身不遂。刻诊,T:36.8℃,P:74次/分,R:21 次/分,BP:140/90mmHg。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射存在,伸舌时微偏,左侧鼻唇变浅。心、肺未见异常。左侧肌张力降低,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侧肢体的肌力和肌张力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便正常,食欲尚佳。舌质红,苔腻,脉弦滑。

分析及治疗

本病以中风后左侧肢体萎软不用为主症,属临常见的疑难病证。掐指推算病人就诊时的时辰为庚午日的『甲申』时,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应开胆经的输穴临泣和大肠经原穴合谷;『夫妻互用』,开焦经荥穴液。故治疗以双侧的足临泣、合谷、液门为主穴,以风池、百会、大椎和左侧的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丰隆、太冲等为配穴。主穴用补法,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4次,6天为一个疗程。

以后就诊时,依『纳甲法』逐日按时所开之穴为主穴,配穴同上,操作方法同前。前后共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左上肢肌力提高至Ⅳ级,下肢肌力提高至Ⅴ级,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劝其加强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患者虽然前期有神志不清的情况,但就诊时神智已清,仅以左侧肢体萎软不用为主症,属于风中经络,即中风后遗症。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以风、火、痰、瘀为主因,治疗当以疏风、降火、化痰、逐瘀为法。由于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当日当时正开胆经的输穴足临泣、大肠经原穴合谷和三焦经荥穴液门,故治疗以这三个穴位为主穴。用足临泣配合阳陵泉、太冲、风池以疏肝息风,用合谷配合曲池、外关以清热降火,用合谷配合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以和胃祛痰。其所取穴位均位于患侧,有通经络、活气血、止痿痹的作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故而奏效。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掐指推算『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中风后遗症,“子午流注”针法有奇效
如何进行指力和手法的练习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针灸之髓 博客
针家精要丨郑毓琳、郑魁山---郑氏针法经验介绍及30例独家验方(精编)
《针经指南》流注通玄指要赋
针经指南 流注通玄指要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