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罪刑法定原则:齐齐哈尔市3名少年欺凌他人致死无刑责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14岁男孩被同校8名校友欺凌逃到融化的冰面上;他们又用言语、扔石块等方法试图让男孩从冰面上返回,男孩在寻找出路中落水身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已满14周岁5人有期徒刑,另外3人欺凌他人致死无刑责;被害人家属,不少公众问,“杀人不偿命就算了,还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齐齐哈尔市3少年欺凌他人致死无刑责

不少公众查询国外相关案例可能发现,个别西方国家也有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被判刑;有人开始怀疑《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还有人提议修改刑事责任年龄。在判例法国家,儿童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刑;在成文法国家,儿童犯故意杀人不可能被判,但监护人的民事赔偿不能豁免。

儿童犯罪是否被判刑,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罪刑法定;由于不少国家没有成文法,例如,美国、英国没有单行刑法,儿童犯罪可能判刑,判例法国家不存在罪刑法定原则。随着未成年人暴力案件增多,《刑法修正案(十一)》降低了部分暴力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即,修改了刑法第十七条;不少法律人,甚至司法人员对本条第三款的内容理解不一,引起了部分公众对诸如黑龙江齐齐哈尔3少年欺凌他人致死无刑责的争论。

在我国,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研究还没有深入到犯罪构成要件层面,刑法理论吸收了不成文法国家想象竞合的理论;想象竞合理论破坏了罪刑法定原则,例如,寻衅滋事的类罪为扰乱公共秩序罪,其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不成立本罪。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法律人首先要区分类罪的构成要件,不同的类罪不能想象竞合。

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

14岁男孩被欺凌致死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司法人员还需要通过罪刑法定原则来判断。故意杀人罪的类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是传统的道德犯。道德犯是指发生在普通生活领域中的犯罪,学生相互欺凌不存在履行职责,以故意杀人为目的的欺凌成立故意杀人罪;相反,教师不当惩戒学生造成伤害的,是职务犯罪。

校园欺凌等一般没有故意伤害、杀人目的的故意;刑法分则规定了不作为的犯罪,例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少刑法学家没有注意到类罪的构成要件,将行为人挪动被害人造成死亡的,解释为故意杀人罪;前述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成为“空白”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不在少数。

刑法之所以将逃逸致人死亡规定为法定升格刑,是因为任何人在道路上通行造成他人危险状态时有救助义务。不作为的义务不需要行为人“以命换命”,即,不要求以生命代价履行义务。14岁男孩被欺凌致死一案也是如此,8人见男孩处于危险之中而不顾的,成立故意杀罪;以言语、扔石块等方法试图让男孩从冰面上返回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对不作为犯的理解

在民事赔偿上,监护人的赔偿责任为特殊侵权责任,即,侵权与赔偿责任分离;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或者构成犯罪并不减轻监护人的责任。14岁男孩被同校8名校友欺凌致死,8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现实问题是,假设齐齐哈尔市发生的欺凌案件成立故意杀人罪,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多数法律人对法律条文中“或者”一词的前后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法律条文中一旦出现“或者”,法律人要将“或者”前后的含义作同等性分析,或者理解,例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手段应当与放火、决水、爆炸和“投毒”相当。

“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是指其他手段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手段相当,例如,非法拘禁手段特别残忍的等;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罪数论的中国方案
重磅||罪数论的中国方案
张明楷:罪刑各论概述
刑法适用中的“举轻明重”和“举重明轻”
张明楷:与自杀有关案件的分析 | 刑事读库
论减轻法定刑的适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