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石说玉 | 古玉玉料之伪古作旧

zuo jiu

启石

不可辨

而古玉真者

仿制之器多

唐宋以后

历代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典章制度,赋予了古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玉器发展史上,特别是南宋以降,金石学兴起,研古之风炽盛,带动了古玉文玩的考证与收藏,从而仿古玉层出不穷。至晚明,如高濂所见,仿古玉的研制技术已相当发达;盛清乾隆嗜古成痴,积极倡导碾制仿古玉,掀起一阵复古风,上自商周,下迄秦汉唐宋,无所不摹。清代藏家吴大瀓早已发现,如《古玉图考》所云:唐宋以后仿制之器多,而古玉真者不可辨。面对日新月异的伪古技术以及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而言,鉴定古玉难度极高,现就有限的篇幅,仅就玉料如何伪古作旧的相关认识,略抒浅见。

伪古玉料的选材

在建国后八九十年代,仿制古玉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仿制的对象以真古玉为标准品,常见的伪古玉有伪妇好墓玉、伪红山玉、伪良渚玉、伪南越王墓玉、伪石家河玉。初期所仿古玉多以明、清件为主,因作工考究严谨,成品精美逼真;伪古玉的材质佳,历经收藏者盘摩,色泽变化而温润,颇似古玉。因而在鉴识上,甚至被很多藏友误认为是明清时代的真老玉。后来由于经济繁荣,市场需求愈大,玉质缜密、润透色白的新疆仔料日益鲜少,加上市场利益的驱逐,促使伪古玉的选材,转向质地欠佳、硬度较低、润度不足的玉材。

(一)新疆和阗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二)青海白玉

青海白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面的阿尔金山,矿物成分为透闪石,色泽白度或媲美于新疆和阗白玉,唯硬度略逊于和阗玉(6.5 度)约0.2 度,细察其地状稍呈泛黄色,且白度较易退化,但乍看下仍白透温润,故民间另称为新疆白玉或祁连山玉,坊肆间常以青海白玉,冒充为新疆和阗白玉,为近几年大量开发的玉材。

青海白玉的市价,约为新疆和阗白玉的四分之一。故选用青海白玉料,既可降低成本扩大竞争力,又因白润讨喜颇受欢迎。常见青海白玉仿古伪制成清代的炉、瓶或罗汉、观音等大件的玉作,亦有仿宋、明代的小件,如牌饰、小璧、小环、鱼虫、动物等商品。青海白玉在仿古玉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三)岫岩玉

俗称新山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迄今仍为露天矿源,开采便利、产量丰硕。岫岩玉属蛇纹石的矿物成分,硬度较低约3.5-5.5 度间,呈蜡状光泽,玉质细腻,韧性良好,一般以黄青绿色为佳。河南省伪制的成品有璧、戈、璜、珮等古玉,大多依南越王墓出土的玉件图示仿作,因打磨平滑、制作精美,又因硬度低容易作色,器表常带灰皮,乍看下不容易发现系岫岩玉料所作。知名的红山玉器,其玉料来源首推就地取材的岫岩玉,加上红山玉器史前的工艺简易、造型朴拙、纹饰简洁,所需的工艺技术难度不大,因此仿玉车间多以岫岩玉料仿造伪制红山玉器,如蝉、燕、甲鱼或臆测变形的面具等玉器。由于所用玉料古今相同,所以不易单凭玉料的材质鉴识红山古玉,尚需借助其他方法,如工艺、型制、纹饰、沁色等多方面的考察俾来进行确认。也因岫岩玉料源源不绝,又易于染色作旧,如近年仿玉车间更仿制1 公尺以上的特大玉琮,并以化工加染红、黄、黑色,显然不伦不类。

(四)独山玉

又名南阳玉,主要产地在河南省南阳市郊的独山,为典型的山料,硬度6-6.5度,其料块体大,产量亦丰,韧性也强,多呈半透明状的油蜡光泽,有绿、红、黄、白、紫、黑等色泽,尤以翠绿玉色著称,素有「中国河南翡翠」之美名。由于独山玉色彩丰富,硬度又高,恰可补岫岩玉料硬度不足的缺陷,因此1990年代初期,在盛行以岫岩玉仿古的同时,也利用独山玉仿制伪古玉,如双层玉璧、玉环等小件玉饰,唯因独山玉脆性大较易裂断,在制作过程中损耗率较高,而且所具蜡质光泽作色不易、也不美观,致仿制的伪古玉较不多见。

(五)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白玉产于西伯利亚东、西萨彦岭间,矿物成份为透闪石,玉色有白色、青色、青白色,多夹杂有黑点和糖色,质量上高于青海白玉。由于玉质和白度色泽,与新疆和阗白玉最为接近,几不相伯仲,故值高价昂,但经细察分辨,其润泽总比和阗玉稍逊一筹。尽管如此,因质佳色白的条件,常利用来仿制明、清代较高档的伪古玉,如子冈牌,或其他较精致的牌饰等。据载,近年俄罗斯白玉所仿制的伪古子冈玉牌,曾出现于大型的拍卖会上,当然其价值也因而水涨船高,故仿玉车间多誉称俄罗斯白玉为伪古玉材上的天之骄子。

 (六)马料

甘肃马衔山玉料,不亚于和田玉,主要成分几乎与和田玉一致,透闪石成分低于和田玉,阳起石成分高于和田玉,硬度6.5略高于和田玉,颜色丰富,其中黄色的经常被误认为东北河磨玉或者和田黄玉。

(七)韩料

韩料不是狭义和田玉,应该是广义和田玉青玉山料。它的主产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产于当地的蛇纹岩中,多显青黄色和棕色。脂粉不是很好。韩料的 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点,硬度大概是5.5左右。韩料的鉴定结果和国内的一样,也属于和田玉(软玉)。就如今的质量情况来说还属于低档原料。

仿古玉沁色做旧

沁色是指玉器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水土的侵蚀,使玉器本身的颜色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沁色有紫/红沁、绿沁、黄沁、白沁、青沁、黑沁、地中水银沁、大坑水银沁、小坑水银沁、花沁等等。典型的沁色有鸡骨白、水沁钙化、朱砂沁、铁锈沁、黑漆古、黄香沁/土沁、蚀斑、包浆等。沁色的形成因素相当复杂,先决条件即掩埋入土,受沁的过程系由外而内的沁入渗透。

玉石受沁可概分为主、客观因素:主观条件即玉质结构的优劣,因材质的不同,将形成受沁与色泽不同的变化。客观条件即入土后的环境因素,诸如南涝北旱,或土壤内各类矿物质的属性等地域性的差异;埋葬深度的深浅,直接或间接承受地下温度、湿度、地热、地压的影响;在墓中玉件摆放的位置,如棺外或棺内、置于不同材质容器内或容器外、是否贴近于墓主身上或身外等因素,皆将影响玉质受沁的多寡。

大多数的藏家,咸认古玉受沁即入土的证据,抑或是时代的表征,故向来成为古玉收藏的特色之一。正因如此,伪古玉者乐此不疲,常藉当代化工技术等方法,加工浸染各种沁色以求近古逼真,类此人工沁色,即今行话所流行的作旧。要作旧的伪古玉,当首选材质欠佳,即石性较重的次玉,善用其绺裂、杂质及粗糙的质地,使人工沁色得以深入肌理,显示出与古玉类似长年久埋的受沁的效果。

(一) 传统作旧的方法

(1)抛光达到光洁乌亮时,将产品置于梅杏干水中熬煮若干时日,直到玉表上的杂质、裂纹及油脂皆腐蚀成不光不亮,或器表出现大小不同的坑洞时取出。(2)嗣在器表上涂抹血褐、地黄、红土、炭黑、油烟后再经火煨烤,使器表的颜色浸入热胀的毛孔,并渗到较深的肌理,遂取出将所余涂料擦拭干净。

(3)再置于油锅或蜡(融为油)锅中浸泡,以使器表恢复油亮的光泽。

(4)为臻出土古玉的效果,再将成品埋入调好的土堆内,并经常浇水以增湿气及酸性,历经一年半载的浸蚀,乍看下更像受沁的古玉。

(5)有的商家为再仿传世旧玉,遂用麦糠搓揉、以皮擦拭、或用手掌和脸皮磨蹭,使受浸的颜色不显强烈鲜明,而呈柔和璀璨的色泽。

类此传统作旧伪古的方式,大致盛行于清末以至新中国建国前,当今业界尽求速成量贩,这种传统伪古作旧法总需旷日费时,显然不合时宜。

(二) 酸性作旧的技术

约1990 年代起,仿玉车间已普遍地藉由现代化工科学技术,大量地用于伪

古作旧的工序里,酸性作旧正是仿沁作色,用以伪古的主要方法。作旧前,需将产品先行打磨,一般多用细砂纸或金钢石、油石打磨,使坎坷不平的器表磨平,嗣用布轮沾上三氧化二钸,即能快速地将器表抛光;或另用一种混合金钢砂、滑石粉、细锯末(接:锯木所留粉屑)等,与多件产品同置于特制的滚筒内,藉电力滚动使器表均匀地上光,此称为滚光。酸性作旧的主要原料是氢氟酸、硝酸和硫酸。

(三) 碱性作旧的技术

碱性作旧亦称为高压作旧。前置作业即将产品先行完成打磨:(1)在需要作色的局部,用黄色的三氯化铁,或用黑色的硫化汞涂上,然后依一定的比例,混合氢氧化钾和碳酸钠等化学原料,并加些猪油搅和均匀后,嗣将产品包裹在内,置放于不锈钢制的封闭高压筒内。(2)加压的同时也加温,压力控制在80-120个大气压,温度控制在160-200℃间,均用仪表操控,约需四天即可完成。(3)产品取出后,即用二氧化碳的热风吹干,再用硫酸加以还原,器表就生成一层白色灰皮并带有玻璃光泽,之前加色之局部,也自然地沁入所需的色泽。据称,安徽蚌埠利用此法作旧的玉作,大多仿造战国到汉代的玉器,其作品所呈现的皮壳和加色的色泽,都渗入较深的肌理,较不容易识别。

(四)火烧作旧的技术

待作旧的成品完成打磨后:

(1)全器涂上氢氧化钾,再用石灰即氧化钙予以包裹,嗣置放于细锯末里小火闷烧,约二天时日即可烧出泛白色,称之为鸡骨白。

(2)若欲在器表上作出牛毛纹,在闷烧两天后,因是时器物温度约在300℃左右,取出的同时,用冷水激荡仅数秒钟,瞬间即因高温骤冷并发出细裂痕,犹如牛毛,即俗称的牛毛纹;倘置放在含有高锰酸钾的冷水中激荡一下,就会生成血红色的牛毛纹。

(3)倘另需加着其他颜色,也一样在300℃的高温上涂加色料,以使色泽能及时浸入。

(4)产品经闷烧及着色过程完成后,所呈现的色泽显得干涩死板,常需用细纱纸加点猪油,进行加工打磨出亮光以防识别,一般火烧作旧所仿对象,多为唐宋玉器较近古色。

综上玉料伪古作旧的探索,不难理解,近年藉由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使伪古玉的制作有如魔高一丈,致赝品当道、真假难辨,也因而更突显古玉辨伪与鉴定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方先生古玉知识问答
和田玉收藏中的“李逵与李鬼” 2
软玉与硬玉的区别
鉴别(一)
玉的区分
慧眼识软玉,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